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患者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a)的高危因素和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因诊断性刮宫病理提示AH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66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全子宫切除术后的病理结果分为ECa组(74例)和AH组(92例),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以同期诊断性刮宫病理为ECa而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325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病理升级ECa患者的病理特征。结果 166例纳入患者中子宫切除术后病理升级发生率44. 58%(74/1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绝经、异常出血时间长、子宫内膜厚、未采用宫腔镜是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子宫内膜厚是术后病理升级的高危因素,其中绝经后患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延迟绝经和异常出血时间长(P <0. 05)。术后病理升级的ECa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1. 89%(68/74)手术分期为Ia期,74. 32%(55/74)病理分级为高分化。结论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为AH的患者44. 58%合并遗漏的ECa,子宫切除术后出现病理升级。高危因素包括:高龄、延迟绝经、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病程长、绝经前子宫内膜增厚明显、绝经后未使用宫腔镜直接进行诊断性刮宫。术后病理升级发现的ECa患者通常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分化程度高、期别早,预后好。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文阳,郑晓娟,蒋英,王淑珍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诊断性刮宫
来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妇产科学,肿瘤学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基金: 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161100000116077),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重点项目(ZYLX201713)~~
分类号: R737.33
页码: 846-850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11K
下载量: 96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c4c5119b66e48d0fb358b4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