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宁远县直属机关幼儿园,湖南省永州市425600)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开展游戏教学,能够顺应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应对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充分激发并保持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本文从游戏教学的概述出发,总结了游戏教学对学前教育的积极作用并重点阐述了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游戏教学;应用

一、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概述

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一般指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为目的,在游戏设计中融合成熟的教育理论,保证游戏与教学能够充分结合的效果的教学模式。这是为了应对长期以来学前教育“小学化”,顺应儿童发展规律而提出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充分激发并保持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应用游戏教学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游戏设计的科学性和教育性,保证游戏的重点在“学”而非纯粹的娱乐上,避免自制力不足的学龄前儿童沉迷游戏本身而忽视学习目的。现阶段,有许多游戏形式值得学前教育中的游戏教学借鉴,但仍然存在着游戏开发领域和教育领域信息不对称、缺少深入详细的针对学龄前儿童的调研等问题。

二、游戏教学对学前教育的积极作用

受限于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学龄前儿童通常活泼好动但逻辑思维能力与自制力较差。而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知教育,能否提高儿童的集中力和兴趣对教育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如果采取类似小学的教育模式,由教师单方面的进行讲解和灌输,很难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意识。游戏教学对学前教育的意义便由此体现出来。具体来说,游戏教学对学前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健体魄

强健体魄是游戏教学对学龄前儿童最直接的益处。目前常见的游戏教学可以按照所需场地分为两种类型:室内游戏和室外游戏。室内游戏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锻炼作用,比如抢板凳等,但更多的是偏重智力开发的小型游戏。因此,承担强健体魄作用的通常是室外游戏。室外游戏可以根据场地大小自由的安排各类需要较多运动量的游戏项目,比如打沙包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敏性与协调性;捉迷藏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追击能力;两人三腿比赛,可以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性。通过开展室外游戏,不仅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

(二)开发智力

寓教于乐、开发智力也是游戏教学的一大积极作用。学龄前阶段,正是儿童智力高速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通过一些益智游戏比如七巧板、鲁班锁、拼图、魔方、你画我猜等进行智力开发,能够取得十分良好的效果,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儿童的大脑。

(三)培养人格

相比单向的课堂教学,游戏更容易被学龄前儿童所接受。良好的游戏教学能为儿童创作轻松愉快的环境,引导儿童正确的接触世界,获取有益的新知识,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同时也促进儿童的情感发育。因此,游戏教学对儿童的人格培养也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三、如何在学前教育中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现阶段要在学前教育中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需要动手操作的游戏

需要动手操作的游戏有利于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在儿童游戏教学中,动手游戏是最为实用的一类教学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是让儿童亲自动手实践。如儿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儿童捏彩泥、剪纸等,儿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作物品,提高儿童动手能力。在这个游戏开展中,儿童非常活泼,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动手做自己喜爱的一些物体。如在拼火柴时,教师示范后,可以让儿童自行拼出图案。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儿童可以自行对材料进行个性利用,有利于提高儿童参与游戏的兴趣。儿童园开展游戏教育中,不仅需要提供硬件设施,还需要有满足游戏教学的各类游戏材料,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在材料投放时,无论是材料还是玩具,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教学目的和儿童兴趣,保证儿童能够自主选择材料游戏学习。如在益智区,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些几何图形,让儿童进行记忆。为提高参与性,可以在益智区摆放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儿童找到其中的图形。在开展图形教育中,教师可以与儿童开展折叠游戏,让儿童自行折叠卡片,变换图形,提高儿童参与主动性,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二)开展角色扮演类的游戏

儿童对视觉效果反应非常敏感,因此角色扮演游戏能够充分提高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如在龟兔赛跑游戏中,可以让儿童带上头饰、穿上兔子乌龟服饰来进行装扮,用积木搭建颁奖台,让儿童在扮演中进行学习。最后还需要让儿童交换角色,体验不同的感受,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来进行学习。又如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老师扮演老鹰,儿童扮演小鸡,在游戏中,小鸡只有相互帮助才能够取得成功,这个游戏能够充分提高儿童的团队意识。儿童教学中,需要结合儿童的生活与认知能力进行培养,采用角色扮演。如游戏教育中,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消防、医院,让儿童扮演消防员、医生等,教导消防和医院相关知识。在教育开展中,教师进行指导,儿童能够充分吸收相关知识,提高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行针对性的游戏设计

因材施教。每个儿童兴趣、性格均不同,已经有了初步行为习惯,因此在教育中需要因材施教。在以往教学中,认识蔬菜多是拿着图片教学,儿童学习性不高。可以对此作出改进,让儿童自己买卖水果,通过这个游戏,儿童能够熟记水果的名称和特点。

(四)利用动画等多媒体提高游戏趣味性

巧用动画,丰富内容。儿童对动画的兴趣都比较高,因此游戏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动画开展,如在美术课堂上,让儿童观看熊出没,进而构思视频中的形象,让儿童画出人物,不断锻炼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喜爱的动画有很多,因此在游戏活动设计中需要合理使用。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应用中,可以让儿童说出自己对人物的认识,并且让儿童自己来扮演任务。在游戏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合理引导,提高游戏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儿童思维,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扮演出来,也锻炼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进行正确引导

在一些创造性游戏比如积木或乐高游戏中,教师需要注意进行正确引导,不能单纯的给出“标准模板”让儿童对其进行模仿和复制,而应当给予儿童更多自由活动的空间,尊重儿童自己的想象力,以儿童的角度出发,从而达到充分地挖掘儿童潜能、激发儿童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游戏教学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也是学龄前儿童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当在游戏教学中,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正确的引导,多开展需要动手操作的游戏、需要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针对性的游戏设计、利用动画等多媒体提高游戏趣味性,以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磊.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19(16):276.

[2]王琳琳.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原则及实践[J].学周刊,2018(28):178-179.

[3]卢思齐.游戏教学在学前英语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9):102-103.

[4]杨恩慧.游戏在我国学前教育法规中演变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