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从物质到精神: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的理论建构

论文摘要

依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健康-积极-成功老龄化的发展战略以及新时代老有所养的民生定位,可以将老年贫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置于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四个领域的理论框架之中去理解。经济、健康、社会和精神贫困虽有一定的层级关系和先后序次,但彼此嵌入,同向纠缠、互为因果、相互激化。四类贫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与生理需求有关,物质贫困和健康贫困皆属于此;二者均为维系生存之所需,处于需求的较低层次,可通过外生物质环境的改善而得以缓解(除机体功能的退行外)。另一类与较高层次的社会需求有关,社会贫困和精神贫困皆归于此;这些需求的满足需要外部和内部要素的联手方能得到满足。物质需求总有限度,但精神需求却无止境。后小康社会的老年贫困研究,必须同时关照贫困的多维度性,在致力降低物质贫困的同时,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尤其是心理和精神福祉。

论文目录

  • 一、现有关于贫困、老年贫困的界定及其局限
  •   (一)贫困的界定
  •   (二)国内的老年贫困研究
  •   (三)老年贫困研究的局限
  • 二、老年贫困的四个领域
  •   (一)物质贫困(老有所养与生存需求)
  •   (二)健康贫困(老有所医与安全需求)
  •   (三)社会贫困(老有所为与社会需求)
  •   (四)精神贫困(老有所乐与尊重需求)
  •   (五)贫困四域之间的关系
  • 三、后小康社会老年贫困研究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杨菊华

    关键词: 贫困,老年贫困,贫困维度,贫困类型

    来源: 社会科学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

    专业: 社会学及统计学

    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 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时空比较视角下北京市老年贫困研究”(项目编号:19JDSRA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C913.6

    DO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9.12.007

    页码: 61-71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403K

    下载量: 612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9397c8b090109e77386b19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