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血小板,门静脉,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论文文献综述
蒋安,李宗芳[1](2017)在《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两段式调整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的常规术式。腹腔镜下完成此手术对术野、止血要求更高,这也是此术式的难点之一。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围手术期凝血功能障碍,包括术前上消化道大出血、术中渗血、术后腹腔出血及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等凝血功能障碍的表(本文来源于《腹腔镜外科杂志》期刊2017年08期)
李自健[2](2016)在《门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临床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总结手术效果及术后肝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完全治愈者41例(68.3%),病况好转者12例(20%),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7例(11.7%),出现并发症者10例(16.7%),肝功能好转者51例(85%)。术后随访1年内再出血3例(5%),死亡1例。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疗效显着,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实用价值较高。(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28期)
关云涛[3](2015)在《联合断流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联合断流术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及术后临床特点,探讨合理术式的选择,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及第二临床医院普外科1996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或联合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1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断流术组(观察组)80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禁食时间、急诊止血率、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除率、随访术后2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率及死亡率指标。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t-test)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观察指标性别、年龄、病因、出血史、手术时机、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GB)、门静脉宽度、Child-Pugh分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两两对应比较,所有术前观察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比较,其中两组术后急诊止血率、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2年内死亡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手术时间、术后禁食时间、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术后2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率指标的比较在存在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32.08±64.24min,禁食时间5.38±1.36d,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90%,术后2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率3.4%。对照组手术时间211.38±59.36min,禁食时间4.56±1.33d,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72%,术后2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率1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禁食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个月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2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结论:1.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方面,联合断流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均能够达到急诊EGVB时止血和术后消除EGV的目标,治疗效果明确。2.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较联合断流术手术时间短、术后禁食时间短,更适合急诊手术。3.联合断流术较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近期EGV消除率高、中期上消化道出血率低,近期及中期疗效更好,比较适合择期手术。(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5-03-01)
刘跃华[4](2014)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实施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5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2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生命指征均表现正常,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可有效治疗患者门静脉高血压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4年25期)
耿灵钧,谢方利,陈志刚[5](2014)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5例为对照组,实施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38例为观察组,分别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6.64、7.91、4.27、3.33),P<0.05,自由门静脉压(FPP)明显下降(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4年14期)
杨学义[6](2014)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2年11月于我院接受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4例,对其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体温均低于38.5℃,血小板计数均有显着升高且低于500×109/L;术后8 d~13 d均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愈合延迟、腹腔感染等现象。经1年随访,其中47例患者腹水明显减少或基本消失,24例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50例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着,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4年17期)
张卫星[7](2014)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析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42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结果:经手术治疗,42例患者体温均降至38.8℃以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500万/L,42例患者术后均无肝昏迷和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天患者腹腔引流液显着减少,随访5年,无复发病例。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明显,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伤残医学》期刊2014年01期)
舒新成[8](2014)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影响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55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5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健康出院,患者体温均<38.5℃,血小板计数均恢复正常(<500×109/L),2例患者出现发热、昏迷等严重并发症;2年随访期内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患者存活率为100%。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4年01期)
梁振涛[9](2014)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0年5月~2012年9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46例,所有患者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对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体温均在38.4℃以下,血小板计数均低于500×109/L,术后均未发生发热、肝昏迷等严重并发症,且4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经1年随访,所有患者均生存,且均未出现肝性脑病。结论在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采取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具有显着疗效,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实现良好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4年01期)
姚英民,张朋飞,郑鑫[10](2013)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TH)是指由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一个由肝内外各种原因所致门静脉血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门静脉高压症有两大严重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最经典的手术方式为分流术和断流术[1-2]。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期刊2013年20期)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总结手术效果及术后肝功能改善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完全治愈者41例(68.3%),病况好转者12例(20%),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7例(11.7%),出现并发症者10例(16.7%),肝功能好转者51例(85%)。术后随访1年内再出血3例(5%),死亡1例。结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疗效显着,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实用价值较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论文参考文献
[1].蒋安,李宗芳.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两段式调整策略[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7
[2].李自健.门脉高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的临床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关云涛.联合断流术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
[4].刘跃华.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
[5].耿灵钧,谢方利,陈志刚.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大出血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
[6].杨学义.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4
[7].张卫星.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探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
[8].舒新成.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
[9].梁振涛.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预后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
[10].姚英民,张朋飞,郑鑫.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