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所理解的“格物”不同于朱子的格至事物之理,而是正其意念以归于正,因此,“穷理”在王阳明的理解中是指通过正自己的意念而存天理,“致知在格物”是在事物中落实自己的良知。...
摘要:《性理精义》卷十“理气”部分呈现了程朱一系几位重要学者对理气关系的论述。朱熹、黄干继承了程颐以形而上下作为理气不杂的区分标准,取代了程颢以形作区分的主张。黄干忽略了一阴一...
摘要:我们并不否认李翱所宣称的儒家立场,但是其思想形态与这一固有立场之间存在张力。李翱复性说参考和模仿了佛教心性论,在修养论层面上,它最终指向的圣人境界是超凡入圣,而不是即凡而...
探讨“差异性”、“多样性”和“共同性”等概念有不同的视角和方法,它可以是哲学上的、宗教上的和文化上的,也可以是历史上不同传统中的,如西方的或东方的。当前的倾向和趋势是,人们偏重...
[摘要]分析哲学运动后,曾经以宏观反思、批判为主的哲学,借用逻辑符号、语言分析等工具,逐渐走向专业技术化道路,且与日俱增、与时俱进,这体现在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不过,从...
摘要:奎因将同一性理解为事物不同名称间的外延关系,强调其作为殊相归纳基础和共相排除依据的功能,提出了倾向于理论优位的“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实体”。斯特劳森基于经验确认的语言实践,质...
[摘要]从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开始,自身意识问题就成为西方哲学中心问题之一。但对其的阐释却莫衷一是,该困境的出现说明有必要超越当下研究的共同思路——从认识论层面解读自身意识...
自1845年开始,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过程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两个重要的阶段,即以生产逻辑为主导的阶段与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阶段。前者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后者以《资本论》为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