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主革命时期,入党宣誓仪式以政党文化的构建为切入点,使其与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革产生互动。入党宣誓仪式与政党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一方面,入党宣誓仪式受包括政党文...
【摘要】流行应得观以实现应得来定义分配正义,这就使其在评估社会的制度安排时,主张“应得先于正义制度而确立,并作为衡量制度正义与否的尺度”。罗尔斯驳斥了先于正义制度的应得,认为应...
【摘要】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是20世纪初“烦闷”时代在中国影响甚大的两种主义。当时以及日后一种影响甚广的观点认为二者表达的理想目标是基本一致甚至相同的。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站不...
【摘要】对明清之际致力于沟通中西文化的来华耶稣会士而言,“四书”成为他们向西方介绍中国思想的最佳素材,译介“四书”成为其中学西传的核心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庸》《大学》等儒...
【摘要】本文基于对古希腊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自足”的分析,讨论了在两种视域(自我与他者对立/自我与他者统一)下如何理解这一概念。简言之,在两者对立的视域下,自我仅限于孤立个体,...
【摘要】伯恩施坦以康德哲学作为坐标,一方面批判“科学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认为“社会主义”不是“科学”;另一方面论证了“批判的社会主义”的正当性,认为“社会主义”应该成为“批判...
【摘要】维特根斯坦有关遵守规则悖论的探讨是为了进一步展示其意义使用论的要义。对于此悖论的解读,学界主要有两类看法:一类持怀疑论的态度,也就是通过引入群体一致性来解决在孤立个人情...
【摘要】司马光对《老子》的注解,最大特点是坚持儒学本位、以仁义释道。其迥异诸家之处是主张“道亦可言道”,认为老子所说的道不是常人所说的道。其反映北宋《老子》注家共识的地方是主张...
【摘要】“贱丈夫”并非孟子对商人的定性,乃是贱人心之贪婪。士君子之尚志不似梓匠轮舆之事,其所为可谓功在千秋。孟子论孔子为委吏或乘田,表明家贫亲老之时不择官而仕。最后通过矢人与函...
【摘要】《孟子·梁惠王上下》较为集中地呈现了先秦儒家关于仁政的典型看法,可视为儒家仁政思想的基本纲领。孟子以君主明辨义利为仁政之前提,以民本为仁政之核心,以恻隐之...
【摘要】考察儒家思想的起源,须联系三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发展,特别是西周文化的发展。近代以来,章太炎与胡适等人分别从语言学与历史学,探讨“儒”字的起源,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儒家作为...
【摘要】学界一直视孔孟的“正名”理论与先秦时期的名实之辩为两种不相关的哲学体系。本文将孟子的语言观置于从孔子到荀子的整个先秦语言理论发展的脉络之中,探讨孟子对先秦名实观发展的贡...
【摘要】在马克思文本中,“人的本性”(dasmenschlicheNatur)与“人的本质”(dasmenschlicheWesen)是两个不同维度的概念,前者主要指人的自然属...
【摘要】在对解释学与法律研究的结合的可能意义的讨论中,对法律解释的研究促进了政治-法律的批判的发展,抛开了对法律文本文学或文字关注。通过对法律的批判,也理解了普遍正义如何被多数...
【摘要】针对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用法,我们拥有两个方面的直觉,即“无所指称”直觉和“有所指称”直觉,这导致虚构名字指称难题。针对该难题,空指称论者认为,创作语境下的虚构名字没有...
【摘要】“事件”是马里翁饱溢现象学所说的五种饱溢现象中的第一种。事件是自身给出者。作为饱溢现象,事件并不是现象的一个特例。毋宁说正相反:一切现象本质上原本都具有事件性特征,只是...
【摘要】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是否属于实证主义的争论,一般预设只有一种实证主义标准,即数理自然科学范式普遍推广应用的模式,从而导致争论长期陷入盲区。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存在六...
【摘要】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其他的文献,《共产党宣言》是一种独特的“宣言体”文本形式,并且以一个宏大的视野论述了人类历史的一般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共产主义的未来。...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保障领域的代际公平问题愈加凸显。通过与自由主义代际公平理论的对比研究,本文表明至少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孝道仍然是养老资源代际分配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