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莱布尼茨法则和连续性原则是界定“同一性”概念的基本预设,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实验揭示了这两条预设的缺陷和限度。“同一性”“实体”与“本质”是相互纠缠的三个概念,这种纠...
摘要: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phronesis)概念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伽达默尔深入展开了对亚里士多德文本中实践智慧与技艺类比的诠释。伽达默尔正确提出了实践智慧...
摘要: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与现代社会的批判,对现代人命运的担忧与归宿的设定,归根到底是要回应栖居澄明之境的“人”具有怎样生活形态的问题。“常人”思想就探讨了“人”之源始共同生活的...
主题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摘要]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重点批判了黑格尔国家学说“头足倒置”与“首尾不一”的内在缺陷,前者指黑格尔忽视了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决定性因素而非相反...
[摘要]海德格尔文本中对马克思的评论聚焦于人的问题,对马克思关于人的规定、人的地位及人的归宿等问题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实则是对马克思人的学说的三重误判。海德格尔以既定的人性规定...
摘要:中介是黑格尔辩证法最为关键的环节,它是沟通对立两极之间的桥梁与中介。中介概念的引入是支撑否定辩证法成立的关键要素。中介本身要被中介与克服,否定性、普遍性、关系性与实体性是...
摘要《启蒙辩证法》对虚无主义的反思有两个重要的推进,一是把虚无主义的反思核心从崇高价值的虚无化进一步聚焦于基本价值的虚无化;二是沿着尼采关于虚无主义起源于苏格拉底理性文化、柏拉...
【摘要】《笛卡尔式的沉思》是胡塞尔一生发表著述中最为成熟、也是最为全面的现象学引论性著作。除此之外,它也是在胡塞尔发表的著述中唯一一部以哲学家命名的著作。从这个书名可以看出笛卡...
摘要:在探讨人与“技术”的关系方面,海德格尔是一位先驱式的人物。他对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集中在《存在与时间》中,通过对“用具”的分析构建出“此在”的在...
摘要:康德的人格概念比较复杂,它包括感性能力、感性偏好、机智、想象力、记忆力、知性、判断力、理性、人格等成分,但是要把理性和人格单独看待。人既是本体界的存在者,又是现象界的存在...
[摘要]卢梭认为,文明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的道德的退步,而在“自然状态”已不可得的情况下,唯有通过订立契约来使二者相容,从而实现新的自由平等。而在康德看来,“大自然的隐蔽计划”和人...
【摘要】舍勒在《受苦的意义》一文中对受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且对佛教进行了深刻的评论。本文从苦的概念、苦的原因、灭苦之道和苦的熄灭四个方面对舍勒和佛教的受苦论进行了比较分析...
【摘要】胡塞尔对心理主义的反驳在哲学史上一度被认为哲学批判的典范。但在当代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和自然主义的转向,许多学者对胡塞尔的反心理主义主张提出质疑,认为胡塞尔的主张和论据在...
【摘要】胡塞尔书写了大量关于价值哲学和实践哲学的文本,按照静态描述和发生现象学方法的区别,我们可以将胡塞尔的价值哲学区分为早期的形式伦理学阶段和晚期的生命或精神伦理学阶段。早期...
摘要:在康德美学中很少有“丑”的论述。笔者将解释康德为什么认为丑的判断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并提出“预认知”“多元认知”和“后认知”的美的三价论。同时,该文将丑与美的来源、崇高的...
摘要:实践作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重要核心概念,其理论背景和主要内容源自对德国古典哲学源头康德“实践理性”的扬弃。康德的实践哲学以道德律提出了道德实践观念,而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理论则...
摘要:莱布尼茨在通过对事物进行形而上学的审视和判断中,找到了继笛卡尔物质实体的广延之后另一个无广延的实体,也就意味找到了构成物质的物及物的属性两者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最小“单元”...
摘要:他者问题是当代哲学撬动存在论思辨的阿基米德点。胡塞尔在纯粹意识中植入“移情”,以兼容他者,却因为意识的属我本性而陷入自相矛盾。海德格尔局限于存在-“此在”形而上学架构的生...
摘要:康德作为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提出的“永久和平”构想具有重大的影响。康德认为,人性中的非社会性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且“永久和平”的世界秩序是由共和制国家所组成的自由和平联盟,...
摘要:“理性”作为近代西方哲学文化的核心,推动西方社会从黑暗的中世界走向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理性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理性从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