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古代中华文明是秦汉政治制度和孔孟义理精神的有机结合体。唐以后佛教、道教由对人心的掌控而对儒教的文化地位与价值影响带来冲击,激起所谓"夷狄之法"与&q...
学统与道统的角逐:吕祖谦学术地位演变的内在理路□徐艳兰内容提要细绎南宋及元明清学人对吕祖谦学术地位的叙述,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升—降—升”演变的趋势。而造成此现象的内在理路则是学...
韩愈尊儒思想探微——以“五原”为例贾瑞芬(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韩愈“五原”是其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首次提出儒家“道统”,并对其作了详尽地阐述。韩愈...
摘要:韩愈的政治思想中有尊君的倾向,其目的在于强化中央集权,同时也有以社会职责规范君权的含义。对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韩愈有过用兵的主张,也有过消兵的主张。无论用兵还是消兵,都...
一、“政治过度”之困自2008年欧美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给人的感觉是不断走向混乱无序,而且这种混乱无序还不是“前进中的曲折”,想再次如以往那样实现由乱...
摘要:现代儒者钱穆着眼于中国政治传统的悠久智慧与文化体系的根本原理,力图在启蒙革命主义之外阐发对于道统和治统的别样诠解。道统作为立国根基的精神信念共识,本身蕴涵了中国文明基于天...
摘要:道统指导政统是中国自春秋时期就形成并主导之后历史的基本政治原则。落实这一原则,就需要以接近天道的儒家价值为标准,对探究和实践道的士人进行判别和选拔。历经察举、九品中正制和...
摘要:清华简《保训》以文王训诫太子发之形式叙述先秦“中”之传授谱系,学界多有讨论。今重新解读清华简《保训》文本结构与思想内涵,可见此篇中文王所述“中”之传授分为两部分,各有明显...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
摘要:阐发了荀子本分权利观下的法治理论,认为荀子《天论篇》“明于天人之分”而“不与天争职”的价值框架所划定的本分本利边界,及其用以进行“权物称用”而建立的本分权利观,是法治理论...
【朱子研究】关键词:刘子翚;不远复;天地之心;一为心法;维民摘要:刘子翚是南宋初年著名的理学家,朱子的早期老师。在刘子翚儒学思想体系中,“不远复”三字符是其修养身心的起点,主要...
【摘要】按朱熹的道统论,孔子以前是王者以道统相传,孔子以后的道统传人则不再是王者;另一方面,朱熹所说的正统是指政权的正统性,成为正统的条件就是统一天下并维持两代以上,对于道德性...
摘要:叶适在面对佛老之学对儒学的挑战这一现实问题时,并不在儒学外部与佛老角胜负,而是通过判别儒学中驳杂的佛老概念,来坚守儒学的纯粹性。叶适对驳杂概念的判别方法来自对儒学本源的历...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道统构建起源较早,内容发展比较丰富,并形成了明显的排他性特征。明代王阳明一方面为了论证心学的合法性,继承了道统构建排他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在“万物一体”“满街...
【哲学研究】摘要:朱子道统说的提出和建构、发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前提和来自道学运动上的思想张力。它是在不断融合理学思想特别是北宋五子思想及儒家经学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朱子继...
摘要:儒家之真道统应该为轩辕氏、高阳氏、高辛氏、放勋、重华、姒文命、子履、姬昌、姬发、姬旦、孔丘、卜商、穀梁赤、孙卿、子舆。由于子舆是从卜商、穀梁赤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因为孟子跟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以...
摘要:以三年悟道为范域,由前后两悟所构成的阳明龙场悟道,在义理上有其“来龙”与“去脉”。“来龙”依次体现为“箪瓢”之乐、“无欲见真体”“超然”之乐以及“寒根固生意”等;“去脉”...
[摘要]儒家的真道统应该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子夏、穀梁子、荀子、孟子。由于孟子是从子夏、穀梁子这一派学习,独立出去后恢复或重建了子思之学,所...
摘要:道统,就是按照某种认定的“道”为原则而甄选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并依某种顺序编排成一个谱系。道统说并非古已有之,唐宋以后则颇为兴盛。但究竟何为道统之“道”,则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