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贞:熊十力“诚意”论研究——以《读经示要》为中心论文]()
摘要:熊十力《读经示要》阐述了《大学》“三纲八目”的经义,其中“诚意”论与朱子、阳明所论分歧较大。概言之,熊十力认为朱子、阳明从“好善恶恶”上理解“诚”是未解真义,且批判阳明将...
![陈佩辉:朱子与王阳明“诚意”思想之异同——以二者对《大学》“诚意”章的解释为中心论文]()
摘要:由于朱子与王阳明对《大学》核心纲领“明明德”的理解不同,对知识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不同,对心所具有的能动性重视不同,所以他们选择的文本结构及对“诚意”的解释有所不同。但应...
![何宗美:阳明心学一维演绎思维及其建构历程论文]()
[摘要]阳明心学自衍生至成形经历了一个逐渐累聚和打破重塑的漫长复杂历程。整个体系得以自然建构在于其独特而不断丰赡的内在思维模式,即一维演绎思维。物与行被王阳明创造性地置于心本位...
![许家星:王阳明《大学古本旁释》之重思〔*〕论文]()
〔摘要〕通过对阳明《大学古本旁释》原序与改序比较,可知改序通过贯穿全序首、中、尾的五处调整,将原序“诚意—至善”之学转向“致知—至善”之学,反映了阳明晚年视致知为工夫主脑的思想...
![王晶:徐复观对《大学》“诚意”章的诠释与发展论文]()
摘要:徐复观研究“诚意”思想,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意”如何在行为中发生作用。基于此,他将“诚意”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意自身的坚持,就是正其端绪;第二阶段由意的坚持贯彻于行为之...
![王晓昕:“无善无恶”即是“至善”——王阳明“心之本体”的诠释连贯性与核心意蕴论文]()
[摘要]王畿的“四无论”与钱德洪的“四有论”(实为“一无三有论”)至少有一共同前提,即“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无论在其早期,还是在其中晚期,其“至善是心之本体”的提法未曾间断...
![萧平:论吕柟对《大学》“格致诚正”工夫的阐释论文]()
【张载与关学】[摘要]吕柟是明代中期关中地区的理学名儒。他以程朱理学为宗,并继承了河东之学朴实无华、躬行实践的学风,对《大学》的“格致诚正”做了新的阐释,认为“格物穷理”即是“...
![王涵青:从《大学》诠释的几个基本问题论刘宗周《大学》诠释方法之基础论文]()
[摘要]对于刘宗周《大学》诠释的关注通常以诚意为主体。然而,《大学》文本与诚意说何以在其思想晚期逐渐成为刘宗周的核心关怀,此为以《大学》诠释为思考主轴时,所必须先厘清的问题。对...
![单虹泽:王阳明的“后三变”之终变——兼论王门后学分化的根本原因论文]()
·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摘要:阳明殁后,王门后学的分化实际上来自于弟子们对其教法理解的偏差。阳明的教法应为“知行合一——静坐——诚意——正心”之四变...
![张兴:从“格物”到“格心”的转变——兼论阳明《大学》诠释所存在的问题论文]()
[摘要]阳明对“格物”与“格心”的诠释存在一个转变的过程.在阳明“格竹”之前,阳明一直是按朱子的“格物”说进行实践的,在此之后经龙场悟道而转向“格心”.阳明通过对“物”与“心”...
![张慕良:刘宗周对王阳明思想的“误读”——以《阳明传信录》按语为例论文]()
[摘要]当前学界对于刘宗周思想的定位,多因其有改造王学之功而称其为王学之殿军,但对于其所理解王阳明之学是否即为得王学之“真”,缺少一定的反思性思考。认真研读刘宗周阐述及评价王阳...
![张明:黔中王门孙应鳌“仁本”心学思想探析——以《四书近语》为中心的研究论文]()
摘要:孙应鳌是王阳明第二代弟子,系黔中王门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丰,多达二十余种。《四书近语》是孙应鳌关于“四书学”和心学理论的代表作,在阳明后学中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仁本”心学思...
![鲁进:理学概念“志”与“意”的认知解读——以《朱子语类》语料为例论文]()
摘要:理学核心概念“志”和“意”是心的两种表现。志是心之所向,在于目标的必须达到;意是心之所欲,重在权衡思虑,两者因有方向和终点的目的性而有路径意象图式和远近意象图式。在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