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认知论文-江赢,郭强

形态认知论文-江赢,郭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形态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女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活动行为

形态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江赢,郭强[1](2019)在《女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与认知对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教育部部长周济强调:"大学体育工作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大学体育要与终身体育对接,要求每个大学生至少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坚持终身锻炼。形体形象训练既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体型与体态,又能塑造高雅的言谈举止、协调的着装打扮,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气质,陶冶美的情操,从而形成外在的形体美与内在的气质美和谐完美统一。身体形态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大学生沉重的课业压力及运动积极性低下使得她们运动匮乏、体质下降、身体形态问题突出,走路低头、抠肩、驼背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体质测试项目主要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叁个方面,本文从身体形态入手,用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身体成分等指标研究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状况,丰富身体形态与学习成绩、久坐行为、身体活动、运动认知等关系的实证研究,对改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方法途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身体活动有效干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提供支持,对增进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作出贡献。同时,还可以为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主要检索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重点关注体测成绩、久坐行为、身体活动、运动认知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文献报道,以了解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查阅相关调查问卷,选取久坐行为调查问卷(ASAQ-CN)、运动益处与障碍量表(EBBS-CN)和国际身体活动问卷(短版;IPAQ),问卷使用"问卷星"在微信平台由笔者发放,发放对象为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大一和大二学生,发放地点在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统计法。对学生体质测试的数据、问卷调查数据利用EXCEL2010软件录入。所得实验数据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P<0.05表示具有显着差异,P<0.01表示具有非常显着差异。测试法。采用脂肪测量仪、卷尺对女大学生身高、体重、BMI、脂肪率等身体成分以及腰围臀围进行测试。由学校公体部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对被试学生进行50米跑、800米跑、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1分钟仰卧起坐健康测评。研究结果:从体脂百分比、BMI、腰围和腰臀比这四个指标测定女大学生体型中,体脂百分比测得的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多,腰臀比测得的超重和肥胖人数最少,超重和肥胖的学生除肺活量外,其余各项体侧成绩都低于体重正常的学生;运动认知与身体活动总时长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女大学生女生身体活动水平较低,大学生具有严重的久坐行为,身体活动水平没有发现随其久坐时间升高而减少的规律,具有较高身体活动水平的女大学生仍然表现出有较多的久坐时间。大一和大二学生的久坐时间没有发现显着的年龄差异。女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身高关系不大,女大学生运动益处认知水平较低,其身体活动水平呈现出随运动益处认知的提升而升高的趋势。其中,运动益处认知与随年龄增长而持续降低,而大一的学生益处认知比大二学生表现更加积极,在运动益处的四个维度中,认知由高到低排序为生命促进、身体机能、心理观念和社会交往,运动障碍认知由高到低排序为锻炼环境、时间分配、体能消耗、家庭支持,不同维度的认知水平不同。此外,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体能水平中的速度和心肺耐力指标不仅会直接影响其身体活动水平,还会通过对自身运动益处认知的影响,进而影响其日常久坐行为,最终间接地影响女大学生的身体活动水平。研究结论:女大学生身体活动水平与身体形态各指标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尤其是脂肪含量、体质指数和体脂百分比;女大学生运动益处与障碍认知普遍偏低,其中社会交往和家庭支持维度最低;大学生久坐时间长,尤其是视频久坐时间和学习久坐时间,大学生身体活动、运动认知与久坐行为之间也存在相应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赖瑾欣,戚飞[2](2019)在《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社会认知心理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参数化的设计手段广泛运用于现今建筑的外观与空间设计,不仅解放了设计师的手脚,而且为整个建筑领域开拓了发展道路。参数化与仿生学结合,在形态外观上能给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新鲜感。建筑被赋予了更多代表时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新意义。参数化仿生学的建筑形态给人类认知心理带来新颖又熟悉的自然与科技创新结合的独特体验,其不仅影响了受众的心理共鸣,而且成为将来建筑形态要求的缩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李莉,周明玉[3](2019)在《苏州——大运河变迁对城市景观形态认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苏州地区大运河变迁过程的概述,明确可持续保护的对象"大运河历史环境",研究大运河变迁对苏州地区城市景观形态的影响,再分析、研究城市景观形态的隐性结构与显性结构,分别对大运河苏州段沿线的民居建筑、会馆、桥梁、运河码头等显性结构进行详细探讨,以及对城市景观形态的隐性结构清晰阐述,加深对苏州地区大运河变迁影响下的城市景观形态认知,研究其特色和价值。同时梳理好大运河变迁与苏州地区城市景观形态的关系,最后阐述景观形态的隐性结构与显性结构的关系,对研究大运河有价值的特色景观形态提供理论性支撑。(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0期)

祝大勇,周颖[4](2019)在《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海外认知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围绕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了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海外学者再次重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研究,放弃了"意识形态过时论"、更正了关于"绩效合法性"的偏颇认知、丰富了意识形态话工作创新实效的认识。但仍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鉴别海外学者观点,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理解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讲清楚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本文来源于《思想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于文龙,李雯雯[5](2019)在《基于图式语言认知的淮安“叁联城”形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运河文化是我国代表性区域文化之一,深入挖掘、整理大运河文化,就是要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沿线的传统建筑及人文景观等物质载体。图式理论的介入为传统人居形态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根据相关案例,本文推导出淮安"叁联城"图式系统为语(词)汇、语境、语(句)法及语料(库)几个方面。(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9年09期)

任重威[6](2019)在《《诗经》生态价值观的认知形态与现实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以其纯真、朴素、自然、健康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性情,其中所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观于今天依然有着独特的思想价值与启示意义:它起于人的情感体验,形成了亲近友善的自然观;它基于人的理性自觉,凝练了知足节制的生存论;它源于人的超验直观,建构了敬天成物的德性说。上述叁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其现实启示意义突出呈现为:"情—理—法"叁位一体的生态价值浸润机制,内成于己、外成于物的生态价值实现模式,以及得之于民、惠之于民的生态价值演进逻辑。(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白新蕾[7](2019)在《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构成作为造型设计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学习是认识空间、认识立体形态的重要手段。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揭示了立体形态的审美原理、构造原理,能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形态认知与训练,是掌握空间设计的美的规律与法则的重要手段。(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李少宏,高宏博[8](2019)在《基于自然形态构成原理的设计基础认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复杂的生物外形与稳定的生态系统,为设计基础中形态的认知提供了重要素材。对自然形态构成原理的分析、理解与应用,是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自然界中的外在形态为研究对象,运用观察、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自然形态的构成原理,得出了自然界中构成要素以最小的单位,组成多样化形态效果的自然法则。通过类比柏拉图多面体的形态分析方法,将多种自然形态归纳整理后,得出了自然形态的几何学结构原理。用理解自然法则的观点去深入地观察自然与造型的关系,进而依据自然的形态去进行创造,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一种认知方法。(本文来源于《设计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陈友骏[9](2019)在《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下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态度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日本安倍政府表现出极为抵触、防范的情绪,其根源在于日本社会对"一带一路"的扭曲、错误的认知观使然。受其影响,安倍政府采取了多个层面的防范性政策,如,扩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ODA覆盖、构建"价值观同盟体系"、挑起海洋问题争端、追加注资ADB以抗衡AIIB、提出"印太战略"新概念等。尽管如此,"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最终促成安倍政府转变了其错误的认知观,并在具体政策上从"消极抵触"转变为"积极接触",为未来中日围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战略性合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日本问题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武艺萌[10](2019)在《基于认知行为需求的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众对公共场所的服务效率及环境品质的要求日益提升,传统商业区的街道空间逐步向以提供给人们更好的可识别与优越体验感知的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对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的研究往往是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比较分析多个商业区,或是使用空间句法等定量探究方式解析街道空间的可理解性能。总结来看,研究多是基于空间客体,而较少以使用者的角度探求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形态与人的认知行为间的彼此影响。本研究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出发,以中山路商业区风貌最直观的反映者——街道空间为研究对象,把街道空间的客观物质形态与人的主观认知感受相关联,探索人在客观结构空间中的认知机制并对街道空间形态提出优化策略。首先,结合相关资料对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物质构成要素进行归纳研究,结合时代发展背景总结出认知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后提取在认知层面的街道空间物质构成要素;其次,选取青岛中山路商业区为实践案例,从宏观及微观两个层面利用空间句法、大数据调研法、主观调查问卷及语义分析法等对街道整体空间的逻辑认知及物质构成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基于认知需求的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在形态方面的问题;最后,分别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针对中山路商业区街道空间在形态方面的问题提出更符合人的行为和主观认知需求的优化策略——宏观上从街道整体空间的逻辑认知的角度出发,分别在路网结构布局、认知元素关联度等方面提出策略;微观上从街道空间的具体物质构成要素出发,分别在界面、尺度、节点等方面提出细部优化策略,为今后的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形态的优化提供科学的指导与帮助。(本文来源于《青岛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形态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参数化的设计手段广泛运用于现今建筑的外观与空间设计,不仅解放了设计师的手脚,而且为整个建筑领域开拓了发展道路。参数化与仿生学结合,在形态外观上能给受众带来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新鲜感。建筑被赋予了更多代表时代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新意义。参数化仿生学的建筑形态给人类认知心理带来新颖又熟悉的自然与科技创新结合的独特体验,其不仅影响了受众的心理共鸣,而且成为将来建筑形态要求的缩影,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形态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江赢,郭强.女大学生身体活动行为与认知对身体形态影响的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赖瑾欣,戚飞.参数化仿生建筑形态社会认知心理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

[3].李莉,周明玉.苏州——大运河变迁对城市景观形态认知的影响[J].当代旅游.2019

[4].祝大勇,周颖.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海外认知评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9

[5].于文龙,李雯雯.基于图式语言认知的淮安“叁联城”形态分析[J].装饰.2019

[6].任重威.《诗经》生态价值观的认知形态与现实意义[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白新蕾.空间构成中的形态认知与训练方法[J].艺术科技.2019

[8].李少宏,高宏博.基于自然形态构成原理的设计基础认知方法研究[J].设计艺术研究.2019

[9].陈友骏.新保守主义意识形态下日本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及态度转变[J].日本问题研究.2019

[10].武艺萌.基于认知行为需求的传统商业区街道空间形态优化策略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

标签:;  ;  ;  

形态认知论文-江赢,郭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