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界对董仲舒的生平,尤其是生卒、对策年多有争议。关于生卒年,经考证可知董仲舒生于高祖六年(前201年),约卒于元鼎三年(前114年);关于对策年的材料颇多龃龉,取与史料矛...
摘要:汉代是封建大一统社会的奠基时期,也是传统核心价值观求索和确立的重要阶段。汉代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首先在于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和倡导,思想家经过系统化、政治化...
摘要:从17世纪至今,日本“中国学”研究中对《淮南子》一书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日本学者的“淮南子”研究,不仅重视版本、校勘、注译等文献学方面的探讨,而且更加着意...
摘要:经典、法典、礼典、圣典各有其意,分别具有学术权威、政治权威、道德权威、宗教权威。《白虎通义》有很强的神学特征,是受政治干扰的神学政治思想代表作品。它嫁接民间信仰的神学思潮...
摘要:从先秦到汉代初年,儒法墨等均根据自己的学术立场诠释“道”和“无为”,但涵义不尽相同,对无为思想的研究,日益呈现出纷繁多样的学术内涵。《淮南子》华丽铺排,气势恢弘,立场游移...
[摘要]刘姓统治者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结束了秦末的纷乱建立了汉朝,为长治久安计,以及避免秦二世而亡的败局,统治者在汉初实行了尊崇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这就客观上为汉初的思想家们提供...
摘要:淮南旅游资源丰富,文化资源突出,但淮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处于初级状态,有待进一步整合。《淮南子》是淮南的一张名片,与《淮南子》相关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淮南旅游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易》曰:“君子以多志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是以人之有学也,犹物之有治也。故夏后之璜,楚和之璧,虽有玉璞卞和之资,不琢不错,不离...
[摘要]董仲舒《举贤良对策》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汉代文体研究中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还在于策文中所蕴含的思想。《举贤良对策》的目的在于向统治者传达治国理念,而“大一统”的治国思想既是...
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自己的特点,天地万物的变化都围绕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奏进行。人,作为地球的孩子,饮食、起居也必然遵循这个节奏变化。与自然和谐是身体健康的前提我们的生...
在刘邦众多的谋士中,陆贾的名气远不如张良、陈平,甚至还不如郦食其和叔孙通这些昙花一现者。然而,名声不显的陆贾,却是刘邦人才库里最博学的多面手,论外交,他不差郦食其;论建制,他不...
摘要:刘邦建汉既是政治的重建,也是思想、文化的重建。庶民皇帝尚巫鬼、重淫祀的文化品位以及信仰决定了汉代思想政治的高度与精神气象。汉武帝采取了隆儒政策,传统儒学迅速向皇权政治靠拢...
习近平提出,“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就是说,不仅要从做人做事上、而且要从治国理政上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从这一角度看,董仲舒对儒学的...
摘要:2019年6月29—30日,“2019中国·衡水董仲舒与儒家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衡水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政协衡水市委员会、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中...
摘要:为适应大一统国家政治发展形势的需要,董仲舒对孔子《春秋》作了精心阐释和发挥:其《春秋繁露》以“道必极于其所至”的天人整体观为形上基础,根据“褒贬”“两言而管天下”建立核心...
摘要:汉代大儒董仲舒审时度势,提出了“天人三策”理论,这种理论的背后,反映的是董仲舒所秉持的“天”“君”“儒”三角关系哲学。在这种三角哲学里,天授权于君,君分权于儒,儒诠释于天...
摘要:在对于董仲舒的历史文化地位的评述中,以王充《论衡》所言“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最为确切精妙。孔子推崇以周文王为核心代表的周代文明,留存周代文明命脉,整理周代经典...
关键词:董仲舒;儒学;精神方向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董仲舒儒学的精神方向》。什么是精神方向呢?就是精神所向。一个人、一个学派、一种理论、一个团体,大而言之一个民族的价值追求、...
李宗桂教授早年即志于董学,学生时代就曾手抄过《春秋繁露》全书,已发表许多董学研究论文,在董学界形成广泛影响,历年来对本专栏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很大支持。在他看来,董仲舒推动了儒学...
摘要:董仲舒首创了五行关系论的多重模式,包含了“五行相胜”“五行相生”“五行相干”“五行相助”“五行相和”等多种内容。这种思想不断被后世学者坚持、丰富与发展。但是,相生相克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