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怡熙: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论文

胡怡熙: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论文

[摘要]从西柏坡时期至新中国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国情深入结合的重要时期,是部署深化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深化前进、不断发展的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西柏坡进行了艰苦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

[关键词]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常包含着两方面基本含义: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实际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其次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具体发展过程中,在总结中国的历史实践经验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把积累的经验总结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和新形式。所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指导社会实践,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问题,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习

西柏坡是毛泽东与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从1947年5月至1949年3月,党中央在开展一系列的革命实践中科学的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夺取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七届二中全会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会议绘制了革命胜利后建设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蓝图,确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加强理论学习在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夜显得尤为重要,毛泽东一贯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若要提高理论素养,就要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没有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及广大人民群众就不可能战胜帝国主义。西柏坡时期围绕着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的两项历史任务,党中央开展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1948年毛泽东在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书的封面上批示:“请同志们看此书的第二章,使同志们懂得必须消灭现在我们工作中的某些严重的无纪律状态或无政府状态”。①全党全军学习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第二章和毛泽东的批示,这正是在凯歌行进的西柏坡时期,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当时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党员干部的思想行动,引导全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象范例;全党干部在1948年系统的学习了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城市、军事工作等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新政策、新策略;毛泽东在1948年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上、在1949年中央政治局一月会议上、在1949年3月13日七届二中全会的总结中三次部署党的中高级干部读马列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地方都有不少同志走上讲台进行宣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刘少奇就是全党杰出的代表;各类学校和各级行政机构开办了干部培训班,对广大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自身素质,党中央规定各级党校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放在培训的首要位置。

二、新民主主义进一步完善

从1948年9月中旬至1949年1月底,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指挥着千里之外的数百万军队与国民党军进行了三个战略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是汇聚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集中体现了建立在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基础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贯彻执行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毛泽东关于民兵是胜利之本的科学论断,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战争问题上的运用,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认为人民群众中间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②土地制度的改革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毛泽东总结了领导土地改革运动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土改运动的开展,为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这一次复合,那些5年的爱恋,两年分离的想念好像都喷薄出来,他一想到她以后成了家,她的欢笑苦恼都和他再无关系,他就心如刀割。方晓倩的泪迷了眼,真的分,哪里还需要说一句话,说给他,无非是要一个挽留,希望他说一句抛开一切娶她的话。她觉得只要他一句话,她愿意跟他走,工作无所谓了,母亲总有办法照顾。可他不说,她也知道,又不是小孩过家家,哪儿有那样容易说出来。

余荫山房的空间流线设计极大地影响着空间承载的活动类型与使用者的空间体验。余荫山房中的廊桥(图5)、园路等作为空间骨架组织空间,将园林空间向平面展开,一系列空间在开合、大小、深浅等方面不断变化,构建了“开始—发展—转折—高潮—收尾”的动态而完整的空间体验。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是在不断适应当前国情与新形势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之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集体领导下,运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进行工作指导与实践。毛泽东思想通过《论人民民主专政》等一系列著作得以不断完善和丰富,具有更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共产党为了适应革命不断胜利的形势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这为加强党的领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中央对建立健全党的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报告制度就是其中的一项,1948年1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分会及前委员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对各项工作中哪些决定属于中央、哪些在事前要得到请示并在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哪些在事后要报告中央审备,做了明确的规定。9月政治局会议结束后中央下发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全党加强纪律性、扩大和建立党内正常的民主生活,这是完成各项任务两个缺一不可和相辅相成的重要环节,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这是在党的领导制度上重要建树。

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坚定精神。要秉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动摇,奋勇前进的传统精神。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体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回顾建党历史、再望奋斗历程、重温入党誓词,宣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政治信念,时刻不忘初心、矢志永远奋斗的坚定决心。全党同志要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要有革命战争时期的一股革命热情与拼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党才能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党的建设理论继续发展

社会服务是现代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功能之一,普通高校继续学院与地方的和谐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学院与社区成员的良性互动,要求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开设社区学院,主动为社区成员提供教育培训服务。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发祥地之一,伟大的西柏坡精神铸就了民族之魂。这种伟大的精神形成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到西柏坡视察工作,对西柏坡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对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做了许多精辟地论述,极大地丰富了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大力弘扬革命传统和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殷切希望。

[注释]

四、西柏坡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农村中农民居住地多是独门独院,没有统一的垃圾回收地点,农民随意将垃圾堆积在街道旁、田间地头,甚至是倾倒在大坑里,严重污染环境。此外,多地农村没有配备清扫人员,甚至没有垃圾桶,大街上垃圾随处可见,脏、乱、差问题严重。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对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革命转变和新中国经济建设,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探索。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要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能立即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将要建立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中国历史与经济基础决定了这种国家体制,旧中国所留给我们的经济基础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为现代性的工业,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是帝国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压迫中国的结果,这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性质在经济上的表现,这也是在中国革命的时期内和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③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所描绘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革命胜利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体现了历史客观性与特定国情条件的统一,体现了历史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会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及时地做出了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科学决策,果断地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提出了实现这一重大战略转移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西柏坡时期,中国正处于发展机遇与发展问题并存的胜利新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新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政党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在理论与制度方面进行了新探索。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挑战,创新与探索精神则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将敢于创新与探索的西柏坡精神融入到新时代社会全方面的发展与建设中,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与竞争能力。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总结了历史上一些阶级因胜利而坐享其成、不思进取甚至腐化堕落的教训,阐释了夺取胜利与巩固胜利的关系,强调了全党在巨大的胜利面前,万万不能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毛泽东对未来革命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进行深刻思考并总结经验,他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也会更艰巨。但是,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

①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2版.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2版.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和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其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运动功能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好;焦虑评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3] 。

[作者简介]胡怡熙(1994-),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031(2019)04-0033-02

标签:;  ;  ;  ;  ;  ;  ;  ;  ;  ;  ;  

胡怡熙:西柏坡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