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知识经济的社会中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注意不断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只是教师操作,学生旁观,学生没有直接参与,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将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同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探索性实验教学较课堂教学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可以激发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学生在自己“探索”物理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可以把动手和动脑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大胆猜想,由学生按自己的设想动手完成探究,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选取合适的、需要探索的问题作为探究内容,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作为铺垫,设计问题时应充分渗透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利用学生的原有知识,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所“创新”地解决问题。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并在实验仪器的选取与操作、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故障的排除及结论的得出等一系列环节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在相对独立的实验活动中体会创新的艰辛与愉悦,如实验设计思想,物理学方法,实验技巧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常用的间接测量的实验方法、“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以大量小”的实验方法、测量微小量的“累积法”、“替代法”和“比较法”等。教师通过选择典型的实验(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实验、学生实验等内容),通过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讨论和辨析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并自己设计实验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现象,从中得出结论,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强的毅力和积极的心态,否则,只能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为了使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化,教师可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系列化的探索性实验,并把实验内容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物理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590f6a01bce7a7f5c1b3bc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