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西藏高海拔地区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和气候环境多变等客观影响,边坡易形成潜在不稳定变形体,其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评价较为复杂。文章针对西藏某流域水电站泄洪洞出口雾化区边坡的工...
论文摘要昔格达断裂位于中国南北地震带西南边缘,川滇块体内部,是一条以左旋走滑为主的大型断裂。目前有关于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特性及成因机制等问题的论证尚不充分。故本文将以昔格...
论文摘要四子王旗位于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域,地表水较少,地下水作为当地主要的供水水源支撑着区内频繁的工、农业和一系列生产生活的用水需要。本文旨在分析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
论文摘要柴达木盆地北缘(简称“柴北缘”)中段主要由马海-大红沟凸起、大柴旦凹陷和绿梁山三个具有明显不同特点的构造单元组成,是一个受新生代印度与欧亚大陆碰撞远程效应影响下的复杂变...
论文摘要九华山三道桥一带属九华山体中上段,该地块山体陡峭,沟深谷险,该地区在连续降雨的条件下,导致表层岩土顺山体向下部滑移,形成滑坡。该滑坡体两侧地质环境条件与此大体相似,故存...
论文摘要在对宣汉县某滑坡进行现场调查后,基于获得的基础资料,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和变形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造成该滑坡变形的内因是滑坡所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外因是...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西南某泥石流基本特征,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再计算泥石流相关运动参数,结合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和体系,提出防治方案,经对比评价优选其一,并初步设计治理工程,对于此泥...
论文摘要霍城县果子沟松树头地区是滑坡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区,严重威胁人类生产活动,理清滑坡发生的成因以及形成机制具有重大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相关室内分析研究了该区域滑坡的成因机...
论文摘要本文以郴州市龙家背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滑坡的成因过程及机理。经勘察研究发现,此滑坡属推移式与牵引式复合型的岩土混合滑坡,破坏模式为典型的拉裂-蠕滑缓动型变形破坏模式。...
论文摘要楼梯石沟位于章江源头江西省崇义县聂都乡境内,为典型降雨型泥石流沟谷。该沟于2009年7月3日晨暴发泥石流灾害,堆积方量约5.14×10~4m~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
论文摘要对含油气盆地异常低压成因及低压油气藏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层抬升剥蚀引发的剥蚀卸载作用以及地层降温作用是导致异常低压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局部地形高差和岩性差异导...
论文摘要汶川地震过后大量的老泥石流被激活,随着潜伏期的过去,雨季来临,松散物源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对锄头沟泥石流的实地调查及现场测量发现,该沟流域面积较大,支沟发育,支沟及主沟后...
论文摘要对合仁坪金矿的H-O-S-Pb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显示,其硫化物的δ34S值介于-4.8‰~2.0‰之间,硫化物的206Pb/204Pb比值为17.419~17.43...
论文摘要秦岭造山带经历了多阶段长期而复杂的构造演化,同时伴随着多期次的花岗质岩浆活动,这些花岗岩的成因机制及其源区性质的研究对反演秦岭造山带的造山过程及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北...
论文摘要奥陶系碳酸盐岩是华北板块普遍且优质的中低温传导型热储层,以其独特的岩溶作用、高产量、低盐度、易回灌的特性而受到关注。对华北板块27眼奥陶系碳酸盐岩地热井进行水化学组分分...
论文摘要为了查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为区内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在取得翔实面上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
论文摘要马来盆地为新生代断陷盆地,经历始新世断陷期、渐新世凹陷期、中新世构造反转期3个演化阶段。中—晚中新世发生正反转构造,构造反转导致区域左行旋转逐渐变换为右行,中部和东南部...
论文摘要高陡边坡地形条件进行煤层开采,极易引发地质灾害问题,给地质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以贵州发耳煤矿三采区的尖山营边坡为研究对象,查明了采空区分布情况及斜坡裂缝体系发育规律,结...
论文摘要以基底古隆精细刻画为基础,分析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区断陷层系断裂发育特征,并探讨断裂对圈闭发育的控制作用,以指导区内构造圈闭搜索与评价。根据古隆起和骨干断裂展布特征...
论文摘要根据油气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流体包裹体和流体PVT相态资料,研究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凝析气藏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东部凝析油具有高Pr/Ph、高丰度的奥利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