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挂失止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票据丧失,补救制度,挂失止付
挂失止付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徐琛[1](2019)在《论我国票据挂失止付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票据法》明确规定失票人在票据丧失后可通过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叁种方式进行救济。但叁种方式并非并列关系,挂失止付只能在短时间内防止失票人票据权利受到侵害,却无法进一步恢复票据权利,不具有终局性的救济能力。其适用范围也仅局限于票据相对丧失的情况,因而可以作为可选择性前置程序。文章认为,挂失止付制度内涵丰富,应当单独制定条文对其进行细化。(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杨义军[2](2015)在《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止付风险与防范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银行承兑汇票作为重要的支付工具在经济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流转中面临的风险种类也不断增加。银行承兑汇票的恶意公示催告以危害性高,难以防范,经济损失大的特点成为票据风险的一块顽疾。本文通过对恶意公示催告成因的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15年01期)
柯昌辉[3](2011)在《论票据丧失后的挂失止付》一文中研究指出票据丧失后,如何及时有效地防止票据金额被他人冒领,这是设置挂失止付制度的基本目的。我国现行的挂失止付制度存在很大问题,在今后《票据法》的修订中,可救济的票据范围要严格局限为有权票据,尤其要注意不能将转账票据排除在可救济票据的范围之外。至于通知人,应当是享有票据权利或票据权利行使权的持票人,而受通知人只能是付款义务人。(本文来源于《北方法学》期刊2011年02期)
许纯[4](2010)在《银行特殊“挂失止付”业务相关法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关案例情况一日晚间,某商业银行24小时客服专线接到业务求助电话,来电人自称是正在查办案件的公安机关民警。其自述刚刚接到一起报案,报案人称按照短信和电话提示,已通过ATM机从自己的银行卡向对方在该商业银行的账户中转账汇入数万元。来电人告知银行客服人员,目前已经基本确定上述汇款人遭受了电信诈骗,现要求银行立即对收款账户进行"口头挂失",以(本文来源于《银行家》期刊2010年09期)
邹日强,毛杰[5](2005)在《我国票据挂失止付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票据挂失止付制度的宗旨是控制失票风险,保护权利人利益。我国现行法律允许挂失止付的票据范围过于狭窄,一部分失票风险无法得到控制,挂失止付与公示催告在制度衔接方面不够协调,尚未建立责任调查与认定制度,难以对票据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追究。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策,实现票据挂失止付的宗旨,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张维新[6](2002)在《票据实务中的挂失止付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与之配套的《支付结算办法》已经实施多年。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法律及法规条款本身与实际操作有冲突的问题。为了适应支付结算实务的实际和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需求,对于票据挂失止付和背书转让问题陆续发生的重大变化,有必要归纳(本文来源于《金融会计》期刊2002年05期)
张汉国,刘睿[7](2001)在《小议支票挂失止付下对权利人的救济》一文中研究指出A旅行社为给付B轮船公司船票款,于2000年4月30日向其出具C银行转帐支票一张,注明付款人是A旅行社,收款人是B轮船公司,金额为52590元。B轮船公司于当日下午向其开户行D银行提示付款。由于当时已近下班,紧接着又是长达7天的“五一”大假,D银行告知B(本文来源于《律师世界》期刊2001年10期)
纪烨,张芳[8](2000)在《挂失止付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挂失止讨的程产我国票据法规定的失票救济方法之一的挂失止付,是指票据丧失后,失票人将票据丧失的情况告知付款人,并请求付款人在止付有效期间内对挂失的票据不手付款,从而暂时保全失票人的票据权利,防止他人冒领失票票据款项的一种制度产挂失止付必须遵守如下法律程(本文来源于《当代法学》期刊2000年03期)
范旭斌[9](1999)在《论票据挂失止付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票据丢失后 ,挂失止付是一种常用的救济措施 ,但我国现行的《票据法》及有关法律规定过于笼统 ,在实践中不易操作。本文针对目前有关法律规定的不足 ,对挂失止付、失票人、可挂失的票据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明确了失票人及可挂失的票据的范围 ,有利于正确运用挂失止付来保护票据的权利人的利益 ,维护交易安全。(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1999年04期)
冯立明[10](1999)在《对票据挂失止付制度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票据挂失止付制度是我国票据法所规定的票据丧失后的救济方法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商事活动的一种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五条规定,“票据丧失,失票人可以及时通知票据的付款人挂失止付,但是,未记载付款人或无法确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据除外。收到挂失止(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1999年07期)
挂失止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银行承兑汇票作为重要的支付工具在经济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其在流转中面临的风险种类也不断增加。银行承兑汇票的恶意公示催告以危害性高,难以防范,经济损失大的特点成为票据风险的一块顽疾。本文通过对恶意公示催告成因的分析,提出降低风险的相关防范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挂失止付论文参考文献
[1].王鑫,徐琛.论我国票据挂失止付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9
[2].杨义军.银行承兑汇票恶意挂失止付风险与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
[3].柯昌辉.论票据丧失后的挂失止付[J].北方法学.2011
[4].许纯.银行特殊“挂失止付”业务相关法律探析[J].银行家.2010
[5].邹日强,毛杰.我国票据挂失止付制度的法律问题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
[6].张维新.票据实务中的挂失止付问题[J].金融会计.2002
[7].张汉国,刘睿.小议支票挂失止付下对权利人的救济[J].律师世界.2001
[8].纪烨,张芳.挂失止付中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0
[9].范旭斌.论票据挂失止付的几个问题[J].河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10].冯立明.对票据挂失止付制度的几点思考[J].法律适用.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