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初,国民党由于进攻解放区失利,迫不得已于1月5日与我党初步达成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然而,这只不过是国民党用来玩弄缓兵之计的政治花招,时隔不到半年,国民党就秘密调动大军进攻中原解放区。以中原解放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重包围、实行战略转移为标志,我们党开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此时,我党武装力量只有100多万人,而国民党军队有400多万兵力,在武器装备上,我军也远远不如国民党军队。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率领解放区军民,采取战略和策略相结合的原则,奋起反击,并且在全军上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立功运动”“王克勤运动”“整军运动”,进行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断增强部队战斗力,从而最终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初次参与政治,走出了议政的第一步。三月朝臣袁镐欲在服丧期间违例为子完婚,女方系官员李封之孙,后者认为丧事未毕举行婚礼有违律例,袁以退婚相威胁逼其就犯,双方僵持不下。御史初彭龄认为袁身居高位,却“不遵定制,任性乖张,应请交部严加议处以示惩儆”[6]。这次弹劾事项无足轻重,但初步形成了初彭龄以后的参政风格。
政治工作的首创:立功运动
“立功运动”作为发扬革命英雄主义和激励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内容和有效形式,已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史册。这个运动,是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由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二团首先开展起来的。它一提出,立即受到广大解放军指战员和民兵的热烈欢迎,不久就在人民解放军所有部队和各个解放区广泛开展。
1946年7月,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彻底破坏了国共停战协定,以数十万大军进犯我苏鲁皖解放区。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粟裕、谭震林指挥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取得了苏中七战七捷的辉煌胜利。但是我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严重,陆续补充的新解放战士与原有的干部和老战士几乎数目相等。当时部队的普遍情况是干部新、骨干弱,基层干部指挥能力、政治素质均存在一些问题。尤其突出的是,新参加我军的多数解放战士,对我党我军的性质缺乏认识,对我军优待俘虏等政策尚有疑虑。一部分老战士则因苏中落入国民党军之手,家乡陷落,部队又将北撤,欲打不能,思想包袱较重。而麇集在两淮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七十四师等劲敌,则气势汹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鼓励士气,加强战备,提高部队战斗力,成为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1946年7、8月间,苏中战役李堡战斗中,为激励士气,第二团政治处提出了“在我军战场上比比看,为人民立功劳”“把功劳记在功劳簿”上的口号,部队情绪十分高涨,功劳簿很受战士欢迎。由师领导批准下放到第二团任政治处副主任的赖少其在七连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个刚在李堡战斗中解放过来的战士经过教育,提高了觉悟,一个月后,在战斗中缴获了两支枪,他向第七连指导员提出:“请把我缴到枪的功劳记下来。”另一个解放战士见到团长,也说:“我缴到一支枪,请记下来。”他们认为,自己为人民立了功,如果得到认可,就不会被伙伴歧视了。为了满足解放战士的这种要求,连队就设了一本功劳簿,把大家立功的表现随时记在上面。由于战斗频繁,部队来不及换装,有的“解放战士”还穿着国民党的军装就参加战斗,他们担心受伤后送到后方被人误解,又怕在路上碰到民兵、儿童团误把他们当“受伤的敌人”对待,所以又提出:除了将功劳记上功劳簿,最好给每个立功的人发个功劳证。后来,有的单位还提出,战士立了功,还应发给功劳状。“功劳状寄回家,全家都光荣”。这些做法,对提高战士的斗志和减轻家人的顾虑都有好处。
部队到达大别山后,又奉命西进,开辟平汉路西的桐柏山根据地,连续打了三仗。
同年,山东解放区也酝酿开展这一运动。1946年10月10日,山东军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布《关于山东民兵自卫队开展立功运动暂行办法》,号召“每人立一件功劳……争取自卫战争的彻底胜利”。
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护士应密切关注儿童的具体情况,观察其是否出现汗出、心慌、头晕、发热、面色苍白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妥善处理。
10月13日,第一师政治部宣教科长吴健人写了一篇《海丰大队(第二团代号)热烈开展“立功运动”》的报道,由新华社前线分社发到延安,新华社立即播发全国。11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在头版刊登这篇报道时,特加一则短评,高度评价这一运动。这篇题为《广泛开展立功运动》的短评说:“这是人民自卫战中的一个创举。为人民立功劳,做人民的功臣,这是一个革命战士的最大光荣,也是对人民的最大贡献,应当大大提倡和推广。……华中新四军某团提出‘有了功劳不骄傲,功劳上面加功劳’的口号是很好的。我们号召全解放区普遍地开展这一运动,作为争取全面抵抗胜利的有力武器。”
由于互助搞得好,王克勤所在的班,团结得像和睦的一家人,不仅完成战斗任务出色,其他方面也都很好,在连队思想、训练、行军、作战以及群众工作中,样样走在前面。第六纵队领导机关及时发现并总结了王克勤这个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将其归纳为开展思想互助、进行生活互助、组织技术互助。
1947年2月,《解放日报》发表了《再论立功运动》的社论,指出由苏鲁皖部队首创的立功运动,在全解放区普遍推行,已成为人民解放军争取胜利的有力工具和很大的推动力量。在活捉李仙洲的莱芜大捷立功大会上,赖少其也因积极倡导立功运动而被评为干部一等功臣。
《解放日报》社论的发表,把王克勤运动推向一个高潮,在全国各个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中普遍地开展起来。他们通过各自的宣传手段,转载社论,刊登事迹,涌现了很多学习王克勤的战斗英雄和模范人物,对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树立先进典型:王克勤运动
1946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王克勤运动”。当时,延安《解放日报》曾发表《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重要社论,号召全解放区军民向王克勤学习,称赞王克勤思想、技术、体力三大互助的带兵经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王克勤当时只不过是一名从国民党军队中解放出来,才参加我军仅有一年的“解放战士”,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第十八旅第五十二团一连一排机枪班长。1947年7月,他在率领突击排攻打山东定陶县城北门的战斗中牺牲。刘伯承、邓小平为王克勤烈士题词:“王克勤同志永垂不朽!”。
1939年7月,刚满19岁的王克勤被国民党军抓了壮丁。1945年10月,王克勤在邯郸战役中被我军解放。来到我军后,他通过两种军队的亲身体验,深感自己是生活在两个世道。在人民军队里官兵平等,互相关心,亲如手足。他觉得自己这才“真正活得像个人”。有一次,王克勤突然病了。班长给他端水换药,排长和连长多次前来看望,问寒问暖,连长还拿出自己的钱买可口的东西给他吃。他们的关怀让王克勤心里感觉很温暖。他想:为什么解放军官兵这么亲切?为什么这个队伍走到哪里都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国民党军队所到之处就十室九空呢?通过两种军队的亲身体验和鲜明对比,他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国民党军是维护地主老财有钱人利益的,解放军才是为咱穷苦百姓求解放、谋幸福的。
正当甲洛洛细算着这件事的利弊时,嘎绒家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甲洛洛睁大眼睛,有个人鬼鬼祟祟地出门了,这个人把帽子拉得很低,盖住了大半张脸,嘴又藏在藏袍的袖子里,那唯一露在外面的眼睛也就只够看清脚下的路。这人手里还拿着一根钢钳,莫非,仓库的门被人撬过?甲洛洛的心口发烫。
立功运动参考材料
1945年底,第六纵队于邯郸战役之后一次补充2000多名解放入伍的新战士。为了教育帮助这批战士提高觉悟,1946年元月,第六纵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诉苦运动。由于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发动工作,许多被解放的国民党军士兵,控诉了军阀、恶霸对他们的奴役和压榨。第二天,王克勤第一个走上讲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给他一家带来的深重苦难。诉苦运动使王克勤明确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道理。
王克勤是有名的机枪射手,技术出众,经验丰富,就是闭上眼睛,也能把任何类型的机枪迅速拆卸安装起来。为了团结带领战友们同他一起战斗,更多地杀敌,他总是尽心竭力用自己学到的技术知识帮助新战士进步。他很快接受了我军的优良传统,高度发扬阶级友爱精神,将互助互爱活动广泛地运用于练兵、行军、战斗以至思想教育中,树立了勇敢与技术结合、战斗与训练结合的范例。王克勤上了战场,既勇敢又机智,每次都能出色完成战斗任务。1946年7月,第十八旅奉命围歼兰封(现河南兰考县城)守敌,王克勤所在的第一营担任主攻,在向国民党军发起冲击时,王克勤勇猛冲杀,把一梭梭子弹射向敌群。在遇到障碍物影响卧姿射击时,他就站立起来射击。国民党军逃跑,他就端起机枪一面追一面射击。国民党军的火力被压下去了,突击队胜利地登上了城墙。战后,王克勤荣立三等功。
1946年10月初,第六纵队打响了攻歼敌王牌第十一师的龙(龙周集)凤(张凤集)战役。10月5日夜,王克勤所在部队抵近徐庄时,国民党军突然撤退,6日拂晓又集中兵力反扑过来,对我军形成了三面包围之势,通讯联络也被敌切断,我军迅速转入防御。晨6时许,国民党军在强大的炮火掩护下向徐庄进攻,6架敌机在空中轮番轰炸,顷刻之间,徐庄成了一片火海。徐庄距敌师部仅1公里远,王克勤班坚守在徐庄的南面,离国民党军更近,自然成为攻击的重点。王克勤班总共7个人,两挺机枪。7个人中4个是新兵,都是刚从家里出来的农民。他们中间除了杜双建曾在伪军部队当过几天兵外,其他3个连投弹打枪都不会,更不知打仗是怎么回事了。王克勤为了打好这一仗,在战前便把全班同志组成了两个战斗互助组。他说:“过去的互助组不适用了,现在打仗组长要改选。咱们行军要选身体棒的当组长,学习要选技术高的,打仗要选作战勇敢、有战斗经验的。”
SVR模型的构建仍然是对CODeff和SSeff两个输出变量进行预测,SVR模型的输入端是由6个输入变量构成的。对于两个输出变量的预测网格法选择c和σ的参数范围都为[-10,10]。仿真结果如图7~图10所示。
我军在徐庄打坚守战,国民党军整整攻了一天,向村里打了2500余发炮弹,全村30间房子,除一间小茅棚外,全部被炮弹打塌了。王克勤班在这次战斗中,动作灵活,军事技术熟练,互相掩护来回转移阵地,激战一天击退敌40多次进攻,自己却无一伤亡,胜利地完成了战斗任务。
战斗结束后,旅部给王克勤所在班记了一等功,全班出了4个战斗英雄,王克勤本人不仅成了全军著名的战斗英雄,还由班长提升当了排长。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10月,王克勤在不满一年的时间里,就亲手消灭国民党军232名,俘敌14名,缴获步枪8支,先后荣立战功9次,获“杀敌英雄”“爱兵模范”“互助模范”“爱民模范”“模范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党中央机关报发出号召后,延安部队率先响应,推广立功运动。华中野战军党委和政治机关对此也极为重视。为了使华中部队与全军的提法一致,也把“功劳运动”改为“立功运动”,并在整个部队普遍展开,使立功运动更加广泛深入开展起来。到1947年,在全军上上下下,前方后方,部队机关,野战军和地方军,正面战场和游击队,“立功运动”成了热火朝天的群众运动。
鉴于王克勤的英雄事迹,第六纵队党委做出决定,授予他“战斗英雄”“三大互助模范”光荣称号,并决定在全纵队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于1946年12月10日发表《普遍开展王克勤运动》的社论,高度评价王克勤“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创造了新的光荣的范例”。
人民英模王克勤
“但你要注意到,S收手了,甚至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的、自然的,这就是爱的奇迹。而其妻却狗改不了吃屎。”
建军史上的辉煌:整军运动
新式整军运动,是人民解放军于1947年冬至1948年夏普遍开展的以诉苦和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有领导有秩序的大规模民主整军运动。新式整军运动的目的是通过整军运动,使全军指战员提高阶级觉悟、改进作风、加强团结、增强战斗力,以保证完成“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历史使命。
第二仗,打桐柏县城。发起总攻后,经一个多小时激战就全歼敌近百人,俘敌700多人。军区奖给第三十四团第二营“桐柏霹雳”锦旗一面,表彰其英勇作战的功绩。第十纵队进军桐柏旗开得胜,扬我军威,震慑了敌人,对发动群众、开辟桐柏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1947年10月,第十纵队奉晋冀鲁豫军区的命令,作为刘邓大军的后续部队挥师南下。跨越陇海铁路前夕,“十月革命节”即将到来。部队一经动员,立即紧张地投入求战迎敌、打过陇海路的战斗准备。战士们说:“中国‘十月革命’的成功正向我们招手。我们要以最大的决心冲破陇海路的封锁线,奔向大别山,去加快胜利的进程。”
1946年10月8日,第二团党总支委员会经过热烈讨论,正式作出了《关于开展功劳运动的决定》,明确了为什么要提这个口号,这个运动对工作有什么帮助,开展功劳运动要打破哪些顾虑,等等。政治处宣教股还起草了《功劳运动讲话材料》。党总支委员会向党员发出了“党员应在功劳运动中立头功”的号召。团政治处提出了“有功报功,论功行赏,人民功臣,个个尊敬”的口号,并正式确定在全团建立“三证”:个人有个“功劳证”,叫作功劳跟人走,调到哪里也光荣;连队有个“功劳簿”,部队光荣,永远光荣;给立功战士家里发个“功劳状”,一人立功,全家光荣。功劳运动很快在全团普遍开展。
做好舆情监测是企业舆情危机防范阶段的首要一环,企业借助新媒体进行舆情监测须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做好正面信息监测,通过信息搜集,获得由各种渠道反馈的有关企业的信息,包括公众喜好,产品销量等等。帮助企业获得消费者对企业的相应评价,并对目标消费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及时自我调整,更好地挽留消费者,吸引更多消费人群。二是进行负面消息控制,负面消息出现,无论负面消息有多小,都要进行即时性的评论,在微博、微信、贴吧等场域发布消息,通过发帖、跟帖等形式,及时回应或反驳反面声音,消除疑虑,同时发布正面观点,使网友听到多个主体发声,而不仅是一个声音。通过对舆论进行引导,改变舆情走向。
第一仗,突围平汉线。即将进入桐柏地区时,国民党调集3个师堵截。部队英勇奋战,抢占要点,顽强冲杀,夺路西进,打了三天三夜,歼敌2000多人,胜利突围进至桐柏地区。刘、邓首长来电指出,打过平汉路,进入桐柏地区就是胜利,并表扬了第十纵队顽强勇敢和不怕艰苦疲劳、不怕牺牲的精神。
1948年解放军三等功功劳簿
新式整军运动,发扬了《古田会议决议》和延安整风运动精神,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建军思想的历史特点。对于这次新式整军运动,毛泽东当时曾经提出“两个有”和“三个结合”。他指出:“这种整训,是完全有领导地和有秩序地采用民主方法进行的。”“这种整军运动,同我党正确地进行着的整党运动、土地改革运动相结合,同我党缩小打击面,只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禁乱打乱杀(杀人愈少愈好),坚决团结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人民大众的正确方针相结合,同我党实行正确的城市政策,坚决地保护和发展民族工商业的方针相结合”。全军通过新式整军运动,广大指战员情绪高涨、斗志昂扬。
第三仗,打邓县(现邓州市)。国民党军调集全县12个民团近万人龟缩于城内。城外两道水围子,河宽6丈,水深丈余,护城河至城墙之间密布鹿砦、地雷,构筑了明碉、暗堡。城分内外两城,城墙高大,他们吹嘘邓县城防“固若金汤,万无一失”。第十纵队由第二十八旅加第二十九旅的一个团围攻。部队不畏艰险,连续爆破,开辟通路;发起总攻后,英勇顽强,一举夺下外城。调整部署后,即向内城发动猛攻,经一夜激战,歼敌近7000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物资,受到中原军区的嘉奖和党中央的表扬。
这三仗是第十纵队组编后的头三仗,当时纵队领导和不少干部一样,都没想到这支新组建部队士气这样高,战斗力这样强。事实证明,新组建的部队,经过新式整军,提高了阶级觉悟和军事素质,也能和其他兄弟部队一样,具有高昂的士气和坚强的战斗力。
高校是学生走进社会展开职业生涯的最后关卡,较早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学生的未来起到重要作用。高校应加强对班主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力的培训或者由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指导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毕业后圆满就业,提高学习就业水平。同时,高校教师也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理论和知识的系统学习,同时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尽早适应社会。
1947年10月26日,第十纵队在南下武县境内与华东野战军部队会合时,陈毅听到第十纵队南下前整军运动的情况后,很高兴。他在会上要求华东野战部队认真研究,全面推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进行新式整军运动的经验。第十纵队进到大别山区,刘伯承、邓小平接见了纵队连以上干部,邓小平首先赞扬纵队整军运动做得好,使部队不但顺利到达大别山,还在途中打了几次大胜仗!
在新式整军运动结束数月后即发起的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全军指战员,面对种种困难和残酷战斗,始终斗志昂扬、英勇战斗,表现出高度的阶级觉悟和牺牲精神。例如,第九纵队第七十四团一连在坚守锦北白老虎屯战斗中,打得十分顽强。国民党军以1个团的兵力,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向一连阵地连续发起猛攻。该连在“打垮蒋军攻克锦州”的口号激励下,连续战斗16个小时,打退国民党军15次冲击,最后全连仅剩37人,视死如归,坚守阵地,终于完成任务。又如,第三纵队第二十团一营在锦州城北配水池战斗中,全营官兵不畏牺牲、英勇作战,血战8小时,打退敌人30多次反扑,最后全营只剩5名未受伤的战士,仍继续战斗。
在辽沈战役52天的作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创造出许许多多英雄业绩。正是由于这些英雄人物和英雄业绩,东北人民解放军才取得了消灭国民党军47.2万人的辉煌战绩,完成了解放全东北的伟大历史使命。
在中原战场、华东战场、华北战场等全国各个战场,新式整军运动也处处显示了它的强大威力,激励着全军指战员英勇杀敌、奋勇前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从而极大地加快了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
油饼、炒粉、炒饭……这些花样繁多的主食是人们常点的外卖,高油、高盐或高糖,它们往往具备其中一到两个特点。由于外卖菜肴难免油多盐多糖多,因此主食选择上,尽量选择做法简单、口味清淡的米饭、馒头,或素馅、肉菜混合馅的饺子、包子。主食中若能加点原汁原味的红薯、玉米、芋头等杂粮最理想。
题图 新式整军运动
责任编辑/梁发明
标签:纵队论文; 国民党论文; 功劳论文; 部队论文; 桐柏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党史论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党史文苑》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