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包括连接杆和握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夹爪,另一端与握把连接,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连接座,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夹头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并与第二夹头组合形成夹持动作,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沿连接座周壁设置并沿连接杆向握把延伸,在握把处牵拉牵引线形成对连接座转动的控制,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座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握把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夹头开合的驱动件。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实现在操作过程中钳头位置的转动,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包括连接杆和握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夹爪,另一端与握把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连接座,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夹头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并与第二夹头组合形成夹持动作,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沿连接座周壁设置并沿连接杆向握把延伸,在握把处牵拉牵引线形成对连接座转动的控制,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座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握把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夹头开合的驱动件。
设计方案
1.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包括连接杆和握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夹爪,另一端与握把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连接座,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夹头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并与第二夹头组合形成夹持动作,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沿连接座周壁设置并沿连接杆向握把延伸,在握把处牵拉牵引线形成对连接座转动的控制,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座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握把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夹头开合的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金属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牵引槽,所述连接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孔包括相导通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开设于握把对应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牵引槽对应位置并对齐牵引槽设置设置,所述牵引线经过牵引槽穿设在牵引孔中并从第一出线口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金属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头一端为铰接端并与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头靠近连接座位置设置有换向导孔,所述换向导孔远离连接座的一侧为进线口,靠近连接座的一侧为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牵引槽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上于牵引孔一侧还设置有引导孔,所述牵引孔包括相导通的第二出线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出线口开设于握把对应位置,所述第二开口靠近牵引槽位置设置,所述驱动件为引导线,所述引导线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头自由端上,另一端由进线口进入换向导孔后依次穿过牵引槽以及牵引孔后由第二出线口穿出,牵拉引导线实现夹爪的合拢操作,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夹头合拢后复位第一夹头的复位弹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卫生金属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线伸出第二出线口的一端以及牵引线伸出第一出线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拉环,所述限位拉环直径大于第一出线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卫生金属异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上设置有绕线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使用的卫生金属异物钳。
背景技术
异物钳是一种医疗耗资,该产品通常与内窥镜联合使用,它的主要作用是手术时辅助医生将患者的异物给钳取出来,并在手术时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因为人体的器官结构较为复杂,所以就要求医生在操作异物钳时需要较高精度的钳取,但现有异物钳操作精度比较差,夹持力度较小,不能很好的对肠胃内的器官进行夹持,在手术时,由于异物钳握持端位置固定,手部握持在握持端上时通常会保持一个舒服的姿势,以方便自己的握持以及进行夹持操作,但在手术过程中,通常会出现需要转动异物钳,使得钳头可以转动到达合适的位置对异物进行钳取,但是会使得手部十分不适,造成夹持操作困难,但是不转动手部,单纯使得钳头位置转动使得异物钳整体结构复杂,造成整体体积臃肿,不适于置入人体进行操作,同时成本高昂,而深入人体的操作器具,为了更加卫生,避免不同病人的交叉感染,需要使用一次性的手术器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实现在操作过程中钳头位置的转动,提高手术操作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包括连接杆和握把,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夹爪,另一端与握把连接,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头,第二夹头和连接座,所述第二夹头固定连接在连接座上,所述第一夹头铰接设置在连接座上并与第二夹头组合形成夹持动作,所述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摆臂,所述摆臂上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沿连接座周壁设置并沿连接杆向握把延伸,在握把处牵拉牵引线形成对连接座转动的控制,所述连接座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座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握把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夹头开合的驱动件。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牵拉牵引线带动连接座转动,从而实现夹爪的角度调整,使得在不需要整体转动整体,既可以对夹爪位置进行调整,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在操作时可以将牵引线缠绕在手指上,在需要转动夹爪时,缠绕有牵引绳的手指微微用力,即可实现夹爪角度的调节,并且这种异物钳造价低廉,整体机构易于实现,可以一次性使用,更加卫生,避免不同病人的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座上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牵引槽,所述连接杆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孔包括相导通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开设于握把对应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牵引槽对应位置并对齐牵引槽设置设置,所述牵引线经过牵引槽穿设在牵引孔中并从第一出线口穿出。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牵引孔和牵引槽,使得牵引绳不会跑偏,可以更好的对连接座进行牵引,提升牵引效果,保证整体结构的顺利操作,同时将牵引线设置在牵引孔中,实现对牵引线的保护,避免外物划断牵引线,并且牵引线除了末端基本没有暴露在外,避免在手术操作时,划伤病患体内脏器。同时由于连接座能够转动,使得牵引槽可以与第一开口对齐,使得牵引线在穿出牵引槽后可以立刻进入牵引孔,不会因为连接座的转动,造成对线体的挤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夹头一端为铰接端并与连接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头靠近连接座位置设置有换向导孔,所述换向导孔远离连接座的一侧为进线口,靠近连接座的一侧为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牵引槽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上于牵引孔一侧还设置有引导孔,所述牵引孔包括相导通的第二出线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出线口开设于握把对应位置,所述第二开口靠近牵引槽位置设置,所述驱动件为引导线,所述引导线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头自由端上,另一端由进线口进入换向导孔后依次穿过牵引槽以及牵引孔后由第二出线口穿出,牵拉引导线实现夹爪的合拢操作,所述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夹头合拢后复位第一夹头的复位弹片。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拉动引导线,为第一夹头提供一个垂直于第二夹头的分解力,实现第一夹头的夹持运动,同时穿过换向导孔、牵引槽以及引导孔,实现在握持位置的穿出,便于操作,与牵引线相似的,可以在操作前将引导线缠绕在手指上,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摆动手指实现夹爪的收紧操作,同时另设一个引导孔,避免牵引线与引导线打结缠绕,影响操作。同时由于连接座能够转动,使得牵引槽与第二开口位置贴近,使得牵引线在穿出牵引槽后可以立刻进入引导孔,不会因为连接座的转动,造成对线体的挤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导线伸出第二出线口的一端以及牵引线伸出第一出线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拉环,所述限位拉环直径大于第一出线口设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避免引导线和牵引线没入,同时更加便于牵拉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把上设置有绕线柱。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完成夹持后,可以将引导线缠绕在绕线柱上,实现夹持姿势的固定,不用手一直牵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3可以看出公开了一种卫生金属异物钳,包括连接杆1和握把6,所述连接杆1一端设置有夹爪,另一端与握把6连接,所述夹爪包括第一夹头3,第二夹头4和连接座2,所述第二夹头4固定连接在连接座2上,所述第一夹头3铰接设置在连接座2上并与第二夹头4组合形成夹持动作,所述连接座2转动设置在连接杆1上,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摆臂22,所述摆臂22上连接有牵引线23,所述牵引线23沿连接座2周壁设置并沿连接杆1向握把6延伸,在握把6处牵拉牵引线23形成对连接座2转动的控制,所述连接座2与连接杆1之间设置有用于在连接座2转动后复位的复位扭簧,所述握把6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夹头3开合的驱动件。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牵拉牵引线23带动连接座2转动,从而实现夹爪的角度调整,使得在不需要整体转动整体,既可以对夹爪位置进行调整,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在操作时可以将牵引线23缠绕在手指上,在需要转动夹爪时,缠绕有牵引绳的手指微微用力,即可实现夹爪角度的调节。并且这种异物钳造价低廉,整体机构易于实现,可以一次性使用,更加卫生,避免不同病人的交叉感染。
上述连接座2上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牵引槽21,所述连接杆1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牵引孔11,所述牵引孔11包括相导通的第一出线口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出线口开设于握把6对应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开设于牵引槽21对应位置并对齐牵引槽21设置设置,所述牵引线23经过牵引槽21穿设在牵引孔11中并从第一出线口穿出。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牵引孔11和牵引槽21,使得牵引绳不会跑偏,可以更好的对连接座2进行牵引,提升牵引效果,保证整体结构的顺利操作,同时将牵引线23设置在牵引孔11中,实现对牵引线23的保护,避免外物划断牵引线23,并且牵引线23除了末端基本没有暴露在外,避免在手术操作时,划伤病患体内脏器。同时由于连接座2能够转动,使得牵引槽21可以与第一开口对齐,使得牵引线23在穿出牵引槽21后可以立刻进入牵引孔11,不会因为连接座2的转动,造成对线体的挤压。
上述第一夹头3一端为铰接端并与连接座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夹头4靠近连接座2位置设置有换向导孔31,所述换向导孔31远离连接座2的一侧为进线口,靠近连接座2的一侧为导出口,所述导出口与牵引槽21对齐设置,所述连接杆1上于牵引孔11一侧还设置有引导孔12,所述牵引孔11包括相导通的第二出线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出线口开设于握把6对应位置,所述第二开口靠近牵引槽21位置设置,所述驱动件为引导线31,所述引导线31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夹头3自由端上,另一端由进线口进入换向导孔31后依次穿过牵引槽21以及牵引孔11后由第二出线口穿出,牵拉引导线31实现夹爪的合拢操作,所述第一夹头3和第二夹头4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在第一夹头3合拢后复位第一夹头3的复位弹片42。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拉动引导线31,为第一夹头3提供一个垂直于第二夹头4的分解力,实现第一夹头3的夹持运动,同时穿过换向导孔31、牵引槽21以及引导孔12,实现在握持位置的穿出,便于操作,与牵引线23相似的,可以在操作前将引导线31缠绕在手指上,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摆动手指实现夹爪的收紧操作,同时另设一个引导孔12,避免牵引线23与引导线31打结缠绕,影响操作。同时由于连接座2能够转动,使得牵引槽21与第二开口位置贴近,使得牵引线23在穿出牵引槽21后可以立刻进入引导孔12,不会因为连接座2的转动,造成对线体的挤压。
上述引导线31伸出第二出线口的一端以及牵引线23伸出第一出线口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拉环5,所述限位拉环5直径大于第一出线口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避免引导线31和牵引线23没入,同时更加便于牵拉操作。
上述握把6上设置有绕线柱61。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完成夹持后,可以将引导线31缠绕在绕线柱上61,实现夹持姿势的固定,不用手一直牵拉。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248.1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51186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A61B17/50
专利分类号:A61B17/50;A61B17/28
范畴分类:申请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第一申请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申请人地址: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仓后街57号
发明人:陈武
第一发明人:陈武
当前权利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代理人:于艳玲
代理机构:33211
代理机构编号: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陈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