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1959年至2018年发表的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总结归纳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万方数字化期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性分析。结果艾灸治疗失眠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百会、三阴交、神门、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应用频次最高,其次是督脉穴和肾经穴。下肢部的腧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头面部、背部。关联性较高的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关联性较高的治疗方法为艾条灸配合针刺。灸法配合中药的总有效率最高,其次为灸法配合针刺,疗效均优于单纯灸法(均P <0.05)。对比灸法、灸药并用、灸刺并用疗法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灸法与灸药并用疗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灸刺并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灸法治疗失眠的组方中主要穴对为内关、足三里、神门、百会和三阴交。配合疗法中灸刺结合的使用频率最高,但灸法配合中药疗法的有效率最高,对于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亦最大。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董小庆,黄琴峰,谢晨,杨延婷,韩榕,李茜莹,孔谐和,杨光,吴焕淦,马晓芃
关键词: 灸法,针灸疗法,失眠症,匹兹堡睡眠指数,中医药信息数据库,文献计量学,数据挖掘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
专业: 中医学
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基金: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17BR047):艾灸对慢性炎性内脏痛大鼠脊髓背角自噬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负责人:马晓芃,国家科技部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5CB554501):艾灸效应的启动机制及其内源性调节作用的机理研究,负责人:吴焕淦
分类号: R246.6
页码: 1615-1621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676K
下载量: 488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7300715302e33e784a4afd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