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不育性论文_曾波,李敏,杨祖荣,谭陈菊,董华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不育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突变,染色体,水稻,粳稻,亲和,雄性,溪流。

半不育性论文文献综述

曾波,李敏,杨祖荣,谭陈菊,董华林[1](2009)在《一个新的水稻花粉半不育性位点的定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一套以籼稻珍汕97B为背景的粳稻日本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发现1个半不育的代换系。全基因组基因型分析表明,该代换系仅含3个粳稻导入片段,而其他遗传背景与珍汕97B相同。在湖北武汉和海南分别种植其衍生的F2和F3分离群体,采用单标记分析和区间作图法分析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结果表明,该代换系的半不育性是第2染色体上的粳稻导入片段引起的,该片段RM262~RM475区间存在1个新的影响花粉育性的QTL,其贡献率为13.9%。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水稻育性QTL以及鉴定相关功能基因提供重要的试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俞伟伟[2](2003)在《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91年,日本京都大学池桥宏教授在日本千叶县的粳稻品种日本晴大田中发现了一株半不育(结实率在40%左右)突变植株,该半不育株自交后出现了正常可育与半不育两种类型的分离,但其分离比例没有规律。其后,将半不育株和可育株自交,筛选半不育株。直至1996年,在20个半不育株系中获得了13个半不育性稳定遗传的株系。本研究以其中的一个半不育株系W207-2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其野生种日本晴和广亲和品种CPSL017杂交构建F_2群体、BC-1F_1群体及F_(2:3)家系,进行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以w207-2/CPSL017的F_2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118个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并且以该图谱为基础,在排除杂种不育基因的干扰下,对水稻半不育QTLs进行定位。结果如下: 1 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对半不育株系W207-2及其与日本晴、CPSL017构建的正反交F_1、F_2群体、BC_1F_1群体和F_(2:3)家系的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的半不育性受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与细胞质效应无关。 2 水稻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以半不育突变株系W207-2和广亲和品种CPSL017为亲本构建F_2作图群体,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118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898.8cM,标记间平均距离约16.09cM。用于作图的118个标记中有112个标记的排列顺序与已发表的分子图谱中的顺序一致。 3 水稻半不育QTLs的定位 利用MAPMAKER/QTL1.1软件,对水稻半不育QTLs进行定位。在F_2群体中检测到1个花粉半不育QTL,位于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bt6863之间,贡献率为71.8%;检测到2个小穗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和第10染色体标记RM228和RM33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85.9%和34.6%。在F(2:3)家系中检测到2个花粉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7染色体标记RM118和RM172之间和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7.8%和47.2%;检测到3个小穗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3染色体标记RM168和RM143之间、第7染色体标记RM234和RM118之间和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20.3%、8.0%和55.3%。 比较不同世代中检测到的半不育QTLs,可以发现:F_2群体中,第8染色体标记学位论文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RM152和RM68时之间检测到的小穗半不育QTL与花粉半不育QTL位于同一个区域,并且对应的峰值与标记RMI 52的遗传距离都是7.ocM。因此,本研究认为检测到的这两个QTL是同一个位点,它是一个花粉半不育QTL,通过引起花粉半不育最终导致小穗半不育。另外,在第10染色体标记RMZ 28和RM333之间检测到一个小穗半不育QTL,但在这个区域没有检测到花粉半不育QTL,表明检测到的这个QTL与花粉的育性无关,可能是一个受雌配子影响的半不育QTL。这两个QTLs所在位点对应的LOD值和贡献率都较大,是两个主效QTL:。在FZ:,家系中检测到的位于第3和7染色体上的半不育QTLs所对应的LOD值和贡献率都较小,因此,本研究中的半不育性是受两个主效QTLs控制,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的标记RM152和RM6863区域和第10染色体的标记RM228和RM333区域,此外一些微效QTLs也对半不育性起作用。4水稻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 牙!!用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对其中118个SSR标记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检测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情况。结果发现:118个SSR标记中有12个标记位点检测到偏分离,分别位于第3、4、5、6、7、8、9和12染色体。然而,在检测到半不育QTLs位点附近的标记都没有发生偏分离现象,说明本研究中检测到的半不育QTLs没有受到偏分离标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3-08-01)

陈芳远,卢升安,易小平[3](2000)在《空间诱变创造克服籼粳杂种半不育性新种质和新恢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空气球搭载 ,使 2个对胞质雄性不育育性保持的粳稻品种“中作 59”和“海香”干种子处于海拔高度 3 0~ 3 5Km的高宽 8h后回收种植 ,从 SP2 代群体中 ,获得二类突变体 :一类为粳型亲籼并对胞质雄性不育具恢复能力的突变体 ,其突变频率依次为 8× 1 0 -3 和 6× 1 0 -3 。这类突变体的后代稳定株系与典型籼稻品种杂交 F1的结实率在 70 %以上 ,但与典型粳稻品种杂交 F1的结实率只有 3 0 %左右 ,与籼、粳不育系交配 F1的结实率也是如此。另一类为亲籼、粳并对胞质雄性不育具恢复能力的突变体 ,其突变频率依次为 3× 1 0 -3 和2× 1 0 -3 。这类突变体的后代稳定株系与典型籼、粳品种杂交 F1结实率均在 70 %以上 ,与籼、粳不育系测定 F1的结实率也是如此。从这二类突变体后代选出的生育期不同、综合农艺性状和米质均好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和亲籼、粳恢复系 ,经 3年 6季与多个籼型不育系测交 F1,不仅表现出明显的籼粳杂种优势 ,而且结实率达 80~ 90 % ,籽粒充实度良好 ,千粒重在 2 3~ 3 2 g之间。本项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空间诱变创造新恢源和改变粳稻亲和性 ,克服籼粳杂种 F1的不孕性和籽粒充实度差的难题 ,是一条可行的新途径。(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盛伯梁[4](1984)在《疟疾媒介溪流按蚊的染色体移位和半不育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导印度重要传疟媒介溪流按蚊经X线照射后发生染色体移位的半不育遗传性,可能作为现场遗传防制的途径之一。以实验室饲养的溪流按蚊为原种,试验蚊在25℃,光照14小时和相对湿度70%的环境下饲养。由于单对交配成功率低,改为群体交配,交配在30×15×30cm的蚊笼内进行。雌血以鼠血喂饲。蚊胃血消化72~80小时后,以饲养笼中取出已孕雌蚊,分别单个饲养于2×9.5cm的指管中,管中放湿滤纸供其产卵。孕蚊产卵后,挑选孵化率高的进(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期刊1984年04期)

半不育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991年,日本京都大学池桥宏教授在日本千叶县的粳稻品种日本晴大田中发现了一株半不育(结实率在40%左右)突变植株,该半不育株自交后出现了正常可育与半不育两种类型的分离,但其分离比例没有规律。其后,将半不育株和可育株自交,筛选半不育株。直至1996年,在20个半不育株系中获得了13个半不育性稳定遗传的株系。本研究以其中的一个半不育株系W207-2为研究对象,分别与其野生种日本晴和广亲和品种CPSL017杂交构建F_2群体、BC-1F_1群体及F_(2:3)家系,进行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以w207-2/CPSL017的F_2群体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118个SSR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并且以该图谱为基础,在排除杂种不育基因的干扰下,对水稻半不育QTLs进行定位。结果如下: 1 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 对半不育株系W207-2及其与日本晴、CPSL017构建的正反交F_1、F_2群体、BC_1F_1群体和F_(2:3)家系的分析表明,本研究中的半不育性受隐性核基因的控制,与细胞质效应无关。 2 水稻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以半不育突变株系W207-2和广亲和品种CPSL017为亲本构建F_2作图群体,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包含118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总长度1898.8cM,标记间平均距离约16.09cM。用于作图的118个标记中有112个标记的排列顺序与已发表的分子图谱中的顺序一致。 3 水稻半不育QTLs的定位 利用MAPMAKER/QTL1.1软件,对水稻半不育QTLs进行定位。在F_2群体中检测到1个花粉半不育QTL,位于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bt6863之间,贡献率为71.8%;检测到2个小穗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和第10染色体标记RM228和RM33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85.9%和34.6%。在F(2:3)家系中检测到2个花粉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7染色体标记RM118和RM172之间和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7.8%和47.2%;检测到3个小穗半不育QTLs,分别位于第3染色体标记RM168和RM143之间、第7染色体标记RM234和RM118之间和第8染色体标记RM152和RM6863之间,贡献率分别为20.3%、8.0%和55.3%。 比较不同世代中检测到的半不育QTLs,可以发现:F_2群体中,第8染色体标记学位论文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RM152和RM68时之间检测到的小穗半不育QTL与花粉半不育QTL位于同一个区域,并且对应的峰值与标记RMI 52的遗传距离都是7.ocM。因此,本研究认为检测到的这两个QTL是同一个位点,它是一个花粉半不育QTL,通过引起花粉半不育最终导致小穗半不育。另外,在第10染色体标记RMZ 28和RM333之间检测到一个小穗半不育QTL,但在这个区域没有检测到花粉半不育QTL,表明检测到的这个QTL与花粉的育性无关,可能是一个受雌配子影响的半不育QTL。这两个QTLs所在位点对应的LOD值和贡献率都较大,是两个主效QTL:。在FZ:,家系中检测到的位于第3和7染色体上的半不育QTLs所对应的LOD值和贡献率都较小,因此,本研究中的半不育性是受两个主效QTLs控制,分别位于第8染色体的标记RM152和RM6863区域和第10染色体的标记RM228和RM333区域,此外一些微效QTLs也对半不育性起作用。4水稻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 牙!!用构建的水稻分子连锁图谱,对其中118个SSR标记的基因型频率进行分析,检测作图群体中分子标记的偏分离情况。结果发现:118个SSR标记中有12个标记位点检测到偏分离,分别位于第3、4、5、6、7、8、9和12染色体。然而,在检测到半不育QTLs位点附近的标记都没有发生偏分离现象,说明本研究中检测到的半不育QTLs没有受到偏分离标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不育性论文参考文献

[1].曾波,李敏,杨祖荣,谭陈菊,董华林.一个新的水稻花粉半不育性位点的定位分析[J].作物学报.2009

[2].俞伟伟.水稻半不育性的遗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

[3].陈芳远,卢升安,易小平.空间诱变创造克服籼粳杂种半不育性新种质和新恢源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0

[4].盛伯梁.疟疾媒介溪流按蚊的染色体移位和半不育性[J].国外医学(寄生虫病分册).1984

论文知识图

3 一个新的水稻花粉半不育性位点...日本晴和半不育单株的小穗花粉的碘染...表现半不育性的单株R7877-5的基...2 代换系 IL37 的花粉碘染和小穗结实情...一3亲本及F,花粉染色情况阳性植株的表型观察共鉴定出5株阳...

标签:;  ;  ;  ;  ;  ;  ;  

半不育性论文_曾波,李敏,杨祖荣,谭陈菊,董华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