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阐释焦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批评,焦虑,民族,中国,话语,僭越,身份。
阐释焦虑论文文献综述
杨吉华[1](2017)在《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当代性”视域下的阐释焦虑与反思求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处于"当代性"历史场域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面对来自西方学术话语过度浸染之后的"失语症"与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急需建立文学批评"中国话语"本土阐释范式的双重焦虑,需要从文学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价阐释性实践活动出发,在厘清自我学科定位的基础上,主动介入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实践,关注中国问题与本土经验,在文学批评与文学作品、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资源及西方文化理论资源的叁维对话中,克服自我阐释焦虑,构建具有中国文化气质品格的文学批评范式,从而有效实现文学批评的意义再创造功能。(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5期)
王侃[2](2015)在《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强制阐释论”略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简略地看,张江的《强制阐释论》试图全面、深入地讨论、清理"理论"与"阐释"(批评)在当下学术论域中的基本关系,尤其是讨论和批判"理论"如何傲慢地在种种阐释实践中施展其支配性的霸权行径。尽管张江对"理论"的分析和批评不免有失缜密武断之处,但激越处却不失意味和深刻。须知,与西方学界早已形成的针对"理论"的反思之势不一样(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5年05期)
李艳丰[3](2014)在《反思及其僭越——中国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焦虑与话语突围》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意识形态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其话语结构、属性与功能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症候。随着80年代的终结、现代性的断裂、消费革命的发生与全球化逻辑的形成,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为一种现代性话语范式,最终陷入阐释的焦虑与贫困。本文考察了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现代性特质及其在当下的阐释焦虑,并从新的社会文化结构与话语生产机制出发,对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作出局部的话语修正。(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广昌[4](2012)在《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主体性问题的认知程度反映了民族主体的自我意识水平。它理所当然地应该在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的框架中显现民族主体的时代特性,并以此来标定民族自身存在的理由。然而,在中国当代哲学的研讨中,却以时空缺位的形式表露出关于这一问题的阐释焦虑,这种焦虑有可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搁浅于民族主体性这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中。在走出历史上的族群限定,以哲学的方式消解了民族主体性的朴素认知形式,并且把民族主体性提升为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后,走出民族主体性问题的阐释焦虑,寻觅民族自我意识的当代表达方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司景新,罗以澄[5](2005)在《中国传媒对于国族身份的阐释焦虑——以中国传媒对中美民间冲突的再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身份认同在他国再现中为传媒设定了一种先在视域,书写于对他国的报道中。本文以"收养权官司"和"赵燕事件"这两则涉及中美民间冲突的传媒再现为例,探讨当今中国传媒对国族身份的言说和显现。本文认为,处在现代性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其国族身份不仅沿袭近代以来的悲情性和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以排他性和情感凝聚为特征;又包含了积极的公民意识和宪法爱国主义的认同诉求。这种身份认同既蕴涵着内在的矛盾和张力,又要与国际社会中西方霸权对中国的他者化力量相抗衡,因而使传媒呈现出阐释的焦虑。中国传媒的国族身份认同只有建立在更为深厚、广泛的国民意识和政治参与的基础上,具有更丰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在内部更为坚实柔韧,在外部较多开放性和包容性、较少排他的文化或种族中心主义,才能在全球性竞争中和国际互动中占据道义、理论、意识形态和舆论方面的优势和主动。(本文来源于《新闻与传播评论》期刊2005年00期)
熊辉[6](2006)在《名作欣赏的阐释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名作的建构方式和评判标准是相当复杂的学术问题,本文拟对此“悬置”不论。单就那些得到了学术界或“民间”认同的名作的欣赏而言,由于欣赏主体的视角不同、评判标准混乱、欣赏目的迥异、批评理论依附不一以及审美价值观念等存在差异,不仅导致了名作欣赏呈现出“混乱的美丽(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06年05期)
叶虎[7](2005)在《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阐释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它使我们从数字化生存的狂喜中醍醐灌项, 迫使我们不得不追问网络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谱系,它在全球化语境中所引发的中国式的阐释焦虑以及如何看待这种焦虑。(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05年04期)
祝帅[8](2004)在《“设计”的阐释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与业界内部方兴未艾的热闹景象不同,“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在当代中国社会和学术体系中的“失语”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倘若我们把视线从艺术界转向更广阔的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相信很多设计工作者有过这样的经历:作为一个以“设计”为专业的从业者,在与—般大众乃至其他相对成熟的学科的工作者打交道的时候,每当遇到请如“搞什么专业”、“做什么研究”之类的问话,从口中挤出“设计”两个字的时候,(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04年01期)
陈莉[9](2002)在《大众文化在中国的阐释焦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众文化得以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地上迅速兴起和发展。面对大众文化这一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理论的阐释面临着危机。当前对大众文化的分析研究出现了阐释上的焦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者对大众文化持有各种不同的乃至完全相反态度,二是对因大众文化的多元性和矛盾性而带来的难题还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玉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阐释焦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简略地看,张江的《强制阐释论》试图全面、深入地讨论、清理"理论"与"阐释"(批评)在当下学术论域中的基本关系,尤其是讨论和批判"理论"如何傲慢地在种种阐释实践中施展其支配性的霸权行径。尽管张江对"理论"的分析和批评不免有失缜密武断之处,但激越处却不失意味和深刻。须知,与西方学界早已形成的针对"理论"的反思之势不一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阐释焦虑论文参考文献
[1].杨吉华.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当代性”视域下的阐释焦虑与反思求变[J].湖北社会科学.2017
[2].王侃.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强制阐释论”略议[J].文艺争鸣.2015
[3].李艳丰.反思及其僭越——中国当代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阐释焦虑与话语突围[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4].李广昌.民族主体性的阐释焦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身份认同[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司景新,罗以澄.中国传媒对于国族身份的阐释焦虑——以中国传媒对中美民间冲突的再现为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5
[6].熊辉.名作欣赏的阐释焦虑[J].名作欣赏.2006
[7].叶虎.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阐释焦虑[J].东南传播.2005
[8].祝帅.“设计”的阐释焦虑[J].美术观察.2004
[9].陈莉.大众文化在中国的阐释焦虑[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