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鲕粒白云岩内部溶蚀及孔隙非均质性演化研究

论文摘要

在地表和埋藏条件下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是碳酸盐岩油气储层重要的储集空间。为探究孔隙的溶蚀改造机理及其控制因素,通过柱塞样,开展了0. 2%的乙酸环境中鲕粒白云岩的溶蚀实验,实验温度和压力范围分别为40~160℃和10~50 MPa。实验采取连续取样获得溶液中Ca2+与Mg2+离子含量,通过CT成像技术获取溶蚀反应前后孔隙图像并运用分形与多重分形方法定量分析孔隙在二维和三维空间上的非均质性。研究表明,溶蚀过程中,鲕粒白云岩溶蚀液中[Ca2++Mg2+]浓度在实验开始时最低,之后稳步上升并在120℃、40 MPa时达到最大值,而后缓慢下降,溶蚀窗范围出现在70℃(20 MPa)~120℃(40 MPa)之间。二维和三维微观孔隙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多重分形特征,溶蚀作用使得孔隙的不规则性减少、孔隙的奇异范围缩减。这些结果对于认识近地表和深埋藏条件下溶蚀作用对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改造强度及孔隙的动态演化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溶蚀实验
  •   2.1 实验样品
  •   2.2 溶蚀实验流程
  • 3 实验结果
  •   3.1 溶蚀前后溶液成分变化
  •   3.2 孔隙演化特征
  •     3.2.1 图像二值化
  •     3.2.2 分形和多重分形参数计算
  •     3.2.3 二维孔隙特征
  •     3.2.4 三维孔隙特征
  •       3.2.4. 1 三维孔隙提取
  •       3.2.4. 2 溶蚀前后三维孔隙非均质特征研究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谢淑云,雷蕾,焦存礼,何治亮,鲍征宇,马佳怡,张殿伟,彭守涛

    关键词: 内部溶蚀,多重分形,孔隙结构,非均质性

    来源: 现代地质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08ZX05005),国家“973计划”项目“中国早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大型油气田形成机理与分布规律”(2012CB21480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塔里木盆地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P14038)

    分类号: P618.13

    DOI: 10.19657/j.geoscience.1000-8527.2019.06.04

    页码: 1174-1187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1593K

    下载量: 165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b65145168bf0d34fbcaa0c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