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楠:哲学与政治——从阿伦特政治哲学的视角看论文]()
摘要:柏拉图对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的划分奠定了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基础。包括政治在内的积极生活属于感性易变的世界,哲学的沉思生活则属于理性永恒的世界。柏拉图确立起哲学与政治之间的...
![刘津:人情关系:市场的非价格协调机制论文]()
摘要:异化了的人情关系经常与腐败、不公平竞争、寻租等问题联系在一起,但人情关系与这些问题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本文在人情互动圈层分析后指出,人情关系的异化主要出现在半熟人圈,其主要...
![王欢欢:中西审美理论的发展——评杨春时《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与马丁·泽尔《显现美学》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西纯粹美学理论有了新的发展,马丁·泽尔的《显现美学》与杨春时的《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是各自的主要代表。马丁·泽尔把...
![魏朝利:本体论视阈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命题的论证历史、内涵阐释与现代转换论文]()
摘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规范性命题,对这一命题的论证先后经历了事实论证阶段、天命论证阶段、理学论证阶段与心学论证阶段,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完整表述了这一命题,清末民初的梁启超...
![袁菜琼:意义和意义体验——维特根斯坦心理学哲学中“体验”概念阐释论文]()
摘要:“体验”概念在詹姆斯和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詹姆斯遵循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路径,肯定“体验”概念的主观特性,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维特根斯坦的心...
![薛睿:拜物教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新维度论文]()
摘要: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贯穿马克思思想始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时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展开理论批判,但却借助“拜物教”概念在理论逻辑、批判方法和伦理批判三个维度...
![丁纪:《四书》“学习”之义浅说论文]()
摘要:本文用《尚书》与《四书》互解,以为《四书》凡曰“学而时习之”、“博学于文”、“博学之”等,皆专取“学于古训”之义;至于学与习之关系,比照教之与学、学之与思,可谓有“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