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源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鉴定,甘蓝,抗性,材料,根肿病,赤霉病。
抗源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梅,姜兆远,李莉,张金花,孙辉[1](2018)在《水稻材料抗稻瘟病鉴定评价及抗源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268份水稻材料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鉴定材料分属中早熟、中熟、中晚熟和晚熟4个熟期组。鉴定方法包括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和成株期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鉴定结果中,中早熟材料49份,苗瘟和穗瘟鉴定结果达中抗以上的品种有28份和19份,占鉴定总数的57.14%和38.78%;中熟材料67份,苗瘟和穗瘟鉴定结果达中抗以上的材料有25份和23份,占鉴定总数的37.31%和34.33%;中晚熟材料96份,苗瘟和穗瘟鉴定结果达中抗以上的材料有40份和49份,占鉴定总数的41.67%和51.04%;晚熟材料56份,苗瘟和穗瘟鉴定结果达中抗以上的材料有26份和29份,占鉴定总数的46.43%和51.79%。整体苗瘟与穗瘟鉴定结果的抗性表现基本吻合,由于熟期不同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个别材料出现苗瘟和穗瘟的鉴定结果不一致属正常现象。从抗鉴结果中初步筛选出抗病材料并对其抗性进行重复测定,连续叁年鉴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最终抗性,确保其抗性的准确性,筛选出76份抗源材料既可作为育种的中间材料进行品种培育,也可直接在生产上推广和利用,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整个鉴定结果中存在抗病品种较感病品种略少的现象,且穗瘟没有高抗品种,所以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还需加大抗病品种,尤其是抗穗瘟品种的培育,对保证水稻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冯洁[2](2018)在《抗赤霉病小麦材料创制和抗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赤霉病(FHB)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劣化,威胁粮食安全。解决小麦赤霉病问题最简便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种植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是当前抗性最好的种质资源,但其在株型、叶相、穗型及籽粒等性状方面与黄淮麦区品种性状差距较大,育种利用难度大、累赘性状多。在黄淮麦区育种研究中迫切需要发掘新的赤霉病抗源材料。本研究利用以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人工合成的抗赤霉病材料CM27和国内品种周麦22为亲本构建的F_(2:3)群体和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进行赤霉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合SSR分子鉴定和农艺分析,选择培育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资源材料。主要结论如下:1.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亲本CM27中感赤霉病(CM27连续多年在赤霉病重发区自然鉴定发病很轻,属于中抗类型),周麦22高感赤霉病。F_(2:3)群体中没有对赤霉病免疫的材料,不同株系间感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抗性达中感以上的有32个材料,其中,S52、S114和S178达到中抗水平,病情指数分别为22.2,22.5和22.5。2.对F_(2:3)群体的病小穗率与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病小穗率与穗长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与开花期呈正相关。后代株高和穗下颈长变异较大,变异幅度分别是70cm~132cm和8.27~18.50cm。周麦22抽穗期和开花期比CM27晚7天左右,后代的变异幅度为10天左右。初步筛选出早熟抗病材料32份,其中农艺性状接近周麦22材料有17份,分别是S4、S10、S14、S15、S17、S19、S33、S35、S37、S60、S66、S81、S108、S114、S122、S178和S199。3.对亲本CM27和周麦22以及其F_(2:3)群体进行与Fhb1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gwm 493和Xgwm 533检测,结果发现:CM27携带Fhb1基因,周麦22未携带Fhb1基因。在200份群体后代中仅发现4份小麦材料携带Fhb1基因,分别是S52、S114、S135和S162,且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赤霉病抗性表现的符合率较低,说明该群体中赤霉病抗性可能不是来自Fhb1。Fhb1基因目前的分子标记可靠性还不高,推测CM27可能含有不同于Fhb1的抗赤霉病基因。4.对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中79份黄淮区试冬小麦进行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发现该批区试材料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绝大多数材料易感赤霉病,中感以上的品种(系)有29个,其中郑麦136、圣麦101、涡麦1212、驻麦305和西农501达到中抗水平,可用于育种研究。区试小麦品种(系)株高普遍较矮,经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大部分区试材料缺乏抗病基因,预估在未来的生产中,抗赤霉病品种仍然缺乏。其余344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经杨凌多年田间自然鉴定,未发现有赤霉病的发生。5.对42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发现供试材料中绝大多数缺乏抗病基因,仅有38份小麦品种(系)携带Fhb1基因,包括9份区试材料,其中郑麦136中抗赤霉病,西农511、平安0518和丰德存麦16号中感赤霉病,中农麦4007、紫麦19、郑麦132、漯麦26和万丰269高感赤霉病。经PFT-CAPS和HIS-InDel特异性标记检测,发现仅有6份PFT-Ⅰ和HIS-Ⅰ单倍体型小麦品种(系),分别是宁麦9号,宁麦13号,川麦107,Salmone,Norin 61和Kanto。综上共筛选出58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系谱分析,发现现有品种(系)中抗赤霉病品种极少,且抗源单一。筛选出的品种(系)可做进一步赤霉病抗性鉴定,为选育优质抗赤霉病育种亲本做准备。(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邱亨池,杨峰,铁曼曼,涂建,江家荣[3](2016)在《黄花菜锈病抗源材料抗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黄花菜材料抗锈病的水平及黄花菜锈病发生规律。[方法]通过田间试验,调查40个不同来源的黄花菜材料在自然条件下发病时的抗锈病水平,并对40个黄花菜材料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14个材料对锈病表现高度抗病;4个材料表现中度抗病;10个材料表现感病;12个材料表现高度感病。[结论]该研究可为黄花菜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0期)
陈欣,王超,张晓烜,王帅[4](2015)在《甘蓝根肿病的人工接种体系与抗源材料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分别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不同土壤pH条件下人工接种甘蓝根肿病后甘蓝的发病情况,筛选出一套甘蓝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与评价的最佳接种体系:最佳接种方法为菌土法;最佳孢子接种浓度为1.6×108个/g基质,最佳土壤pH为6.0。利用最佳人工接种体系,对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课题组提供的20份甘蓝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病(R)材料3份,中抗(MR)材料9份,感病(S)材料7份,高度感病(HS)材料1份。(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5年05期)
陈欣[5](2015)在《甘蓝根肿病病原菌鉴定与抗源材料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甘蓝根肿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最早的记载出现于13世纪,其病原则发现于1878年,由俄国学者woronin命名为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该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近年来,甘蓝根肿病在我国发生面积剧增,抗源材料的筛选与抗病品种的选育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育种研究室于2013年9月,在甘蓝育种基地发现一种疑似甘蓝根肿病的病害,由于此前在哈尔滨并未见有该病害的发生报道,因此本研究从病原菌鉴定入手,主要采取传统的形态分类学鉴定方法与ITS序列比对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鉴定了此次发现的新病害的病原菌为芸薹根肿菌;此后,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试验筛选出了一套简单快捷的甘蓝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并对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育种研究室提供的20份甘蓝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性鉴定,为今后的甘蓝抗根肿病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哈尔滨地区甘蓝发生的根部肿大、地上部不能形成叶球的新病害进行了鉴定,通过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初步确定该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甘蓝根肿病。随后利用根肿菌的r 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的保守性和变异性,用根肿菌ITS区段特异性引物对病原菌DNA进行了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表现一致。(2)明确了甘蓝根肿病病原菌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发病甘蓝肿根腐烂处理利于该病原菌休眠孢子的萌发,肿根冷冻处理对休眠孢子萌发率影响不大;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质是感病甘蓝根分泌溶液,最佳萌发p H条件为6.0,最适宜萌发温度24℃;光照对休眠孢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休眠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4℃。(3)试验分别比较了不同接种方法、不同接种浓度以及在不同土壤pH条件下人工接种甘蓝根肿病后甘蓝的发病情况,筛选出一套甘蓝根肿病苗期抗性鉴定与评价的最佳接种方法:即采用菌土法,接种浓度为1.6×108个/g基质,土壤p H条件为6.0。(4)利用筛选出的最佳人工接种方法,对东北农业大学甘蓝育种研究室提供的20份甘蓝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其中抗病(R)的材料3份,中抗(MR)的材料9份,感病(S)的材料7份,高度感病(HS)的材料1份。(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毕研飞[6](2015)在《甜瓜高抗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的纯化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蔓枯病是由亚隔孢壳属(Didymella)的D.bryoniae(Auersw.)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土传病害,是危害甜瓜(Cucumis melon L.)生产的严重病害之一。目前抗蔓枯病的甜瓜品种仅携带单个抗病基因,但随着栽培环境的变化,品种的抗性逐步降低甚至丢失。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抗性基因的聚合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性和抗谱,因此,选育高抗聚合基因材料是提高甜瓜蔓枯病抗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课题组前期获得的两份聚合抗源 145-471(PI420145×PI140471)和 145-398(PI420145×PI482398)为实验材料,利用苗期梯度接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农艺性状观察,对其自交后代进行逐代筛选至F7,获得了两份聚合抗源近自交系材料。另外,以PI420145,PI140471和PI482398作为蔓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综合性状优良的感病甜瓜品种'白皮脆'为抗性基因受体亲本。先分别单向回交,在单个基因回交转移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对回交后代进行筛选。当回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后(BC5),再将2个方向的回交后代进行杂交,然后自交3代稳定抗性,最终获得表现高抗甜瓜蔓枯病且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白皮脆,基本一致的BC5F4改良白皮脆品种(系)。初步建立了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为甜瓜优质、抗病和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选择方法,将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改良白皮脆作为抗病育种的新材料,为甜瓜抗蔓枯病聚合育种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对甜瓜优势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瓜抗蔓枯病基因双重SSR-PCR体系的建立以聚合抗源471-398为材料,通过调整引物、dNTPs、Buffer与模板DNA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设计各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建立了可以同时扩增出189 bp(Gsb-1)和121bp(Gsb4)两个目的条带的双重SSR-PCR体系。该双重PCR体系比单一PCR体系提高了2倍的效率,具有节省时间、降低成本、节省珍贵的实验材料等优点。2.甜瓜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中防卫基因PAL的表达分析以感病品种'白皮脆'、单基因抗源PI140471(含抗病基因Gsb-1)和PI420145(含抗病基因Gsb-6和聚合抗源145-471(含抗病基因Gsb-1和Gsb-6为材料,采用人工接种鉴定和RT-PCR技术,研究不同材料蔓枯病抗性表现以及防卫基因PAL在不同材料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甜瓜抗蔓枯病基因的聚合能够提高其对蔓枯病的抗性,但不同抗病基因聚合后的抗性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接种后,聚合抗源145-471叶片中PAL表达在12 h时达到最高峰,为对照的9.3倍,而'白皮脆'、PI420145和PI140471在24h时达到最高峰,分别为对照的25倍、14.2倍和12倍。PAL的表达与甜瓜蔓枯病抗性有密切关系,其表达时间与表达量差异可能是影响不同材料抗病能力差异的重要因素。3.分子标记辅助甜瓜抗病基因的聚合及'白皮脆'品种改良以单基因抗源PI140471、PI482398和PI420145为材料,利用苗期梯度接种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农艺性状观察,获得了两份聚合抗源近自交系材料。另外,选用聚合组合PI420145和PI140471以及PI420145和PI482398作为蔓枯病抗性基因的供体亲本,对感病甜瓜品种'白皮脆'进行抗病性的改良,获得表现高抗蔓枯病且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白皮脆'基本一致的BC5F4改良白皮脆品种(系)。为甜瓜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抗病基因进一步聚合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5-04-01)
许鑫,袁凤平,穆京妹,薛文波,王琪琳[7](2014)在《远缘杂交后代转育的小麦抗源材料抗病及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郑麦9023和豫麦66分别与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7代筛选、鉴定,获得了20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系。在陕西杨凌设置条锈菌流行小种(CYR32和CYR33)病圃,在甘肃天水设置自然发病圃对筛选的小麦高代系进行异地抗病性鉴定,同时对其进行分小种CYR32、CYR33、CYR31和CH42苗期鉴定;分别选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对高代系进行萌发干旱胁迫试验,从而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农艺性状并进行评价。抗病、抗旱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参试的20个高代系中,符合抗病耐旱且农艺性状较好,可用于作为抗源亲本的高代系有8个分别是郑野-2、郑野-3、郑野-6、豫野-1、豫野-2、豫野-4、豫野-5、豫野-6。研究结果表明,在抗病、耐旱综合性状优良育种目标指导下,将郑麦9023和豫麦66作为基因累加的库容,利用系谱选择法,结合育种分子标记检测辅助选择,可不断对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66进行改良与创新;并且可依次对其抗病性、抗旱性、成熟期等农艺性状基因及来源不同的优良基因进行累加转育。(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4年05期)
许鑫,黄丽丽,康振生,韩德俊[8](2014)在《远缘杂交后代转育的小麦抗源材料抗病性和抗旱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提供新抗源。以郑麦9023和豫麦66分别作为母本与作为父本的野生二粒小麦和野燕麦远缘杂交得到的稳定杂种后代进行杂交和回交,经过7代筛选,获得了20个抗病性和农艺性状稳定的高代系。高代系分别在陕西杨凌设置当前流行小种混合(CYR32和CYR33)的人工发病圃和甘肃天水设置自然发病圃亲本材料,进行异地成株期抗病性鉴定,同时对其进行分小种CYR32、CYR33、CYR31和CH42苗期鉴定;分别选用Yr5、Yr9、Yr10、Yr15、Yr17、Yr18和Yr26等7个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进行基因检测;对高代系进行萌发干旱胁迫试验,从而对其抗旱性进行评价;并调查其农艺性状并进行评价。抗病、抗旱和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参试的20个高代系中,符合抗病耐旱且农艺性状较好,可用于作为抗源亲本的高代系有8个分别是郑野-2、郑野-3、郑野-6、豫野-1、豫野-2、豫野4、豫野-5、豫野-6。结论:抗病、耐旱综合性状优良育种目标指导下,将郑麦9023和豫麦66作为基因累加的库容,通过有性杂交和回交,利用系谱选择法,结合育种分子标记检测辅助选择,坚持对品种郑麦9023和豫麦66的改良与创新;依次对其抗病性、抗旱性、成熟期等农艺性状基因及来源不同的优良基因进行了累加转育,并且已经取得相应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4-07-30)
钱鹏,刘汉梅,陈洋尔,罗培高,唐宗祥[9](2014)在《一个黑麦碱基因Sec-1表达缺失的抗白粉病新材料的鉴定和抗源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品系1002是经多年自交繁衍形成的稳定品系,对当前生产上流行的白粉菌生理小种表现苗期和成株期免疫抗性。为深入了解1002白粉病抗性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对其抗性来源、遗传特性和细胞学背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002的白粉病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细胞核遗传,并能在感病品种中有效表达,与感病品种杂交F1代表现为免疫。1002是一个不含有中间偃麦草和簇毛麦遗传背景的黑麦碱基因Sec-1表达缺失的1BL/1RS易位系,其白粉病抗性基因与1BL/1RS染色体无关,与当前有效的白粉病抗性基因Pm37、Pm40、Pm43、PmCN17和PmL962并不相同。因此,推断1002携带一个新的抗白粉病基因。(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10](2013)在《黄瓜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黑星病苗期抗源材料筛选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对21份黄瓜高代自交系材料进行了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和黑星病4种病害的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评价。试验通过对幼苗抗该4种病害的病情指数分析,获得高抗枯萎病、高抗炭疽病、高抗褐斑病和高抗黑星病自交系各3份、4份、6份和1份。其中Q6对4种病害具有较好的多抗性,病情指数均达到高度抗病级,分别为4.67、10.67、9.67和9.84;43-1-2、0735可兼抗枯萎病、炭疽病和褐斑病;XL612、86兼抗炭疽病和褐斑病。本试验为黄瓜多抗育种和骨干亲本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了抗源材料。(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3年08期)
抗源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赤霉病(FHB)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对小麦生产具有毁灭性的严重病害,造成小麦产量下降,品质劣化,威胁粮食安全。解决小麦赤霉病问题最简便安全又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种植抗赤霉病品种。苏麦3号是当前抗性最好的种质资源,但其在株型、叶相、穗型及籽粒等性状方面与黄淮麦区品种性状差距较大,育种利用难度大、累赘性状多。在黄淮麦区育种研究中迫切需要发掘新的赤霉病抗源材料。本研究利用以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人工合成的抗赤霉病材料CM27和国内品种周麦22为亲本构建的F_(2:3)群体和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进行赤霉病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抗性鉴定,结合SSR分子鉴定和农艺分析,选择培育具有较好的赤霉病抗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育种资源材料。主要结论如下:1.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亲本CM27中感赤霉病(CM27连续多年在赤霉病重发区自然鉴定发病很轻,属于中抗类型),周麦22高感赤霉病。F_(2:3)群体中没有对赤霉病免疫的材料,不同株系间感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抗性达中感以上的有32个材料,其中,S52、S114和S178达到中抗水平,病情指数分别为22.2,22.5和22.5。2.对F_(2:3)群体的病小穗率与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发现:病小穗率与穗长呈极显着负相关,与株高呈负相关,与开花期呈正相关。后代株高和穗下颈长变异较大,变异幅度分别是70cm~132cm和8.27~18.50cm。周麦22抽穗期和开花期比CM27晚7天左右,后代的变异幅度为10天左右。初步筛选出早熟抗病材料32份,其中农艺性状接近周麦22材料有17份,分别是S4、S10、S14、S15、S17、S19、S33、S35、S37、S60、S66、S81、S108、S114、S122、S178和S199。3.对亲本CM27和周麦22以及其F_(2:3)群体进行与Fhb1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gwm 493和Xgwm 533检测,结果发现:CM27携带Fhb1基因,周麦22未携带Fhb1基因。在200份群体后代中仅发现4份小麦材料携带Fhb1基因,分别是S52、S114、S135和S162,且分子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赤霉病抗性表现的符合率较低,说明该群体中赤霉病抗性可能不是来自Fhb1。Fhb1基因目前的分子标记可靠性还不高,推测CM27可能含有不同于Fhb1的抗赤霉病基因。4.对423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中79份黄淮区试冬小麦进行赤霉病抗性接种鉴定,发现该批区试材料赤霉病抗性普遍较差,绝大多数材料易感赤霉病,中感以上的品种(系)有29个,其中郑麦136、圣麦101、涡麦1212、驻麦305和西农501达到中抗水平,可用于育种研究。区试小麦品种(系)株高普遍较矮,经分子标记检测,发现大部分区试材料缺乏抗病基因,预估在未来的生产中,抗赤霉病品种仍然缺乏。其余344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经杨凌多年田间自然鉴定,未发现有赤霉病的发生。5.对423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分子标记检测,发现供试材料中绝大多数缺乏抗病基因,仅有38份小麦品种(系)携带Fhb1基因,包括9份区试材料,其中郑麦136中抗赤霉病,西农511、平安0518和丰德存麦16号中感赤霉病,中农麦4007、紫麦19、郑麦132、漯麦26和万丰269高感赤霉病。经PFT-CAPS和HIS-InDel特异性标记检测,发现仅有6份PFT-Ⅰ和HIS-Ⅰ单倍体型小麦品种(系),分别是宁麦9号,宁麦13号,川麦107,Salmone,Norin 61和Kanto。综上共筛选出58份小麦品种(系)进行系谱分析,发现现有品种(系)中抗赤霉病品种极少,且抗源单一。筛选出的品种(系)可做进一步赤霉病抗性鉴定,为选育优质抗赤霉病育种亲本做准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源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晓梅,姜兆远,李莉,张金花,孙辉.水稻材料抗稻瘟病鉴定评价及抗源筛选[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2].冯洁.抗赤霉病小麦材料创制和抗源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邱亨池,杨峰,铁曼曼,涂建,江家荣.黄花菜锈病抗源材料抗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
[4].陈欣,王超,张晓烜,王帅.甘蓝根肿病的人工接种体系与抗源材料筛选[J].植物保护.2015
[5].陈欣.甘蓝根肿病病原菌鉴定与抗源材料筛选[D].东北农业大学.2015
[6].毕研飞.甜瓜高抗蔓枯病聚合抗源材料的纯化及其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5
[7].许鑫,袁凤平,穆京妹,薛文波,王琪琳.远缘杂交后代转育的小麦抗源材料抗病及抗旱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
[8].许鑫,黄丽丽,康振生,韩德俊.远缘杂交后代转育的小麦抗源材料抗病性和抗旱性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4
[9].钱鹏,刘汉梅,陈洋尔,罗培高,唐宗祥.一个黑麦碱基因Sec-1表达缺失的抗白粉病新材料的鉴定和抗源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4
[10].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黄瓜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黑星病苗期抗源材料筛选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