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致良知”作为心学体系的核心,自有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并且与我们当今对于人格的塑造也息息相连。王阳明的“致良知”说所倡导的意识独立和个性解放,对于当今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格具有...
摘要:薛瑄被称为“明初理学之冠”,在以“性”取代“理”作为基础范畴的前提下,发展出以“敬”为核心的工夫架构。在“格物”与“用敬”的关系方面,一方面以“格物”之“识道”作为“用敬...
摘要:孟子从人与禽相异、人所特有的社会属性和人都有向善的能力三个方面论述了性善论的思想,这与我国出现道德失范、道德沦丧乃至人性沉沦问题有些契合点。孟子性善论所蕴含的仁义礼智是当...
摘要:明中后期以来,为了消除心学末流耽空蹈寂、任情恣肆的思想流弊,部分阳明后学通过论证本心“生生不容已”的自然发用,强调人之本性是道德理性与自然欲求的统一,主张立根于本心,通过...
摘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不仅是思想和理论上的创造性反思,也是对身心修养与道德实践体验的直接描述。他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内圣外王”的传统,主张在...
[摘要]孝慈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它由个体情感出发,通过忠恕的方式固化为一种理性道德,并最终成为一种修养的境界,具有情感与道德的双重品格,以及行为双方互为主体的双向性,即父母...
王阳明像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王阳明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亲王华,明成化十七年(1481)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阳明从...
【历史文化研究】摘要:历代学者对于《论语》首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之中的“学”与“习”的注疏、注解存在分歧。结合相关注解及《论语》文本中孔子在不同场合的论说,可知孔子所谓的...
[摘要]晚明时代,“气质之性”一元论蔚为潮流。而黄道周则提出“性本”论,与之相抗。黄道周人性论思想建基于对宋明儒“气质之性”论的批评之上。在黄道周看来,“性”与“气质”乃是截然...
【摘要】《论语》中的仁并没有一个绝对唯一的意义,我们只有将仁视为一种具有贯通、渗透到不同事物中的精神性力用,才可能对《论语》中出现的所有仁进行完满的解读和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将...
古今论坛摘要:从先秦思孟学派到宋明儒学,再到现代新儒学,心性论一直占据着核心和枢纽的地位。牟宗三在康德道德哲学的参照下,清楚地揭示了儒家心性论中所蕴含的道德主体性观念,但他同时...
儒家经典《大学》的“释知本”章描述了儒家的理想社会是一种“无讼”的状态,是以一种据于道德、合乎礼义的方式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达致和谐,而不是通过第三者(权威的代表)以刑法...
摘要:深入挖掘《论语》中的“君子尚美”,可为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提供有效借鉴。关键词:《论语》;君子尚美;中学生道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欧风美雨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高尚道德观...
摘要:理学宗旨意在维持心性之学与明体达用之间的价值平衡,突出“内圣”同时致力于“外王”。两宋士大夫入仕为官而期盼得君行道,得益于宋代重文轻武与君臣共治天下的政治策略,同时宋代科...
摘要:朱子之学以“理”为本,以“明理”和“合理”为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陆王心学则讲求本心与良知,重视社会实践对人的磨炼。他们虽然都以明人伦和成圣贤为人格教育的宗旨和目标,但是在...
摘要:儒家提倡的“仁”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关系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先秦时期已经呈现出关系变化的趋势:从“仁礼”的统一到“仁”与“...
【摘要】“推恩”问题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以羊易牛”章。所谓“推恩”,简单地说,指的是行为者在面对某事物(或境况)时发现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心”会自然产生某种道...
内容提要在法家思想中,“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概念。在法家对于“信”的论述中,蕴含着一种具有现代性色彩的契约意蕴,将这一内涵发掘出来,就能够发现:一方面,法家关于“信”的思想...
〔摘要〕现代视域中的“孔颜之乐”涉及幸福与幸福感、情感与理性、存在与境界,“乐感”“乐境”是德性幸福的鲜明特质。道德理想主义的“德福一致”构成儒家幸福观的理论预设与逻辑起点。生...
历史上的儒家文化发轫于中原大地,播撒于华夏诸邦,影响及于周边的民族和地区,构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植基深厚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宋代以还,其思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