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毅:19世纪西方在华传教士眼中的新旧印刷方式——以传教士英文著述为中心论文]()
摘要:本文使用新发现的一手英文史料,通过梳理19世纪西方在华传教士对新旧印刷方式利弊的思考和评价,研究其引入现代印刷技术的动因。研究发现,19世纪在华传教士认为铅合金中文活字印...
![林乐昌:晚明儒家基督徒王徵研究的新创获——简评丁锐中著《王徵评传》论文]()
王徵(1571—1644),字良甫,号葵心,皈依天主教后取圣名斐理伯(Philippe),卒后学者私谥端节先生。他是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明天启壬戌(1622)登进士第,历任广平...
![谢辉:《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出版论文]()
暨南大学叶农教授整理的《耶稣会士庞迪我著述集》,于2019年4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共收录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DiegodePantoja,1571—1618)中西文...
![狄霞晨:作为“新文学”试水者的近代来华新教传教士论文]()
摘要: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为了传教,积极倡导一种“新文学”形式。他们通过举行征文竞赛、创作和翻译传教士小说等方式来创造“新文学”。传教士所提倡的“新文学”与五四新文学具有相似之...
![[德]柯兰霓(Claudia:永历帝肇庆朝廷里的瞿安德和卜弥格论文]()
南明末帝永历的肇庆朝廷在16世纪,肇庆是许多传教士通向中国的大门。在这些传教士中,赫赫有名者有耶稣会士和先驱者罗明坚(MicheleRuggieri,1543—1607)、巴范...
![景海峰:从儒家文化的特质看文明对话的展开论文]()
历史上的儒家文化发轫于中原大地,播撒于华夏诸邦,影响及于周边的民族和地区,构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植基深厚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宋代以还,其思想学...
![刘孔喜:亨克及王阳明心学著作在英语世界的首译论文]()
摘要:王阳明心学代表作《传习录》是我国自先秦以来新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20世纪初被译介到英语世界并产生重要影响。美国学者、传教士弗雷德里克·古德里奇·...
![巩曰国:《管子》在日本的流布论文]()
摘要:奈良至平安时代前期,《管子》及《管子治要》写本随遣唐使东传日本。后来,《管子》的刻本也传入日本,并被各藏书机构收藏。江户时代以后,日本又出现了诸多新的《管子》印本,《管子...
![秋叶:《澳大利亚殖民地与中英关系》(剑桥大学出版社,2016年)论文]()
18世纪下半叶,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CaptainJamesCook,1728—1779)发现了澳大利亚,并首先在东海岸登陆。在该世纪晚期,英国在此建立了重犯流放地,这块广袤的...
![[德]谢 凯(Dietrich:从古代经典碑刻中的“孝”字管窥中国人的伦理道德观论文]()
关于唐玄宗(明皇)(712—756年在位)所书“孝”字,原迹刻石拓片,字高13厘米,拓片整高约3米,书于公元745年。自古以来,在中国,一个具备真正文化修养的人,就意味着要成为...
![高旭:日本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述略论文]()
摘要:从17世纪至今,日本“中国学”研究中对《淮南子》一书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学者的“淮南子”研究,不仅重视版本、校勘、注译等文献学方面的探讨,而且更加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