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物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遥感,动物生境监测,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
动物生态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顺,邹亮,宫一男,杨海涛,王天明[1](2019)在《激光雷达技术在动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作为一门新兴的主动遥感技术,近年来由于在提取和反演森林参数水平上不断提高,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动物生态学研究中。本文通过整理和搜集国内外文献,对激光雷达的技术特点及其在森林参数提取和动物生境上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当前基于LiDAR的森林参数反演算法主要服务于森林资源调查或林学研究,缺少对动物生态或生理意义相关的参数量化信息。目前该技术在国内的动物生态学方面的应用较少,尚未见文章发表。通过总结国外学者的研究,分别从动物生境选择与叁维森林结构的关系、栖息地立体生境制图、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叁个方面综述了LiDAR在动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相比传统方法, LiDAR技术提供的高精度叁维结构信息,能够显着提高动物生境质量的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水平和物种分布模型的评价精度,有利于从机理上加深对物种生境选择和集群过程的理解。但目前LiDAR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已知的生态关系研究,尤其是冠层结构与动物分布的关系,缺少对林下层生活的动物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同时很多有关动物生存和繁衍与立体生境的关系研究有待从Li DAR数据中进一步挖掘分析。未来应加强对森林林下层叁维信息的提取,提高林下层动物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监测水平,同时建立适用于动物生态和生理意义相关的参数,为动物生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提供标准的量化指标。(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9年09期)
戴祥艳,唐静,宋理洪[2](2019)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下,该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壤动物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至关重要的生物驱动因子,在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控该地区生态退化中有着重要意义。该区土壤动物类群组成丰富,具有明显的表聚性;随石漠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动物类群数有减少的趋势;生境越复杂、扰动越小,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也越复杂、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越高;不同海拔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存在异质性。当前,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存在分类水平不高、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较少、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响应的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应在生物指示作用、生态服务功能、微生态调控与作用机制及对当今热点环境问题的响应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杨欣兰[3](2019)在《巴松措(湖)原生动物生态学与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西藏地区巴松措原生动物多样性与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之间的动态关系,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间,在巴松措(淡水湖泊)设置了9个采样点,利用25#浮游网和卡盖式深水采样器,分别在叁个季节(春、夏、秋)进行了3次数据采样,共采集到水样254个。在室内采用活体镜检和固定染色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物种,用直接计数法统计种群数量。利用各类生物群落多样性参数、相似性系数及相关性参数等,对巴松措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其分析结果如下。(1)通过对巴松措春、夏、秋叁个季节理化因子分析发现,N、P等多个环境因子的值低于标准下限值,表明巴松措湖泊受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的影响较低。垂直水样的理化因子分析得出该湖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即0 m-30 m为表层(变温层),30 m-60 m为中层(温盐跃层),60 m以下为深水层(恒温层)。主要表现在春、秋两个季节,夏季温盐跃变的现象较不明显。(2)鉴定出原生动物277种(未定名种22个),其中春季168种,隶属于2门10纲23目55科76属。砂壳目为春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29.17%,变形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0.71%,原口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59%;夏季137种,隶属于2门11纲28目57科75属。砂壳目为夏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24.09%,表壳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2.41%,原口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73%;秋季124种,隶属于2门9纲23目47科69属。砂壳目为秋季物种的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32.26%,变形目为次优势类群,占总物种数的12.90%,缘毛目为罕见类群,占总物种数的0.81%。肉鞭门物种为叁季的优势类群,优势度皆大于50%。该湖泊原生动物的的整体群落结构呈春季>夏季>秋季的变化趋势。(3)春季的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3.38)高于垂直样(2.52),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6.73)高于垂直样(2.55),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06)低于垂直样(0.08),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9)低于垂直样(0.98);夏季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2.97)高于垂直样(2.44),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4.95)高于垂直样(2.70),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07)低于垂直样(0.10),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3)低于垂直样(0.92);秋季原生动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水平样(2.70)高于垂直样(2.60),Margalef多样性指数水平样(4.07)高于垂直样(2.58),Simpson优势度指数水平样(0.10)高于垂直样(0.06),Pielou均匀度指数水平样(0.81)低于垂直样(1.00)。结果表明,巴松措水平样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比垂直样复杂,物种多样性指数高于垂直样,且物种分布显得相对均匀,优势度在垂直样上表现较明显。(4)通过分析原生动物群落的营养功能类群分布特征发现,巴松措原生动物营养功能类群在叁个季节均表现为BS类群略高于PA类群的现象,随着水深的增加腐生类群和无选择性的杂食类群呈现上升趋势。(5)通过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特征分析发现,巴松措叁个季节各样点的群落相似性系数皆为极不相似(0-0.17),表明各样点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6)通过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参数与水环境理化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巴松措原生动物多样性和群落分布特征的环境因子是多个环境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构。其中,水深是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的关键限制性因子。(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期刊2019-04-20)
付和平,温都苏,袁帅,杨素文,吕志岗[4](2019)在《大数据应用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机遇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国内外大数据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大数据应用于生态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性文献及研究成果,从草地啮齿动物个体与行为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以及全球变化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将大数据应用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所带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针对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提出"生态痛点"的观点,并对把握"生态痛点"开展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与鼠害控制的创新性研究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地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李纯厚[5](2018)在《粤西海陵湾养殖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4—2016年粤西海陵湾养殖区湾内和湾外邻近海域21°27′—21°38′N、111°42′—111°57′E 4个航次调查资料,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鉴定大型底栖动物64种,春季种类最多为39种,秋季最低为17种。4季均以环节动物种类数最多,软体动物次之。不同季节间优势种有所差异,仅倍棘蛇尾Amphioplus sp.为周年优势种。春、夏、秋和冬季第一优势种分别为倍棘蛇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短吻铲荚螠Listriolobus brevirostris和平蛤蜊Mactra mera。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13ind./m~2和15.4g/m~2,其中丰度以春季最高为248ind./m~2,夏季最低为167ind./m~2,而生物量则以秋季最高为28.0g/m~2,春季最低为2.4g/m~2;平面分布总体呈现湾外高于湾内的趋势。底栖动物Pielou均匀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95—1.00和1.56—4.07,其中时间分布规律明显,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空间上,两者无明显分布差异。群落结构时空差异显着,为沉积物类型、水深、底层无机氮和悬浮物以及捕食压力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8年06期)
殷秀琴,陶岩,王海霞,马辰,寇新昌[6](2018)在《我国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与前沿领域。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在国际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东北长白山的研究。本文概述了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叁个阶段,并重点从以下方面总结了近10年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土壤动物分布格局及多样性、土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研究。本文可为进一步拓展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并为我国其他地区深入开展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提供参考。未来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应该关注:土壤动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土壤动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地上与地下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土壤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10期)
倪娟平,黄鑫,高梅香[7](2018)在《土壤动物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重要内容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野外实习是地理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巩固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其综合运用有重要意义。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野外实习存在着诸如课程安排不合理、缺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训练,实习缺乏系统性,实习资源条件差,评价单一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土壤动物生态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纳入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在牡丹江镜泊湖实习基地,通过土壤动物的获取,自然生境数据的采集、后期数据的处理以及结果分析,进行一次完整的野外调查和实习成果评定,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01期)
高群[8](2017)在《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2015.2016年夏季多个站位沉积物的分析、研究,对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的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分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为2651±707(ind/10cm~2),生物量为1284.8±423.5(μgdwt/10cm~2),该区域共有11个小型底栖动物类群被分选出来,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最占优势,可达95.7%。各站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538±6768(ind/10cm~2)和1015.1±270.6(μgdwt/10cm~2)。自由生活线虫的生物量同样最占优势(79.2%),其次为底栖桡足类(10.8%)、多毛类(5.9%)和双壳类(2.0%)等。垂直分布上,小型底栖动物和自由生活线虫的丰度在沉积物表层(0-2cm)分别占总量的56.5%、53.1%。本研究海区,包含4个潮间带站位,16个浅水站位(5.5-22.5米),多数站位位于人种养殖点附近,底栖环境相对不稳定,线虫在0-2cm表层和2-8cm底层的分布相差不大。从2015、2016年夏季胶州湾采集的多个站位样品中,共鉴定出198种自由生活海洋线虫,隶属于87个属,27科,4目。不同站位种类数差别较大:站位JZW-8最多(85种),站位JZW-10最少(26种)。整个研究海域主要的优势种有Parodontophora marina Zhang,1991,Terschellingia longicaudata De Man,1907,Dorylaimopsis turneri Zhang,1992,Setosabatieria coomansi Huang et Zhang,2006,Leptolaimus sp1,Sphaerolaimus gracilis De Man,1884。本文建立了1个新属(Ptycholaimelloides gen.nov.),描述了5个新种(青岛拟折咽线虫Ptycholaimelloides qingdaoensis sp.nov.,异带矛咽线虫Dorylaimopsis hetoroapophysis sp.nov,关节萨巴线虫Sabatieria articulata sp.nov.,大交接刺萨巴线虫Sabatieria macrospicula sp.nov.,周氏韦氏线虫Wieseria zhoui sp.nov.),20个新记录,列出了胶州湾自由生活线虫的种名录。(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7-06-01)
孙栋,王春生[9](2017)在《深远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深远海浮游生态系统依据水深的差别可以被划分为几个子系统,包括上层、中层、深层和深渊层等。目前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海洋上层,由于光照、温度、海冰和营养盐补充等因素的影响,浮游生物群落往往呈现出显着的时空变化。但在海洋中层及更深的区域,传统观点认为随着水深的增加,海洋的理化环境趋向于稳定,在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时空变化要弱于海洋上层。同时受调查技术和经费的限制,人们对于这一广阔区域内浮游生态系统时空变化规律的认识要局限的多。随着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科学研究也逐渐由过去的以近海研究为主发展到当前的近海、边缘海和深远海研究协同发展。但与我国近海浮游生态学过去数十年间积累的大量研究成果相比,我国科学家对深远海,特别是中层、深层和深渊层浮游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极为缺乏。从大洋浮游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及其变化、种间关系与生态位分化、深海浮游动物群落在碳沉降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等多个角度全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外深海浮游生态学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过去十余年来深海浮游生态学研究技术手段上的巨大进步,以期为今后国内同行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7年10期)
王亮根,杜飞雁,陈丕茂,李亚芳,宁加佳[10](2016)在《南澳岛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特征及水团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2011年~2012年南澳岛北部海域4个季节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群、栖息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等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水团变化对浮游动物分布的影响。研究海域内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50种。浮游动物生态类群以暖水沿岸种、暖水外海种和暖水广盐种3个类群为主,群落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密度年均值为144.67个·m-3,季节变化呈双峰型,生物量年均值为98.67 mg·m-3,季节变化呈单峰型。海区内浮游动物优势种以近岸种为主,其中,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是唯一全年优势种。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浮游动物生态特征呈现典型的亚热带海湾生态学特性,其变化规律与该海区外海暖水、闽浙沿岸流以及径流冲淡水等水团的季节性消长相关,尤其是近岸径流。(本文来源于《南方水产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动物生态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人为活动和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下,该区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土壤动物是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至关重要的生物驱动因子,在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控该地区生态退化中有着重要意义。该区土壤动物类群组成丰富,具有明显的表聚性;随石漠化程度的加重,土壤动物类群数有减少的趋势;生境越复杂、扰动越小,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也越复杂、个体密度和类群数越高;不同海拔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存在异质性。当前,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中存在分类水平不高、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较少、对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响应的研究不够深入等问题。未来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应在生物指示作用、生态服务功能、微生态调控与作用机制及对当今热点环境问题的响应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物生态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顺,邹亮,宫一男,杨海涛,王天明.激光雷达技术在动物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生物多样性.2019
[2].戴祥艳,唐静,宋理洪.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9
[3].杨欣兰.巴松措(湖)原生动物生态学与群落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西藏大学.2019
[4].付和平,温都苏,袁帅,杨素文,吕志岗.大数据应用于草地啮齿动物生态学:机遇与挑战[J].中国草地学报.2019
[5].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李纯厚.粤西海陵湾养殖区邻近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J].海洋与湖沼.2018
[6].殷秀琴,陶岩,王海霞,马辰,寇新昌.我国东北森林土壤动物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生物多样性.2018
[7].倪娟平,黄鑫,高梅香.土壤动物生态学作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重要内容的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8
[8].高群.胶州湾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和自由生活线虫分类研究[D].聊城大学.2017
[9].孙栋,王春生.深远海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7
[10].王亮根,杜飞雁,陈丕茂,李亚芳,宁加佳.南澳岛北部海域浮游动物生态学特征及水团影响[J].南方水产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