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国语》与早期文本的生成——从上博楚简《昭王毁室》说起

论文摘要

20世纪以来,随着简帛文献的不断出土,我们对早期文本的生成过程有了全新认识。在简帛文献之"源"与传世文献之"流"的比对下,早期文本呈现出更为清晰的生成和演变脉络。上博楚简中即有20种记述春秋战国诸国历史的事语类文献,特别是其中以《昭王毁室》为代表的楚王故事与《国语·楚语》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性为我们探索早期文本的生成过程提供了极大便利。其实,《国语》就是从与《昭王毁室》同类的诸国之语的众多材料中编选成书的。这种成书史呈现了早期文本生成的一种重要模式,同时体现出早期文本所特具的开放性。汉代之后,经学时代的文本慢慢固化,特别是经过刘向校书,文本生成的开放模式逐渐消失,早期文本最终完成了经典塑造过程。

论文目录

  • 一、《昭王毁室》解读
  • 二、《国语》的编纂
  • 三、开放的文本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永路

    关键词: 国语,上博楚简,开放文本

    来源: 现代哲学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中国古代史,考古

    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经学史视野下的《国语》学史研究”(15CZX023)

    分类号: K225.04;K877.5

    页码: 125-130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92K

    下载量: 147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94db43837046f5329e2fcf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