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以经学为基础构建儒学思想体系董仲舒以经学为基础构建儒学思想体系韩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100872)摘要:孔子“述而不作”,其实是“名述实创”“以述为作,述中有作...
董仲舒的“王道”董仲舒的“王道”李润和(国立安东大学,韩国安东36729)摘要:汉朝知识分子反思过去,提出“天命”和“文治”为主的王道论,并从“王道”观点出发,反对君主独裁。...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扬雄出生于天府之土,秀冠华夏。雄奇秀丽的蜀中山水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巴蜀文化,也培育出许多优秀的蜀中俊彦。蜀地自古有“天数在蜀”“易学在蜀...
董仲舒思想历史作用之我见<spanclass="superscript">*</span董仲舒思想历史作用之我见*李宗桂(中山大学哲学系...
【摘要】《淮南子》中对于人性的探讨,既考察了不同气秉下人的材质之性所呈现的差异,又以道家“人生而静”作为人之普遍真性,同时包含了儒家的仁善之性,并明确原初人性容易受嗜欲所害,故...
董仲舒限田思想的影响初探董仲舒限田思想的影响初探秦进才(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摘要:董仲舒限田思想,在汉武帝时代虽未曾发挥作用,但直接影响了汉哀帝...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在扬雄之前,儒家文化的主要代表是孔子、孟子。在西汉时期,被董仲舒等时儒改造过的儒学,或经学化,或谶纬化,已经彻底歪曲了经典儒家的真面目。扬雄...
汉初的尊儒——从陆贾到董仲舒汉初的尊儒——从陆贾到董仲舒李存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100732)摘要:秦汉间在政治制度上有沿袭,但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上有一个重大的文...
摘要:董仲舒讨论“改制”,既有理论层面的建构,又有经世角度的构想。具体说来,其改制思想具有三种向度:一是基于天人哲学中的王者受命观念而构建的新王改制说;二是对春秋经传展开创造性...
摘要:反思秦亡和时变之鉴,论证改朝换代的合法性,国家实行何种统治形式和建立何种秩序,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及围绕此一问题的学派斗争,它们是汉初乃至西汉哲学发展的基本动力。汉初哲学的...
[摘要]桓谭从古文经的学术立场出发,引申出对谶纬符命之学的思想批判,并以此选择对现实政治的态度。从他与王莽的合作到分裂,以至利用《新论》对王莽进行批判,他在东汉前期对光武帝“天...
摘要:《春秋繁露》是典型的融合性文本。董仲舒能够将不同学派的思想资源融为一体,与其“馀义”言说方式有关。馀义言说是“以比贯类、以辨付赘”的方法,亦即通过连环问答、数理描述、天人...
摘要:王符《潜夫论》中《赞学》《贤难》《考绩》篇都提到京房,王符在洛阳游学期间所师从者应为京房的再传或三传弟子,尊京房为“先师”。王符对京氏《易》的学习,重在其利用《易》的阴阳...
摘要:确定董仲舒历史地位的前提之一是确定儒家是否宗教,而这有待辨明宗教概念。依方法论,现在流行的宗教概念在建类之始就有误——以基督教为典型。以这样的宗教概念看古代中国社会,自古...
摘要:以20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10年代初为界,近四十年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初步反省期,学者论证了《天人三策》作于元光元年五月的...
关键词:董仲舒;五行说;《春秋繁露》众所周知,是否应该将《春秋繁露》五行诸篇认定为董仲舒的著作这个问题,经常受到否定意义上的质疑。产生否定质疑最大的根据,首先在于考察他的思想时...
[摘要]阐释抑或释读《淮南子》一书中的若干命题,不单是一种学术研究行为,而且也是为国家文化强国战略提取正能量滋养的价值取向。以正确的读书观训诂《淮南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摘要:《春秋繁露》中由“同类相动”作为建构其天人感应系统的基本方法、驱动天人感应系统运作的律则,并赋予人参天的能力与责任。在当代环境伦理学层面,人类立基于“同类相动”,循序发展...
摘要:在天人关系的问题上,“天人合一”的观念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但不容忽视的是,“天人相分”的反主流理念也始终存在。在“究天人之际”的过程中,作为儒家正统的董仲舒提出“...
摘要:《淮南子》成书于淮河流域,它的思想成果和对自然环境的阐述都体现了淮河流域的特点:博采众长的思想体现了淮河流域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我国山川、地貌的记载体现了特定的地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