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对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的构造与侵蚀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利用ArcG IS对龙门山断裂带内的ASTER-DEM30 m数据进行面积-高程积分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研究了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ic integral,HI)>0. 43区域主要集中在研究区的西部及北部同时,其值与区域内的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HI> 0. 60在松潘—甘孜褶皱带内的分布较广,在扬子地台分布范围最少,龙门山构造带无分布; HI <0. 35分布主要沿着龙门山构造带为中心进行展布,以侵蚀下切为主。在构造带较为活跃的区域,构造活动依然是区域作用的主要背景,在内动力直接作用的区域内,HI>0. 43,以隆升为主;河流、岩性分布特征以及构造断裂的密度会随着后期作用逐渐对抬升起到抑制作用,断裂带发育密集、第四系分布较广以及岩性复杂的龙门山构造带,HI <0. 35,是以侵蚀下切为主;扬子地台河流发育密集且发育程度高,HI偏低,以隆升停滞或侵蚀为主。可见,构造、岩性、第四系以及断裂带的分布对区域地貌特征影响较为明显,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差异决定的。根据值,为避免工程选址处于构造活动强烈区域提供一定依据。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洪艳,赵银兵,王运生,辛聪聪,张婷婷
关键词: 构造地质,龙门山断裂带,面积高程积分,松潘甘孜褶皱带
来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年3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地质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1000),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521002),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080),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语养计划(2019JXGG0213)资助
分类号: P931;P542;P208
页码: 43-51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454K
下载量: 141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天山白垩纪隆升-剥露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质学报 2017(03)
- [2].天山山脉中新生代差异隆升及其机制探讨[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6(02)
- [3].借助预习提问 架构语文课堂[J]. 小学语文教学 2017(21)
- [4].黑龙江省东部佳木斯隆起多期隆升剥露历史的热年代学研究[J]. 岩石学报 2017(06)
- [5].川东南地区燕山期以来的隆升剥蚀历史研究[J]. 四川地质学报 2009(01)
- [6].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研究现状[J]. 地质通报 2013(01)
- [7].安徽省黄山山体的隆升与剥露[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10)
- [8].榆木山地区玉门砾岩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变形隆升意义[J]. 地质学报 2012(06)
- [9].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新生代沉降隆升史[J]. 铀矿地质 2008(04)
- [10].内蒙古大青山晚中生代以来的隆升-剥露过程[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1].利用新近系煤的镜质组反射率计算滇西高原的隆升幅度[J]. 地质通报 2012(Z1)
- [12].滇西点苍山—哀牢山隆升构造样式和隆升时限[J]. 地震地质 2012(04)
- [13].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来自宁夏同心小洪沟剖面的证据[J]. 地质学报 2009(04)
- [14].鄂西黄陵穹窿三斗坪地区新生代隆升特征研究[J]. 地质学报 2009(09)
- [15].冈底斯山的隆升过程与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J]. 中国科学基金 2015(01)
- [16].龙门山构造带晚新生代剥蚀作用与均衡隆升的地表过程研究[J]. 地球学报 2019(01)
- [17].龙门山冲断隆升及其走向差异的裂变径迹证据[J]. 地质科学 2010(04)
- [18].南太行山中新生代隆升过程: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5(03)
- [19].中—新生代龙门山的差异隆升[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2(01)
- [20].北天山中、新生代隆升和剥蚀史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0(01)
- [21].青藏高原东缘地区隆升作用特征-低温年代学证据[J]. 第四纪研究 2009(03)
- [22].西昆仑及邻区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热年代学证据[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9(06)
- [23].西天山隆升-剥露过程初步研究[J]. 岩石学报 2008(04)
- [24].张掖鹦鸽嘴剖面白垩系碎屑岩层序地层序列:祁连山白垩纪隆升的沉积学响应[J]. 沉积学报 2015(05)
- [25].全球山脉隆升影响副热带干旱气候的模拟[J]. 科学通报 2018(12)
- [26].贺兰山晚新生代隆升的剥露特征及其隆升模式[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01)
- [27].重新厘定“四川运动”与青藏高原初始隆升的时代、背景:黄陵背斜构造形成的启示[J]. 地学前缘 2010(04)
- [28].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的沉积-构造响应[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8(05)
- [29].地球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以青藏高原现今隆升研究为例[J].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Z2)
- [30].太行山南段主要隆升时期探讨[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