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表面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相似性,表面,效应,标签,概念,认知,序数。

表面相似性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美佳,庄丹琪,彭华茂[1](2018)在《基于问题解决式的类比推理的老化:表面相似性和结构相似性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2年龄(老年/年轻)×2表面相似性(高/低)×2结构相似性(高/低)叁因素混合设计,考察表面信息和结构信息在基于问题解决范式的类比推理老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老年人的类比推理成绩显着差于年轻人。源问题和靶问题的表面相似性和结构相似性的提高,会促进个体检索源问题,并提高推理质量。对于老年人而言,表面相似性更重要;对于年轻人而言,结构相似性更重要。(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柳笛[2](2016)在《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考察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96名7~16岁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智障儿童数量表征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1~13岁和14~16岁智障儿童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7~10岁;(2)智障儿童在高表面相似物体下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低表面相似物体下的正确率;(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智障儿童,在数量比较任务的表现显着优于不擅长组。(本文来源于《心理与行为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张利佳,沐守宽[3](2015)在《表面相似性与标签效应对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表面相似性与标签效应对3~6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采取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考察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并通过给数取物,给物取数和等量匹配与数量比较任务的关系考察儿童使用数字标签的能力对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5岁儿童基本可以完成等量匹配和数量比较任务;表面相似性效应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没有显着的相关;数字标签能够促进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韩瑽瑽,陈英和[4](2012)在《表面相似性和数标签对3至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促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考察表面相似性和数标签对3至5岁儿童数概念的影响和促进。研究使用等量判断任务测量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特点,该任务包括叁种表面相似性条件:高表面相似性、低表面相似性和表面相似性干扰条件。根据101名3至5岁儿童在等量判断任务中表面相似性干扰条件的完成情况对儿童进行分组,不能识别等量关系的51名儿童进入干预研究。将这些儿童分配至控制组、高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和低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叁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及等量判断任务叁种实验条件的完成情况均无显着差异。在干预阶段,控制组儿童不接受任何训练和干预;高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儿童接受高表面相似性条件下的数标签训练;低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儿童接受低表面相似性条件下的数标签训练。训练共持续两周,每名儿童单独接受叁次干预,每次大约30分钟。训练一周后叁组儿童再次接受等量判断任务的测查。结果发现:(1)在使用等量判断任务进行的后测中,控制组和高表面相似性条件的数标签训练组在训练前后等量判断任务各实验条件中的表现没有显着提高;(2)低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的训练效应显着,而且前后测和任务条件的交互作用显着。该组儿童在等量判断任务高表面相似性条件下的前后测差异显着、低表面相似性条件的前后测差异显着,表面相似性干扰条件的前后测差异也显着;(3)高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在后测中能够进行等量判断的人数增加4人;低表面相似性数标签训练组在后测中进行等量判断的人数增加15人,错误判断的人数减少至1人。结果表明,在低表面相似性条件下进行的数标签训练可以使儿童克服知觉表面特征的影响,完成各种表面相似性条件下的等量判断任务,真正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2-11-30)

韩瑽瑽,陈蒲晶,陈英和[5](2010)在《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和标签效应对60名3~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实验通过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测查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情况,其中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都包括了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条件以考查表面相似性效应对儿童数概念的影响,并通过给物取数任务、给数取物任务和等量匹配任务与数量比较任务的关系测查儿童使用数字标签的能力对儿童数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4岁和5岁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3岁组儿童;(2)儿童在一致条件下完成等量匹配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不一致条件的正确率,表明物体的高表面相似性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形成;(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儿童完成等量匹配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的次数超过几率水平,使用数字标签有利于儿童数概念的发展。(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0年05期)

邵海[6](2010)在《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类比推理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小学儿童学习知识和了解他人的一种重要方式和途径,然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思维发展水平尚不完善,对类比推理问题的解答倾向于从问题的表面特征入手,因此,本研究编制了表面相似性的类比推理测验,从试题的表面属性和特性的改变入手,来考察儿童的类比推理能力,在以往的研究中,一般只研究被试总的能力值,对被试的思维加工过程常予以忽略,因此新近发展起来的认知诊断理论从更为微观和细致的角度去对被试的思维加工进行测量,从而对被试的能力有了更加全面和充分的了解。根据斯腾伯格的成份理论和Holyoad的研究以及自编的标准类比推理的口语报告结果,本研究将儿童的认知加工过程归为叁个部分:对词语的理解、对低级关系的理解、对高级关系的理解。通过编制相应的测验和经过一定的逻辑推断,可证明被试的类比推理思维过程大致可归为这叁个部分。根据儿童这一思维过程,运用认知诊断理论中的多成份潜在特质模型(MLTM)对被试的类比推理分能力进行分解,可得出:被试在叁个认知成份上的成绩就可对总的类比推理成绩进行预测,而且这不仅可知道被试在哪些认知成份上掌握地较好,哪些成份上掌握地较差,而且可对被试总的解答成绩进行分解和预测。通过对类比推理上能力值相同的被试做聚类分析,可看出,对于标准测验上能力值偏高的被试而言,词语理解、低级关系及高级关系的认知成份都较高,且这类被试易聚为一类,若掌握了低级关系及高级关系这二个重要的推断成份,被试的能力值也大致与掌握了叁个认知成份的被试相同,此类被试也易聚为一类,且以上这两类被试偏多,若将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这一思维过程考虑进去,则相同能力值的被试在四个认知成分上的表现更为清楚,即四个认知成份都掌握地较好的被试归为大类,有较高的能力值,较不好的被试只是少数或单独成为一类,由此,可看出即使标准测验上能力值相同的被试,在叁个认知成份上的作答情况也有差异,在实际教学中,可对不同类的被试进行有效地补救。(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0-06-01)

韩瑽瑽,陈英和[7](2009)在《儿童序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概念具有不同于一般概念的特点,对于数概念的发展究竟是领域一般性的还是领域特殊性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序数概念是数概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序数是数词串中的一个元素,服从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序数概念的掌握使儿童得以对数量的大小进行比较,与儿童的算术和进一步的数认知加工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研究主要考察(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邵海,戴海琦,张甜甜[8](2009)在《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人的许多研究表明,表面相似性对于类比推理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根据Gentner的结构映射理论,表面相似性是源问题和靶问题具有相似的内容,如对象和属性。由于儿童在解答类比推理题时倾向于使用试题的表面相似性做判断,因此,通过改变试题的表面特性来了解儿童在推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并依此建构认知诊断模型及编制相应的测(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9-11-05)

冯汝静[9](2008)在《工作记忆广度、CPFS结构及表面相似性对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类比迁移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研究以立体几何中的二面角为材料,研究工作记忆广度、CPFS结构和表面相似性对类比迁移的影响。研究分两个实验。实验一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工作记忆广度对二面角类比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工作记忆广度对二面角类比迁移成绩影响显着,高工作记忆广度被试有相对较高的类比迁移成绩,低工作记忆广度被试有相对较低的类比迁移成绩;高工作记忆广度有助于远迁移,这说明工作记忆广度在类比迁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二的目的是探索CPFS结构对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类比迁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PFS结构对二面角类比迁移成绩影响显着,优良的CPFS结构被试有相对较高的类比迁移成绩,而不良的CPFS结构被试有相对较低的类比迁移成绩,这说明CPFS结构也在类比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王儒芳,李红[10](2005)在《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的情感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在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情感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主要探讨了几个有关此方面的理论,发现源问题与靶问题如果在情感暗示方面具有相似性,那它们之间更容易发生迁移。(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表面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给数取物任务和数量比较任务,考察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96名7~16岁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智障儿童数量表征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11~13岁和14~16岁智障儿童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7~10岁;(2)智障儿童在高表面相似物体下完成数量比较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低表面相似物体下的正确率;(3)擅长使用数字标签的智障儿童,在数量比较任务的表现显着优于不擅长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相似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美佳,庄丹琪,彭华茂.基于问题解决式的类比推理的老化:表面相似性和结构相似性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8

[2].柳笛.表面相似性与共享标签知识对智障儿童数量表征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6

[3].张利佳,沐守宽.表面相似性与标签效应对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4].韩瑽瑽,陈英和.表面相似性和数标签对3至5岁儿童数概念发展的促进[C].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2

[5].韩瑽瑽,陈蒲晶,陈英和.儿童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

[6].邵海.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认知诊断测验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7].韩瑽瑽,陈英和.儿童序数概念发展的影响因素:表面相似性效应与标签效应[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8].邵海,戴海琦,张甜甜.儿童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认知诊断测验编制与应用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9].冯汝静.工作记忆广度、CPFS结构及表面相似性对立体几何中二面角类比迁移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10].王儒芳,李红.表面相似性类比推理问题解决中的情感效应[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标签:;  ;  ;  ;  ;  ;  ;  

表面相似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