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春:新四书问题管窥论文]()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因为孟子跟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徐东哲:《孔子家语》的正名思想及其理辞关系认识论文]()
《孔子家语》的正名思想及其理辞关系认识《孔子家语》的正名思想及其理辞关系认识徐东哲(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宁272067)摘要:《孔子家语》是汉魏时期重要的儒...
![杨德春:关于儒家的真道统问题论文]()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贾海鹏:薄身厚民,与民亲近——《晏子春秋》民本思想探析论文]()
薄身厚民,与民亲近——《晏子春秋》民本思想探析薄身厚民,与民亲近——《晏子春秋》民本思想探析贾海鹏(周口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周口466000)摘要:“薄身厚民,与民亲近”是《...
![李万堡:殊途同归:《吕氏春秋》贯通诸子百家论文]()
摘要:自《史记》述吕不韦之佚事始,自《汉书》之“杂家说”起,后世对吕氏及吕著之评多欠公允。其一,以吕不韦佚事而“因人废言”;其二,“九流十家说”归类疏阔,湮灭了百家言人人殊之现...
![夏世华:《吕氏春秋》的思想统一性问题述论论文]()
摘要:《吕氏春秋》的思想统一性问题,同时关涉到思想主旨和文本结构问题的讨论。《史记》所载《八览》《六论》《十二纪》的次序反映了吕氏门客编定《吕氏春秋》的次序,三个部分功能不同。...
![陈赟:言说的困境及其回应方式——从孔子到庄子论文]()
【哲学研究】关键词:孔子;《庄子》;春秋笔法;象言;三言摘要:原发的中国古典哲人,无论是孔子、老子,还是庄子,都深刻体认到言说的困境,这种困难不仅仅具有政治社会的向度,而且还有...
![樊祥:《吕氏春秋》“乐政”思想探析论文]()
摘要:“乐与政通”是我国古代“乐”之功能观的重要表征,实质是把乐与政治进行“联姻”,突出乐对于政治的教化作用。从《吕氏春秋》有关乐的论述来看,其所谈及的“乐由道生”“乐由心生”...
![杨兆贵:先秦思想总结视域下的周公形象——论《吕氏春秋》对周公的评论论文]()
摘要:《吕氏春秋》是吕不韦招集宾客而编写的著作,也是混杂综合学风的代表。其“贵公”篇继承先秦“公天下”思想,把周公当作“公天下”的典范,对其推崇备至;“当染”篇与《墨子&mid...
![孙伟鑫:《吕氏春秋》自然灾害探析论文]()
摘要:《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记录有大量的关于自然灾害的内容。通过归类整理,较为清晰地反映了《吕氏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并且能够与其他先秦文献相互印证。《...
![郝建平:《吕氏春秋》的用人之道论文]()
摘要:《吕氏春秋》所涵盖的思想领域非常广大,其中就有对用人问题的论述,具体包括重视人才,以礼待贤、礼贤下士,给人才以优厚的待遇,用人之长、不求全责备,任人唯贤、公正无私,用人不...
![刘洪强:源流互质视野下的董仲舒及汉代《春秋》观论文]()
摘要:西汉《春秋》学有以下几个特征:神化孔子作《春秋》,为汉代政治合法性服务;以《春秋》经世,为汉代政治和改制提供蓝图和具体指导;《春秋》流为史学,为后世的历史书写提供了较为成...
![郭矩铭:朱熹视野中的道统传承——以《孟子集注》为中心论文]()
摘要:《孟子集注》中虽未明确提及“道统”二字,但道统仍然是其中的主线。道统指道的传承系统,包括人物、文本两方面,并依靠语言文字实现传承。朱熹主要通过引用二程的方式,在《孟子序说...
![樊宁:清儒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斠正六则论文]()
摘要: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一书是清代经学著作中的杰出代表,为“清人十三经新疏”之一。该书特色众多,其中之一是以“杜本此”等术语考察杜预注文来源,堪称精审,但仍有不少疏漏之处,今...
![李英华:董仲舒“更化则可善治”探析——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历史反思与理论探索论文]()
摘要:董仲舒回顾和反思西汉立国七十年的发展历程,对治国之道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著名的“更化则可善治”这一命题。“更化”的基本内涵是更而化之,需要遵循三条原则,即“奉天”“法古...
![魏义霞:康有为、谭嗣同经典观的同与异论文]()
[摘要]与其他近代哲学家相比,康有为、谭嗣同对国学经典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那就是侧重六经、四书代表的儒家经典,对《春秋》(《春秋公羊传》)《周易》更是奉若神明。在这个前提...
![许外芳:论清代广东朴学大师侯康的学术成就论文]()
论清代广东朴学大师侯康的学术成就许外芳(华南师范大学新媒体文化研究中心、城市文化学院,广东佛山528225)摘要:侯康是清代中期广东著名四大朴学家之一。其研究领域涵盖《春秋》《...
![闫云:以“理”驭“势”——论胡安国《春秋传》的义理逻辑论文]()
[摘要]胡安国以天理统摄《春秋》大义,将之作为经学义理的最高本体,天理以“理一分殊”的方式得到体现。因此,其在经学诠释上,有着“以理驭势”的义理逻辑:天理通过圣人书法落实于具体...
![黄 铭:略论董仲舒春秋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以“远近内外”为中心论文]()
[摘要]通过何休来解释董仲舒的春秋学,是历代注释者共同遵循的方法。近来有学者从学理上否定了这一路径,认为董学未明的症结正在于此,力图突破何休的框架另立新说,并举“远近内外”问题...
![王江武:何休的“三世”说探析论文]()
摘要:何休的“三世”说是其“三科九旨”的重要内容。董仲舒的“三世异辞”还不能说具有进步的或进化的观念,而何休的“三世”说则有着进步的观念。这种进步的观念不同于欧洲基于线性时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