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SD-OCT随访观察抗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频域相干光层析扫描术(SD-OCT)随访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为制定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湿性AMD的患者46例(46只眼),采用海德堡频域HRA+OCT系统定位黄斑中心凹部位,利用随访模式下分层测量功能分别测量46只眼抗VEGF药物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总厚度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厚度,并计算出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最佳矫正视力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查,并换算成LogMAR视力表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差异,以及视力变化与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变化是否有相关性。结果抗VEGF药物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总厚度(339.70±139.64)μ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232.57±100.68)μm与治疗1个月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总厚度(268.37±86.40)μm、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189.30±55.48)μm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2.29,均P<0.05);LogMAR视力变化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总厚度变化、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变化均有显著相关性(r=0.538、0.484,均P<0.01);治疗前黄斑中心凹RPE层厚度(107.13±105.03)μm与治疗1个月后RPE层厚度(79.06±72.43)μm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08,P>0.05),且其厚度变化与视力变化的相关性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可有效评估抗VEGF药物治疗效果,帮助确定再治疗需要,可作为随访湿性AMD的重要手段。

论文目录

  • 对象与方法
  •   一、对象
  •     1. 纳入标准:
  •     2. 排除标准:
  •   二、方法
  •   三、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一、一般状况
  •   二、 抗VEGF药物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总厚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RPE层厚度改变(见表1)
  •   三、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LogMAR视力的变化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各层厚度的相关性(见表2)
  •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邱翠,徐玥,谢驰,方严

    关键词: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频域相干光层析扫描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效分析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单位: 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分类号: R774.5

    页码: 530-533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719K

    下载量: 43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fc178258a1261bfbfcd87f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