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系论文-马晨原,牛利涛,何信林,吴易洋,王佳辉

转子轴系论文-马晨原,牛利涛,何信林,吴易洋,王佳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子轴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轮发电机,轴系,有限元方法,模态分析

转子轴系论文文献综述

马晨原,牛利涛,何信林,吴易洋,王佳辉[1](2019)在《基于有限元法的水轮发电机转子偏心运行轴系模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发电机质量偏心问题,分别探讨了偏心距离及导轴承刚度变化对机组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对导轴承进行参数化处理,整机轴系建模后,通过FEM模态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前10阶临界频率及振型的模态分析结果,进一步确定位移变形集中的危险点。然后对比不同约束条件下振型、临界频率、导轴承中心点振型轨迹,获得转子质量不对中造成的机组振动特性为因机组的转子偏心旋转造成轴瓦间隙逐步扩大,而机组振动信号中主频不变,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测量数据一致。(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志炜,何立东,张力豪,张俎琛,万方腾[2](2019)在《两跨四支撑轴系转子低速动平衡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两跨四支撑汽轮机组、压缩机组等轴系中各跨转子动平衡合格,但安装试车后仍发生轴系不平衡振动故障的问题,研究各跨转子残余不平衡量耦联效应对轴系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了两跨四支撑(2N支撑)轴系实验台,模拟开机启动过程,实验对比了针对轴系转子系统的两种低速动平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对两跨四支撑转子整体进行组合的低速动平衡效果优于对转子1、2单独进行低速动平衡。(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万志国,訾艳阳,窦益华,李锁斌[3](2019)在《多轴系耦合作用下齿轮系统转子裂纹故障的振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多轴系耦合齿轮系统中的转子裂纹故障与单轴系转子裂纹故障振动响应特性的异同点,基于Jones轴承建模理论,建立滚动轴承的拟静力学模型;利用Timoshenko梁单元建立传动轴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时变啮合刚度、齿轮传递误差、陀螺效应等因素,利用集中参数法建立齿轮副的动力学模型。将轴承、传动轴与齿轮副模型进行集成,建立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利用能量释放率理论与应力强度因子为零法分析裂纹转子单元的呼吸效应,利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法对转子裂纹故障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转子裂纹故障的振动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与单轴转子系统转子裂纹的振动响应特征不同,当齿轮系统发生转子裂纹故障时,由于齿轮啮合的引起的耦合效应及转子裂纹引起的呼吸效应,时域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幅值调制现象,频域中转频及其2倍频幅值增加明显,在啮合频率处伴有明显的边频带。研究结果可为齿轮系统转子裂纹故障的监测与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噪声与振动控制》期刊2019年03期)

李苗苗,李卓,马亮亮,朱如鹏,马希直[4](2019)在《轴承配置对转子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支承转子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有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法,分析轴承位置对转子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找出轴承位置的优选组合及对振动影响的主次顺序。将简化的转子轴系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分别对不同轴承位置下系统临界转速附近振动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以前3阶中正涡动状态下的最小振动变形量为目标参数,得出了轴承位置变化同目标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轴承Ⅰ×Ⅱ的交互作用会对轴系的振动特性产生较大影响,轴承Ⅰ的位置对轴系的振动特性的影响最大,轴承Ⅲ的位置对轴系的振动特性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贾赫权[5](2019)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是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的引导设备,主要用于解决大型连续式风洞研制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相关空气动力学试验研究。该风洞采用叁级轴流压缩机驱动气体在风洞管道内流动,压缩机是风洞的动力源,是该风洞的核心部件。压缩机采用两台变频电机两侧驱动,其轴系是多源激励、多转子串联的复杂轴系,轴系的转子动力学特性涉及流体、结构、电、磁等多物理场作用,机理复杂。因此,利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开展多源激励下的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是保证连续式风洞压缩机轴系安全运行的关键,是探索风洞压缩机轴系振动规律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转子动力学特性,从理论分析入手,确定了轴系转子动力学建模方法,开展了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特性仿真分析,进行了风洞压缩机轴系实验研究,验证了建模及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基于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电机轴-中间轴-压缩机轴”轴系的物理模型,采用集总参数法等效简化轴系结构,在DyRoBeS平台上搭建了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计算模型,为轴系转子动力学分析奠定基础。计算分析了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的横向振动特性,用轴承动态刚度、阻尼系数表达电机轴承及压缩机轴承油膜力特性,获得了轴系的叁阶临界转速。按照API617标准建立两种施加不平衡量作用的激励形式,得到了轴系不平衡量幅频响应,校核了轴系设计的合理性。研究了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的扭转振动特性,计算了轴系的临界转速和振型,探讨了轴上扭振激励的来源,分析了轴系在转子倍频激励及迭加了变频器输出谐波激励的电机间谐波激励下的扭振响应,计算了电机轴及压缩机轴轴颈上的应力以及联轴器上的扭矩。分析了单侧电机叁相短路的轴系响应,分别计算了电机轴、压缩机轴上的应力响应和联轴器的冲击扭矩响应,为轴系安全运行及联轴器的选取提供了支撑。在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上开展了转子动力学特性实验,测试了轴系横向振动位移与扭转振动的扭转角,得到了轴系一阶临界转速、轴系前六阶扭振临界转速。对比了实验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正确、分析方法可靠。本文深入研究了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转子动力学特性,分析了压缩机轴系振动的主要激励源,提出了压缩机轴系准确有效的简化方法,计算了该轴系的横向振动和扭转振动特性,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对比,校核了轴系的横向振动水平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揭示了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振动规律,形成了针对风洞压缩机复杂轴系转子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方法,对大型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的研制及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军事科学院》期刊2019-06-08)

严丹丹[6](2019)在《基于斑马带的转子系统轴系扭振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旋转动力机械中,转子轴系是其核心部件。在旋转机械的运行过程中,扭转振动会增加轴的疲劳损伤,降低使用寿命,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机组轴系损坏或断裂,影响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在对扭振信号的采集和分析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扭振测量方法,并分析该方法产生的测量误差至关重要。本论文采用用途广泛,制作简便的斑马带进行扭振信号采集,对利用斑马带进行信号采集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测量和校正,结合斑马带校正方法改进扭振信号瞬时转速计算原理,并用仿真信号进行仿真验证。结合基于斑马带校正的扭振测量技术,采用虚拟仪器技术能快速构建满足扭振测量技术的专业仪器。由于虚拟仪器基于软件设计,能够同时完成采集与分析,既能高效精准的采集转速信号并进行分析,还能对仪器进行修改升级,同时满足通过安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让多台计算机进行分析。全文展开工作如下:(1)学习了扭振测量的基本理论,对扭振测量技术和扭振测量误差校正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对转子轴系扭振系统扭振测量原理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转子系统扭振测量系统所涉及到的硬件性能进行了学习。(2)利用斑马带提取扭振信号所需要的瞬时角速度计算,研究了由于斑马带不均匀会对扭振测量造成误差,实现了基于斑马带校正的瞬时角速度方法。通过仿真实验,建立了扭振信号仿真模型,发展了扫频脉冲信号仿真原理及其游标边沿检测技术,对仿真的不均匀斑马带进行校正,并根据阶次分析对扭振角度进行瀑布图和频谱图的绘制,证明了基于斑马带校正的扭振分析算法可行性。(3)用Lab VIEW设计转子系统扭振采集分析软件系统。该章节主要从该系统的设计目的、需求分析和实现目标规划了系统算法功能图;然后依据系统的需求分析对虚拟仪器进行了总体设计,根据功能图的描述,按照所需对虚拟仪器的各模块进行了设计和介绍。(4)针对CUT-2转子实验台,设计了双盘转子扭振测量实验,根据有无扭振时,斑马带所对应的激光转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判断扭振是否发生。实验结果证明扭振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9-03-01)

余松,韩丰胜,张萌远,冀大伟,忻建华[7](2019)在《旁通补汽不同进汽方式对转子轴系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超超临界机组常采用外置补汽阀的方式调节流量,但补汽阀门开启后会对高压缸内原有轴向流动的蒸汽造成扰动,导致汽轮机高压转子部分的振动上升,甚至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为探究不同的进汽方式产生的气流激振力的影响,将一种常用进汽方式(径向进汽方式)和一种改进的进汽方式(切向-轴向进汽方式)在不同的总补汽量和上、下补汽量不同的工况下产生的气动力转换为刚度,然后利用Riccati传递矩阵法计算转子的临界转速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切向-轴向进汽方式产生的气动力较小,对转子轴系的稳定性影响较小;同时当上补汽量大于下补汽量时对轴系稳定性有益,该结果能够为旁通补汽结构的设计和机组的运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张朝权[8](2019)在《多级叶片发电机转子超速间轴系平衡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00 MW燃机发电机在超速间和平台的两次动平衡试验为实例,通过风叶安装和轴系平衡工艺改进,解决了多级叶片转子需两次轴系试验的问题,缩短了制造周期并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文来源于《电机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李方忠,陈平伟,王天周,马文生,王绍明[9](2018)在《多级离心泵-电机轴系转子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ADYN2000分析软件对离心泵密封刚度和阻尼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刚度和阻尼变化曲线。以水泵-电机转子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轴系叁维转子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轴系在干态和湿态情况下的临界转速和转子应变能分布进行了分析。相比在干态情况下,湿态情况下第一阶临界转速有所增高,前四阶轴系转子的应变能均有所下降,但还是具有偏大的特点。第二阶振型以电机转子弯曲为主,在高转速情况下应加强对电机转子的振动监测。(本文来源于《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06期)

沈意平,宾光富,王钢,李学军[10](2018)在《透平机械叁转子四支撑轴系不平衡振动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汽轮机、压缩机等透平机械叁转子四支撑轴系经常发生不平衡振动现象,研究轴系中各转子振型不平衡的响应特性。采用有限元法构建叁转子四支撑轴系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分别在各跨转子上施加一阶、二阶弯曲振型不平衡,分析高低转速下轴系的涡动轨迹,以揭示各转子振型不平衡与轴系振动响应的关联。通过搭建的叁转子四支撑轴系转子振动实验台,开展各跨转子不平衡激励下轴系振动响应测试,分析共振点和幅、相频特性,得出结论:这类轴系跨内加重振动响应由轴系模态振型和激励类型共同决定,兼具有转子外伸端振动特性。该结论可为消除这类叁转子四支撑轴系不平衡故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振动.测试与诊断》期刊2018年05期)

转子轴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两跨四支撑汽轮机组、压缩机组等轴系中各跨转子动平衡合格,但安装试车后仍发生轴系不平衡振动故障的问题,研究各跨转子残余不平衡量耦联效应对轴系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搭建了两跨四支撑(2N支撑)轴系实验台,模拟开机启动过程,实验对比了针对轴系转子系统的两种低速动平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对两跨四支撑转子整体进行组合的低速动平衡效果优于对转子1、2单独进行低速动平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子轴系论文参考文献

[1].马晨原,牛利涛,何信林,吴易洋,王佳辉.基于有限元法的水轮发电机转子偏心运行轴系模态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李志炜,何立东,张力豪,张俎琛,万方腾.两跨四支撑轴系转子低速动平衡实验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万志国,訾艳阳,窦益华,李锁斌.多轴系耦合作用下齿轮系统转子裂纹故障的振动特性研究[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9

[4].李苗苗,李卓,马亮亮,朱如鹏,马希直.轴承配置对转子轴系振动特性的影响[J].航空动力学报.2019

[5].贾赫权.0.6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压缩机轴系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D].军事科学院.2019

[6].严丹丹.基于斑马带的转子系统轴系扭振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

[7].余松,韩丰胜,张萌远,冀大伟,忻建华.旁通补汽不同进汽方式对转子轴系稳定性的影响[J].汽轮机技术.2019

[8].张朝权.多级叶片发电机转子超速间轴系平衡工艺改进[J].电机技术.2019

[9].李方忠,陈平伟,王天周,马文生,王绍明.多级离心泵-电机轴系转子动力学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8

[10].沈意平,宾光富,王钢,李学军.透平机械叁转子四支撑轴系不平衡振动特性[J].振动.测试与诊断.2018

标签:;  ;  ;  ;  

转子轴系论文-马晨原,牛利涛,何信林,吴易洋,王佳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