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阳明心学区别于程朱理学的主要地方,在于王阳明倡导"心即理",将代表主体意识的"心"等同于宇宙本体,与此呼应,他还提出"...
[摘要]儒学思想作为中国精神命脉,发展至宋明产生阳明学和朱子学两大基本系统。相对于朱子学说,阳明学说克服了其自身存在的种种弊端,建立了以良知为核心的心学体系,将儒学理论推向了新...
摘要:“南中王门”为《明儒学案》“王学七派”之一。“南中”概指以明代“留都”(今南京)为中心,涵盖今苏、皖、沪三地,南中王门概指南中地区阳明亲炙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构成的阳明后学流...
摘要:阳明良知概念最根本的一层含义是不学而能的先天能力。良知是道德情感和法则的统一体,是道德之源,德性之知,当循从本心。阳明从许多方向对良知进行了论证。从根本上言,良知学是主张...
摘要:孙应鳌是王阳明第二代弟子,系黔中王门集大成者,一生著述颇丰,多达二十余种。《四书近语》是孙应鳌关于“四书学”和心学理论的代表作,在阳明后学中建立起颇具特色的“仁本”心学思...
·哲学与文化研究·摘要:王阳明的乡治思想主要体现在乡约实践中。在乡约由民间走向官方,由地方走向全国的发展过程中,王阳明是过渡性的人物,他既焕发了乡约...
[摘要]情感生命是人的正常本性,过度的情感,乃私意欲念之源,“欲乃情之过者”。心之本体乃“心体”,是为“至善”的道德理性本体;而“心”本身并非“至善”,心统性情、思志,广义的心...
摘要:在牟宗三诠释视域下,王阳明良知学于现当代有两个诠释向度:一是成就了知识逻辑等之“执的存有论”向度;二是从形上学方面以道德实体之呈现落实而贞定天地万物之在其自己之“无执的存...
摘要:在王阳明心学文献中,不乏有关为官为学为人等方面的廉洁规约、劝诫、论说,并深度嵌入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范畴中。以“心即理”为理论基础的“破心中贼”,无疑是阐释王阳明廉政思想...
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新近出版的《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①陈立胜:《入圣之机:王阳明致良知工夫论研究》,北京:生活·...
本刊讯(记者宗蕾)5月18—19日,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温暖湿润的江南名城——绍兴举办,来自国内外600余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共襄盛会。本届论坛以“中国智慧与人类命运共...
王阳明援佛入儒在中国思想史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在儒学角度上促进了王门的佛学化,还在佛教角度上推动了佛学的儒学化,共同推进了儒佛两家的合流,进而结束了长期存在的儒佛之辨。...
摘要:戚继光赴浙抗倭,始投于钱德洪门下,细究心学,并于戎马倥偬之际向王畿问学。在各方熏染下,他笃信“良知”说,论学以“治心”为要,在方法上,反对当时盛行的空虚之法,坚持以“诚意...
[摘要]张岱的学术观十分开放,在继承阳明及其后学的基础上,博采众家、兼收并蓄,这尤为体现在工夫论层面。在工夫论层面,他对“悟与修”“本体与工夫”“现成良知”“格物致知”等阳明后...
摘要:在王阳明心学中,“过”“恶”之别与改过工夫是致良知落实到市民社会的重要环节,而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在王阳明看来,“过”可以与圣贤人格相容,因而“过”与“恶”在根本...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作为一代名臣,他严以修身、恪尽职守、廉洁奉公、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作为一代名儒,他提出并一生践行“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念...
摘要:通过对阳明四句教所涉及争议和问题的剖析,或可澄清四句教的要旨,进而彰显阳明心学与其“简易”并行不悖的精与深,精在布局严整,深在别有洞天。本文将依循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其一...
摘要:王阳明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是影响后世的“心学”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诸家学说,而且善于用兵布阵,是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全能的大儒。他一生立德、...
摘要:王阳明的廉洁自律思想和其心学思想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二者彼此融合,在阳明心学的指引下,王阳明的廉洁自律既有坚实的理论支撑,又有以内省为主导的道德实践路径。他在为政实践中,...
内容摘要:王守仁“致良知”的教化思想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致良知”就是做到知行合一,使人们在内心中具备“善端”,外在行为中处处行善。这一教化思想不仅对明后期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