[摘要]新时代的历史站位需要新的发展理念,需要新的全球治理模式。针对21世纪资本主义新变化产生的生态帝国主义,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作出正面回答。生态帝国主义的本质是资本逻辑,...
摘要:美丽中国是一幅山青林茂、水碧天蓝的美好家园的神州图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显著指标、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摘要:生态问题历来是一重大的社会问题,而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众多。其最基本的原因有三,分别是超自然承载力的生产力的大力发展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人类中心主义极端功利利己原则。马克思...
摘要: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一种规定性、必然性的“自存物”,而是历史文本融入社会现实的哲学反思与能动性存在的现实构建。谈到学术研究中文本与现实关系时,谭培文教授始终强调,“文乃治学...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人为中心考察人的历史活动,廓清隐藏在人的思想动机背后的迷雾,从而找到解答人本性的钥匙。在人需要理论阐释和体系构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
摘要:人文关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维度,表征着对人类生存境遇及命运发展的终极关切。辩证法以其批判本性的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活的灵魂,也必然蕴含着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深切关...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的一种特殊形式,西方马克思主义试图从资本主义统治中寻找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探究资本主义的垂而不死,进而发现了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变化,对资本主义...
[摘要]按照历史更迭顺序梳理《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的所有制观点,结合马克思主义其他经典著作及有关研究,笔者认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所有制的最终设想为实现个人所有制。中国以...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反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常常作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的视角,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忽视了自然维度,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针对这一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主...
摘要: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形成阶段,这体现在马克思早期的博士论文尤其是之后马恩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二是进一步发展阶段,这...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与现实的对话空间中,文本与现实是两个基本的研究命题,无论是文本现实化,抑或现实文本化,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两个重要方向。基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
摘要: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经过深入的实践探索和缜密的理性思考,构建了科学的调查研究思想方法体系。毛泽东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认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阐述调查研...
1957年,毛泽东一组诗词在中国《诗刊》上发表后,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同年9月,苏联出版了《毛泽东诗词十八首》俄文单行本。这是笔者所知最早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外文译本。阵中十人摇摇晃...
摘要: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学说和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共产主义的思考与探索几乎贯穿马克思的整个革命和理论生涯。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对共...
摘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自由人联合体的生产和分配。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的分配关系可以用三条直线——社会生产资料线、社会成员线和社会...
摘要:人类自发分工聚合的物质力量,作为扩大了的生产力,它构成了社会权力的内核。分工和私有引发了它的分化,进而又分化为政治权力和财产权力。自然分工产生的异己力量产生了权力的神秘性...
·马克思主义研究·【内容摘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当中存在一个重要的区分,即解释性道德与规范性道德的区分。与此区分相应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正义思想...
[摘要]在以农业为主的近代中国,农民问题一直是政治家和革命家不可回避的中心问题。作为党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利益,并且致力于解决农民问题。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就是他探索解...
摘要:中苏关系是新中国最主要的外交关系之一,突出体现了毛泽东独立自主的外交策略原则,主要有:以弱对强,力争主动;立场坚定,坦率真诚;进退攻守,有张有弛;求同存异,留有余地;有理...
自然界中的物候、山水、草木、虫鱼常出现于文人笔下,借用其或则寓意,或则抒情,或则寄志,古今皆然。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新中国主要缔造者毛泽东同志除了其惊人的政治素养和搏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