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谓中》命论观探析——东周天命思想的新发展赖树金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摘要:学界对清华简第八辑的文字考释工作卓见成效,研究出土文献思想史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利用既有研究方法和成...
提要:惠能的悟道偈虽然只有20个字,但其中蕴含着明心见性、自性、有执皆妄、心净一切净、大自由大自在等惠能禅学思想的核心理念。隐含其间的这些核心理念尚未有论者明确指出,更未有论者...
[摘要]《乐记》作为儒家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了音乐的德性教化功能,认为音乐具有伦理性,通过效仿天地之和合,定人伦,并突出音乐对人性情的调节功能,能起到节制情欲、陶情移性的作...
[提要]梁漱溟由西学、佛学回归儒学,将道德“根本”归之于“直觉”“理性”或“生命本性”,其目的也在于肯定维系我们民族生存繁衍的儒家文化传统。在梁漱溟看来,儒家学说既以“仁”言人...
摘要:“知觉”概念在洛克观念起源论中具有基础性的理论地位,是关涉感觉、观念乃至反省等核心概念的重要相关项。作为一个“状态名词”,它将观念的第一来源,即“感觉”,划分为“前知觉阶...
摘要:刘元卿是明朝中后期江右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师从于泰州学派的耿定向等阳明后学。为了纠正当时一些儒者耽空蹈寂的不良学风,刘元卿以“生生不容已”的至善本性为前提,将合理的人欲作...
摘要:自二程以来,道心人心即成为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以往学界对于朱子道心人心说的研究并未注意到其与孟子视域下的“人禽之辨”问题具有紧密关联:道心人心“杂于方寸之间”的关系与...
摘要:朱熹的理气说是其祭祀观和鬼神观的理论基础。在理气关系中,朱熹持理能生气、物死气灭(理生气灭)的观点。这种理气观使朱熹认为人死之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留存作为鬼神或灵魂的材质,...
[摘要]欲望优先于理性和道德,因此可以作为探究秩序合理性以及幸福问题的起点。“人生而有欲”,从起源角度讲欲望自身无善恶,但是实现欲望的方式产生了善恶,欲望之争导致了礼义秩序的必...
摘要:《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是说一般人的思想要自我端正,要严格要求;而掌握了道的“至人”的思想则“无为”,不需要道德的约束、纪...
摘要:荀子的礼义之道内涵广泛,就其对于个人修身而言,则旨在为个人确立秩序化的行动准则。这套准则首先奠基在人群之中,群体的先在性是礼义之道实行的前提,修身就意味着在群体当中为自身...
摘要:为了扭转明末学风之弊,刘宗周在《论语学案》中,一方面袭用和辩驳朱学,不仅直接引用朱注,而且承沿“理一分殊”“存天理,灭人欲”以及“主敬”等理学思想;不仅批驳朱子的经文解释...
【摘要】荀子的“和合”就是指人人共同协作,从而能得生时和居、死时合聚之欢。首先,从“合”上讲,“和合”主要是指与父母亲人在生时的聚合,并且这一聚合在其死后也能继续延续下去,即通...
摘要:中国古代乐学,虽然内容繁复,但宏观地看,是一个在“天地神人”的整体观念下展开的理论体系。它认为“乐”是“天地”与“人心”交相感应的产物,“和”是“乐”的核心要素。其具体内...
摘要:近代以来,国内外学者逐步展开了对先秦儒家心学的研究,许多论著都有涉猎,不过已有研究或是还不够深透、较为零散,或是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或是尚未上升到心学的自觉高度,或是未能完...
摘要:《文子》基于“反者,道之常也”的逻辑来认识社会发展。道动的必然结果是无为之世的结束和有为而治时代的到来。法是有为之治下圣人依据自然人性的人文建构,它以道为最终本原、以义为...
提及儒、释、道之分野,似乎泾渭分明,早有定论,譬如,儒家重事功,入世;道家(教)重逍遥,“遗”世;佛家重解脱,“出”世。又如,佛家讲悟空,道教讲养生,儒家讲中庸,等等。上述所谓...
[摘要]在《正名》篇,荀子将天人的距离进一步拉大,而且天生的、天赋的秉性逐渐成为低级的待改造的存在,而人之知虑(人为)则逐渐成为主导力量:(一)在讨论人之名的过程中,荀子将人天...
摘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全国范围内以山东省为主的409位被试,匿名填写问卷。研究目的是了解宜人性对所选取领导力的五个维度(以身作则(ModeltheWay)、共启愿...
摘要慎独是儒家修身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指人在独处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面对物质或其他诱惑不为所动,坚守道德信念,在任何时候都对自己的所思所行一以贯之,严格按照内心的道德自律做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