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通勤圈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城市空间结构的运行特征和提升空间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手机定位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数据识别武汉市中心城区主要通勤圈的空间分布;在对通勤圈的圈层结构、内部构成及外部形态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通勤圈的通勤强度空间分布、大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布局与运行特征之间的关联及其内在原因。研究发现,中心城区通勤圈空间分布呈以"通勤中心"为核心、相对集聚的"多中心"结构;通勤圈的内部结构呈圈层式扩张,且"飞地"和跨区通勤现象明显;随着通勤圈空间范围扩大,职住偏离指数、主要土地使用要素指标与交通环境要素指标均随之降低;通勤圈的大小和形态取决于其内部用地构成、用地混合度及通勤走廊主导交通方式的运送速度和效率;交通方式系统供给与基于通勤圈的3类通勤出行需求的"错位"布局降低了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运行绩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准确识别通勤圈空间分布与内在结构为基础,优先完善中心城区内部交通系统组织、适度拓展中心城区跨通勤圈客流通道以逐步扩大通勤圈服务范围、审慎发展快速路系统的面向大城市空间运行绩效提升的优化策略。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郭亮,郑朝阳,黄建中,袁满,马煜箫,贺慧
关键词: 通勤圈,空间结构,空间绩效,优化,武汉
来源: 城市规划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建筑科学与工程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259,5197830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CFB665,2018CKB9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SH126),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课题(KY-2016-YB-07)
分类号: TU984.113
页码: 43-54
总页数: 12
文件大小: 10597K
下载量: 978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cb2c072c7801260095bbf5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