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闫彩虹赵晓英甘肃高台县第一幼儿园734300

一、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

1、拒绝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关心和教育,使孩子认为自己在家庭中是不重要的而失去归属感。此外,父母没有给予必要的行为准则和强化,使孩子缺乏社会责任心;父母对冲动的行为缺乏约束,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父母对于孩子的成就没有鼓励,孩子缺乏探索行为和完成任务的行为;而且因为孩子实际上没有什么成就,所以缺乏自尊感。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对事情没有责任心,行为放纵,容易形成冷酷的、攻击的、固执的、消极的、玩世不恭和情绪不安的性格,以及不懂得爱和关心、情感冷漠、自控力差、意志薄弱、自以为是、任性、自由散漫、社会适应性差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2、溺爱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成长在溺爱型家庭里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宠爱,过于关心,过分监护和关注,致使孩子在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方面都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以致于从小不会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愿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情绪波动或攻击性行为,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更不容易被别人所接受。他们只懂得获得,不懂得付出;只知道被爱、被关怀,不知道去爱父母和长辈,更谈不上去关心他人;他们认为这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不能明辨是非,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大小事都依赖别人,胆小怕事,碰到任何问题解决能力都很差。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侵蚀,情绪不稳定,狭隘,过度自傲或自卑,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际困难以及软弱无能,容易形成骄横、任性、执拗的性格或者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

3、支配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在这一类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情绪很不稳定,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关爱与温暖,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他们没有什么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力也较差,通常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主见,懦弱,不接受纪律和社会行为准则的约束。在处世能力上可能会经常性的遇到一些困难;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没有竞争意识,表现出焦虑和喜怒无常等。

4、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能学习到怎样爱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另外,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获得支持感,当孩子犹豫、彷徨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可以从家庭的关怀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这种教养方式不仅会使儿童情绪稳定、情感丰富、意志坚强、爱生活、合群、自信,形成积极的、向上的、热诚的、友善的性格,还会使儿童产生独立、爽直、协作、亲切、沟通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他们知道关心他人,会和他人合作,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待人诚恳并且懂得互相尊重,具有探索意识。

研究表明:唯有民主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以安全感,才能培养孩子健全的自我。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子女心悦诚服的接受;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子女的心理才能健康地发展。可以肯定地说,民主型的教养方式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唯一值得推崇的方式。因为,这种类型的父母不但懂得爱孩子,还知道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这种教育方式对所有孩子的心理发展都是有益的。

二、心理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过分地关心、溺爱孩子

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因此,我们提倡不要过分地关心、溺爱孩子,要放飞孩子,还孩子一片任意翱翔的蓝天,让孩子在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在失败中寻找成功,在与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各种欢乐与痛苦,从而培养其诸如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行动。

2、加强对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

由于每个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导致在同样情况和条件下,有的人心理正常,而有的人心理异常。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能客观分析与评价自己,对他人的嘲笑、冷落以及遇到的挫折能坦然接受,并认定目标,积极进取,保持心理的平衡;而承受能力差的人则不然,面对突发的事故、灾难、矛盾冲突、挫折等都不能客观对待,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积极方法,往往会走上极端而造成心理问题。当今的儿童生活与学习条件优越,很少经历风雨的磨练,如果不让他们多接受锻炼,提高他们面对各种问题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以后一旦遇到风吹雨打,小小的挫折都可能不堪一击,很容易走入极端。所以,在孩子还处于儿童阶段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意志,找出孩子身上的缺点,并及时指出予以纠正。

3、家长自己要保持积极的情绪,言传身教,做好“镜子”的榜样作用

不论是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都具有传染性,负性情绪的传染性要较正性情绪的强,因此,家长要有健康的心理,有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为孩子做出榜样。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父母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4、家长要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不要吝啬自己对孩子的鼓励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家长教育孩子的心理难免都有些错位,他们难以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而是用挑剔的眼光找孩子的毛病,更有甚者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去与自己孩子的短处比,这样做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久而久之,孩子自己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一无是处。做父母的应该知道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存在着差异,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鼓励他。其实,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安慰或鼓励,孩子最期待父母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做父母的要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和鼓励的武器,帮助孩子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自信,以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会的倾向。

5、注意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一定要有进行交流沟通的时间。父母之间可经常相互交换育儿策略,相互补充完善,特别在教育孩子上面要达成一致意见,不致于在教育孩子时发生分歧,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都不利。父母同时也要把孩子看成具有自觉的主观意识与独立人格的主体,进行沟通时把孩子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鼓励孩子向自己提意见。作为父母还要重视自己的不足,如果错怪了孩子要及时道歉,忘记了承诺要及时补上,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子女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的深刻影响。

三、结论

在影响儿童心理的众多家庭因素中,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最重要、最具决定因素的。家长的教养方式不同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不同,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因此,父母亲应该共同调适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多施加正性情感,避免负性情感的暴露,使儿童在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心理环境中成长,从而塑造健康的心理。

标签:;  ;  ;  

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