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熟语论文_顾军,檀秀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汉语熟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熟语,汉语,异文,教学策略,汉语教学,泰语,日语。

汉语熟语论文文献综述

顾军,檀秀秀[1](2019)在《留学生汉语熟语的语用偏误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熟语的教学是难点。留学生在使用汉语熟语时,比较容易出现理性意义不当、色彩意义不当方面偏误。就留学生在汉语成语、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熟语中的语用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7期)

乔娇[2](2019)在《英汉熟语的概念隐喻视角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是语言的精华,展现着一个民族在认知上的独特见解。Lakeoff&Johnson(1980)提出隐喻不仅是是一种修辞,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对人们认识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汉熟语中国拥有大量喻体喻义相同的熟语,也有喻体相同语义不同的熟语,本文利用概念隐喻视角,解释英汉熟语相同和差异之处的原因,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应该尊重文化差异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教育》期刊2019年20期)

杨亚楠[3](2019)在《高级汉语阅读教材熟语编写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内涵丰富,形象生动,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及独特的文化魅力。在高级阶段,留学生会接触并学习大量的熟语,而教材不仅是留学生学习熟语的最直接材料,也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因此,应该对教材中熟语的编写情况给予充分的重视。本文以高级汉语阅读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套教材——《发展汉语·高级阅读》和《高级汉语阅读教程》为研究对象,对教材中的熟语进行了分类和统计,对比分析了这两套教材的熟语分布数量、复现次数、释义情况及练习设置,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高级汉语阅读教材中熟语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教材中熟语编写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教材的选取以及熟语的分类标准;第二章对比分析了教材中熟语的分布数量及复现次数;第叁章对比分析了教材中熟语的释义情况及练习设置;第四章根据前文研究结果发现了高级汉语阅读教材中熟语编写在收录上存在收录种类集中、数量分布不均、集中收录超纲词及共选熟语少等问题,在复现次数上存在复现次数低的问题,在释义上存在感情色彩标注较为随意、无熟语所属种类标注及解释不详细等问题,在练习设置上存在练习类型单一的问题;第五章根据第四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熟语收录要注重实用性,增加熟语复现次数,熟语释义要详细及练习要丰富全面等建议;第六章结语总结了全文,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5-01)

汝静[4](2018)在《俄汉语表“愤怒”义熟语隐喻现象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情感是人类的一种抽象的心理活动,为了更形象地表达并理解情感,人们经常将其隐喻化。"愤怒"作为人类基本情感之一极具代表性,研究价值不言而喻。从隐喻的角度对愤怒类俄汉语熟语的异同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的结论有助于理解俄汉语的语言文化,对中俄两国的跨文化交际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边疆经济与文化》期刊2018年11期)

王玲[5](2018)在《新疆汉语方言熟语说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汉语方言与普通话一样有大量的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四种。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熟语呈现出古汉语遗留和就地取材等特点。(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8年24期)

夏子茵[6](2018)在《浅谈日汉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翻译方法——以日译汉语中的部分熟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使世界上操着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广泛交流。但是由于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习惯。这些异文化及语言习惯使得翻译无法做到绝对对等。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损失"。这些"损失"便是本文中提到的"不可译现象"。随着人们对语言和文化的不断研究,现如今人们不再片面的强调翻译是否可能。因此,笔者以汉译汉语中的部分熟语为研究对象,旨在找出如何将这些翻译中存在的不可译现象变为可译的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17期)

彭潇颖[7](2018)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它们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沉淀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隶属于词汇教学,其中又渗透着不少文化内涵,因此也是文化教学的一部分,是影响留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难度较大、文化背景不同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和教材选编内容等种种原因的影响,熟语教学很容易被忽视。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蒙古国留学生熟语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偏误产生的原因,来为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本文的调查对象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的中高级水平蒙古国留学生,使用的教材是《发展汉语》系列,本文只分析综合课教材中涉及的熟语,以下涉及到教材时一律简称《初/中/高级·Ⅰ/Ⅱ》。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熟语的相关概念及教学现状。包括对熟语类别、共同特性及熟语教学重要性的概述,对《发展汉语》(综合)中熟语的分布情况的考查,以及二连浩特国际学院熟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第叁部分:蒙古国留学生熟语学习及使用偏误分析。简单陈述了偏误分析的属性,之后利用收回的调查问卷,对留学生熟语偏误进行了归类总结,并通过偏误分析,总结了偏误产生的原因。第四部分:留学生熟语教学策略研究。这一部分以教学原则为理论支撑,提出了四大类教学策略,每一类又包括两到叁种相对具体的方法。第五部分:结语。对整个文章进行了观点的梳理,对全文做了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并分析了文章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能够为熟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8)

赵靖[8](2018)在《留学生汉语熟语中文化因素的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熟语是汉语词语中很重要的一类词语,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它内容丰富,简洁生动,反映人们的生活。正因如此,熟语教学是留学生掌握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但是,熟语的结构和语义不同于一般词汇,熟语中蕴含着文化背景。留学生在学习熟语时,只有了解熟语背后的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熟语,而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对留学生文化部分的输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国际汉语教学中的熟语教学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首先明确了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并且论述了文化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表现,作用及意义,然后阐述了熟语的内涵及熟语教学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通过搜集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使用熟语中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这四个方面产生的偏误,分析了偏误产生的原因,从而研究针对偏误的教学策略,教师如果运用了有效、恰当的熟语教学策略,对学生掌握熟语并且可以运用自如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可对国际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期刊2018-06-01)

蒋思琦[9](2018)在《关于与汉语同形的日语四字熟语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四字成语和日本的四字熟语都是自古以来人们口口相传的,蕴含着教育、讽刺寓意的短语和佳句。在构成上,由四个字组成,整体的意思从每个字的字义分离,一般作为惯用语被使用,几乎都是惯用的语句。无论是哪个国家,不管是哪一种语言,都有熟语和谚语的存在。那是一个民族语言智慧的结晶、言语的升华。通过对熟语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风俗习惯。如果说语言能够承担起其民族文化的驱动力的话,熟语正是具体展现其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思维方式、审美等的存在。在中日两国语言中,四字熟语的数量很多,而且在日语里,与中国四字熟语的词形相同,或者非常相近的四字熟语更是种类繁多。但是,随着时间的斗转星移,中日两国四字熟语的词义都分别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在与汉语同形的日语四字熟语之中,有与汉语词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本文把《新明解四字熟语辞典》中收录与汉语四字熟语同形的四字熟语分别找出,并和汉语四字熟语的意义进行比较,将其分为“同形同义”“同形类义”“同形异义”叁类,并分析其意义变化的原因,从根源探究二者词义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比较出两国在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最后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验证两国同形四字熟语的差异,以及调查出中国日语学习者受母语干涉的误用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尝试,对于在理解中日两国文化方面,以及避免错误翻译和中国日语学习者的使用错误方面,能有所帮助。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首先阐述了本研究的研究动机,其次对关于日语四字熟语的先行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了先行研究的不足之处,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这部分为本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基础。第二章对中日四字熟语的概念和出处进行分析。并将日语四字熟语的出处进行了简单归类和说明。第叁章将日语中与汉语同形的四字熟语进行定义,并且将之分为“同形同义”、“同形类义”、“同形异义”叁类,重点对“同形类义”和“同形异议”通过举例进行中日比较分析。第四章概述了中日同形四字熟语产生的原因,以及从自然地理环境、文化、语言变迁等方面分析了中日同形四字熟语在意义上产生差异的原因。第五章对日本上智大学的100名学生(包括日本人和中国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验证中日同形四字熟语在意义上的差异,以及中国日语学习者因母语干涉而产生的误解和误用。其次,从日语教学的角度,对于在中国日语教学中四字熟语的教学提出建议。最后对本研究的总结并提出今后的课题。(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徐新文(Sripol,Chinnawat)[10](2018)在《汉泰近义熟语对比及泰国汉语学习者熟语偏误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熟语大约产生于明朝。这些熟语以中国为中心,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传播到泰国之后,泰国人民喜闻乐见,在结合本地语言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对于这些“中国熟语”的理解,再加以创新,由此丰富和发展了“泰国本土熟语”。因此,这些泰国本土熟语与“中国熟语”在语言要素、语义、语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异同点。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从来源和分类、语言要素、语义和留学生习得汉语的偏误等方面,对汉泰熟语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出汉泰熟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使汉语和泰语学习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汉泰熟语的深层含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8-06-01)

汉语熟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是语言的精华,展现着一个民族在认知上的独特见解。Lakeoff&Johnson(1980)提出隐喻不仅是是一种修辞,也是人对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和推理机制,对人们认识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英汉熟语中国拥有大量喻体喻义相同的熟语,也有喻体相同语义不同的熟语,本文利用概念隐喻视角,解释英汉熟语相同和差异之处的原因,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应该尊重文化差异的启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汉语熟语论文参考文献

[1].顾军,檀秀秀.留学生汉语熟语的语用偏误类型研究[J].现代交际.2019

[2].乔娇.英汉熟语的概念隐喻视角及其对外汉语教学启示[J].中国农村教育.2019

[3].杨亚楠.高级汉语阅读教材熟语编写对比研究[D].河北大学.2019

[4].汝静.俄汉语表“愤怒”义熟语隐喻现象对比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

[5].王玲.新疆汉语方言熟语说略[J].传播力研究.2018

[6].夏子茵.浅谈日汉翻译中的不可译现象及翻译方法——以日译汉语中的部分熟语为例[J].北方文学.2018

[7].彭潇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熟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8].赵靖.留学生汉语熟语中文化因素的教学策略[D].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2018

[9].蒋思琦.关于与汉语同形的日语四字熟语的考察[D].辽宁师范大学.2018

[10].徐新文(Sripol,Chinnawat).汉泰近义熟语对比及泰国汉语学习者熟语偏误考察[D].山西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一3汉语惯用语对语用影响的中级组和高级...广告“市外桃源”的整合网络广告语调查情况因素相关系数矩阵因此,通过方差分析...一11塔城市区达斡尔族对下一代配偶民族...《桥梁》上册生词部分文化词语分类情...

标签:;  ;  ;  ;  ;  ;  ;  

汉语熟语论文_顾军,檀秀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