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陈军(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545001)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01-0215-02

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比较少见。但容易引发肠坏死、肠穿孔、重症感染,危及生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防止病情转化。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剖宫产术后发生肠梗阻共9例,现对其病因、处理及预防等进行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年龄21~36岁;经产妇2例,初产妇8例。其中,再次剖宫产1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1例。手术采用腰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腰硬联合麻醉5例。剖宫产手术时间为35~90min,手术时间90min者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1.2临床表现9例患者术后24小时后未排气并且腹胀进行性加重。其中3例症状较重,逐渐出现腹痛且进行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发病早期无腹膜刺激征。肠鸣音均减弱。9例患者行腹部X线摄片检查均提示肠管积气,可见液平。2例电解质提示低钾。4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

1.3方法

1.3.1保守治疗包括:(1)禁食和胃肠减压治疗;(2)给予维生素B1足三里封闭或肌注,促进肠蠕动;(3)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抗感染治疗;(5)温肥皂水灌肠。严重者改为大黄承气汤保留灌肠,一日3次;胃管予以灌注大黄承气汤保留1小时,一日3次。1-2日腹部X线摄片,了解治疗效果。

2结果

9例经保守治疗后排气排便恢复,腹部X线摄片正常,恢复饮食后肠梗阻症状未出现。均治愈出院。

3讨论

3.1发病原因及机制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有急性假性结肠梗阻及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两种类型,另外,有低钾症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的麻痹性肠梗阻。剖宫产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少[1]。假性结肠梗阻是由于支配结肠的交感神经阻断,副交感神经使结肠局限性痉挛性收缩引起的肠梗阻,是结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非器质性肠梗阻。本组有3例属于假性结肠梗阻。术后急性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炎症造成的肠蠕动减弱是梗阻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肠壁水肿引起的肠腔阻塞。无绞窄情况。另外,如果既往有手术史,手术困难;手术时间较长;术前合并贫血,术中失血,术后持续贫血状态或低蛋白血症;术后有盆腔感染都会加重肠管的水肿、渗出,从而导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本组4例属于早期炎性肠梗阻。其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90min,手术困难,术中失血多,术后贫血。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低钾症血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胃肠基本电活动减弱,胃肠蠕动减少导致。本组2例属于麻痹性肠梗阻,其中1例甲状腺功能低下、低钾症血症。本组无机械性肠梗阻。

3.2治疗尽早诊断、治疗是治愈此症关键。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剖宫产术后24小时后未排气且腹胀,肠鸣音减弱即警惕此症。给予维生素B1足三里封闭或肌注,促进肠蠕动。如腹胀进行性加重,腹部X线摄片检查证实肠梗阻后即禁食和胃肠减压治疗,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感染,温肥皂水灌肠治疗。本组6例经此治疗痊愈。但另外3例在上述治疗无效后,予大黄承气汤保留灌肠,一日3次;经胃管灌注大黄承气汤保留1小时,一日3次。2-3日亦痊愈。均无手术治疗。

3.3预防措施产科医师应注意发生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高危因素,如既往有手术史,术中盆腔粘连严重,手术困难,手术损伤大;产程过长,产妇疲劳;产妇体质差;体液丢失、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等。剖宫产术中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管及清理腹腔时减少肠管刺激。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等手术时应尽量减少手术出血,缩短操作时间,最好由有经验者施行。手术过程要遵守无菌操作,围产期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手术后温水浴足、鼓励患者尽早活动,可促胃肠蠕动。重视剖宫产手术后肠梗阻的识别,注意鉴别腹胀、腹痛、纳差等症状,及时完成X线等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StrickerB,Blancoj,FoxHE.Thegynecologiccontributiontointestinalobstructioninfemales.JAmCollSurg,1994,178:617-620.

标签:;  ;  ;  

剖宫产术后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