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热熔体脆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铝基非晶,过热熔体脆性,中程有序,非晶形成能力
过热熔体脆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保安[1](2007)在《铝基合金过热熔体脆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铝基非晶合金具有特殊的优良性能,无论作为结构材料还是功能材料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部分铝基非晶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过热熔体脆性与非晶形成能力及非晶中程有序结构的关系,并对非晶中的微观结构不均匀性进行了初步探究。利用高温熔体粘度仪测量了五种Al-Co-Ce及Al-RE(Ce,Nd,Pr)合金熔体的粘度,并结合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实验方法,计算了它们的过热脆性M值。分别发现在Al-Co-Ce和Al-RE(Ce,Nd,Pr)合金系中,随着M值的增大,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逐渐减小。说明在同一合金系中,M可以用来预测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将两种合金系的M值进行了对比,发现在不同的合金系中,M和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计算了六种Al-Ni-Nd合金的过热熔体脆性,并分别将M和表征非晶形成能力的参数T_(rx),γ进行了对比。发现在具有相同晶化类型的合金中,M值越大,合金非晶形成能力越低,M可以反映出具有相同晶化类型的或相近晶化温度的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将六种Al-Ni-Nd合金的过热脆性值和非晶结构因子预峰强度进行了对比,发现M值越大,非晶的结构因子预峰越低。说明M反映了合金熔体中的中程有序原子团簇在形成非晶时的稳定性,是从液体稳定性方面反映了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一个参数。根据TTT曲线分析了过热熔体脆性对合金非晶形成的影响过程,阐明了合金过热熔体脆性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机制。发现在Al_(87)Co_(10)Ce_3非晶合金X射线衍射(XRD)曲线上存在一个明显的肩峰,说明非晶中存在微观结构不均匀性。首次对这种微观结构不均匀性随成分的变化及与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随Co/Ce原子比升高,肩峰的强度逐渐增强,预峰的强度逐渐减弱,肩峰的存在会对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过XRD及DSC等温实验,发现和Al_(87)Ni_(10)Ce_3不同,Al_(87)Co_(10)Ce_3非晶的晶化过程为共晶晶化过程,晶化机制为生长型晶化,说明在非晶中存在着fcc-Al和Co_2Al_9的预存晶核,分析认为fcc-Al和Co_2Al_9预存晶核的存在是导致Al_(87)Co_(10)Ce_3非晶XRD曲线上出现肩峰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7-05-10)
周建坤[2](2005)在《铝基非晶的中程有序结构及其过热熔体脆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铝基非晶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结构分析软件等主要手段,系统的研究了Al-Ni-Pr非晶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_(100-x)Ni_(10)Pr_x(x=3,5,7,9)四种非晶合金中都存在中程有序结构,其结构因子的预峰峰位随稀土元素Pr含量的增加而向小角度(小Q处)偏移,中程有序结构的结构单元尺寸R随稀土元素Pr含量增加而变大。同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Al-Ni-Pr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稀土元素Pr含量的增加,其约化玻璃转化温度升高,非晶形成能力提高。这与中程有序结构的变化趋势相同。由此可见,铝基非晶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与其非晶形成能力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镜(HRTEM)等主要手段对Al-Ni-Pr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的研究发现,Al_(87)Ni_(10)Pr_3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归纳如下:非晶基体→非晶+fcc-Al→fcc-Al+Al_3Ni+AlPr;而Al_(85)Ni_(10)Pr_5非晶的晶化过程为:非晶基体→非晶+fcc-Al+Al_3Ni+AlPr→fcc-Al+Al_3Ni+AlPr。等温DSC实验结果表明,Al_(87)Ni_(10)Pr_3非晶合金为初晶型晶化,而且其初晶相晶化为长大机制控制。 以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熔体粘度仪测量了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的粘度;利用熔甩法制备了铝镍基非晶薄带,并通过DSC对非晶薄带进行晶化,从而得到其玻璃转变的各种物理参数:使用了一个新参数——过热熔体脆性M来表征合金熔体的粘度在液相线温度处的相对变化率大小,进一步结合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的粘度结果及其非晶晶化的参数,通过计算结果发现,在铝镍基非晶合金中,过热熔体脆性M值越大,其非晶形成能力越小,因此我们可以将M看作一个衡量铝基非晶形成能力大小的新参数。(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5-03-31)
过热熔体脆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铝基非晶为研究对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结构分析软件等主要手段,系统的研究了Al-Ni-Pr非晶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实验结果表明,Al_(100-x)Ni_(10)Pr_x(x=3,5,7,9)四种非晶合金中都存在中程有序结构,其结构因子的预峰峰位随稀土元素Pr含量的增加而向小角度(小Q处)偏移,中程有序结构的结构单元尺寸R随稀土元素Pr含量增加而变大。同时通过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对Al-Ni-Pr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稀土元素Pr含量的增加,其约化玻璃转化温度升高,非晶形成能力提高。这与中程有序结构的变化趋势相同。由此可见,铝基非晶合金的中程有序结构与其非晶形成能力存在密切关系。 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计(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电镜(HRTEM)等主要手段对Al-Ni-Pr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的研究发现,Al_(87)Ni_(10)Pr_3非晶合金的晶化过程归纳如下:非晶基体→非晶+fcc-Al→fcc-Al+Al_3Ni+AlPr;而Al_(85)Ni_(10)Pr_5非晶的晶化过程为:非晶基体→非晶+fcc-Al+Al_3Ni+AlPr→fcc-Al+Al_3Ni+AlPr。等温DSC实验结果表明,Al_(87)Ni_(10)Pr_3非晶合金为初晶型晶化,而且其初晶相晶化为长大机制控制。 以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温熔体粘度仪测量了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的粘度;利用熔甩法制备了铝镍基非晶薄带,并通过DSC对非晶薄带进行晶化,从而得到其玻璃转变的各种物理参数:使用了一个新参数——过热熔体脆性M来表征合金熔体的粘度在液相线温度处的相对变化率大小,进一步结合铝镍基非晶形成熔体的粘度结果及其非晶晶化的参数,通过计算结果发现,在铝镍基非晶合金中,过热熔体脆性M值越大,其非晶形成能力越小,因此我们可以将M看作一个衡量铝基非晶形成能力大小的新参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热熔体脆性论文参考文献
[1].孙保安.铝基合金过热熔体脆性及非晶形成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7
[2].周建坤.铝基非晶的中程有序结构及其过热熔体脆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