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关于宝顶山小佛湾石窟几个问题的探讨

论文摘要

小佛湾石窟是宝顶山石窟整体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历受学界重视。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就四个相关问题作了探讨:一是通过对明清碑记与县志所记"赵智凤事实"的分析,提出赵智凤二十一岁"西往弥牟",南宋淳熙八年(1181)之后首建圣寿殿;二是从形制而言,小佛湾既有别于摩崖或洞窟造像,也有别于寺院建筑,这是其在石窟建筑史上的一个最大特点;三是认为小佛湾石窟的主体未被拆卸重砌,仅做了局部的补葺、修复;四是认为小佛湾并非全部建于大佛湾之前,两处石窟在建造过程中,存在并行的时间关系,故宝顶山大佛湾造像不可能以小佛湾石窟为"蓝本",即使是题材相近,也不代表它所表达的主题及其功能相同。

论文目录

  • 一、小佛湾之首建:再说赵智凤
  • 二、小佛湾之初制:条石砌洞窟
  • 三、小佛湾之变迁:主体非“重建”
  • 四、小佛湾之造像:质疑“蓝本”说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黎方银

    关键词: 宝顶山,小佛湾石窟,形制结构,造像

    来源: 大足学刊 2019年00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考古,宗教

    单位: 大足石刻研究院

    分类号: K879.2

    页码: 155-167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2252K

    下载量: 6

    相关论文文献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90.cn/article/40e5beef5389f2fc9b91ed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