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坠器,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身,安装于壳身中心的旋转轴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旋转轴上的制动盘、刹车盘、旋转轮、涡卷弹簧,壳身形成有出绳端与挂钩端,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棘齿部;制动盘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相适配的棘爪,棘爪的一端设有耳吊,制动盘上固连有耳凸,耳吊与耳凸上连接有复位弹簧;旋转轮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第一转盘上设有若干限位柱,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与螺纹,旋转轮的一端抵设于限位环,旋转轴靠近限位环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涡卷弹簧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内,所述涡卷弹簧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上,结构简单,具有便于组装的功效,且制造成本降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身(1),安装于壳身(1)中心的旋转轴(2)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的制动盘(3)、刹车盘(4)、旋转轮(5)、涡卷弹簧(6),所述壳身(1)包括两个可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有将绳索(7)伸出壳身(1)的出绳端(13)与用于连接人体挂钩的挂钩端(14),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棘齿部(111);所述制动盘(3)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111)相适配的棘爪(31),所述棘爪(31)的一端设有耳吊(311),所述制动盘(3)上固连有耳凸(32),所述耳吊(311)与耳凸(3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3);所述旋转轮(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转盘(51)与第二转盘(52),所述第一转盘(51)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柱(511),刹车盘(4)通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511)相适配的限位槽(41)以使刹车盘(4)卡接于第一转盘(51)上;所述旋转轴(2)的中部安装有平键(21),所述旋转轮(5)上开设有与平键(21)相适配的第一键槽(54),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22)与螺纹,所述制动盘(3)、刹车盘(4)、旋转轮(5)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通过调节螺母(23)螺旋拧入螺纹并与限位环(22)配合,将制动盘(3)、刹车盘(4)及旋转轮(5)限位安装于旋转轴(2)上;所述旋转轴(2)靠近限位环(22)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涡卷弹簧(6)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24)内,所述涡卷弹簧(6)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12)上。
设计方案
1.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身(1),安装于壳身(1)中心的旋转轴(2)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的制动盘(3)、刹车盘(4)、旋转轮(5)、涡卷弹簧(6),
所述壳身(1)包括两个可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有将绳索(7)伸出壳身(1)的出绳端(13)与用于连接人体挂钩的挂钩端(14),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棘齿部(111);
所述制动盘(3)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111)相适配的棘爪(31),所述棘爪(31)的一端设有耳吊(311),所述制动盘(3)上固连有耳凸(32),所述耳吊(311)与耳凸(3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3);
所述旋转轮(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转盘(51)与第二转盘(52),所述第一转盘(51)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柱(511),刹车盘(4)通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511)相适配的限位槽(41)以使刹车盘(4)卡接于第一转盘(51)上;
所述旋转轴(2)的中部安装有平键(21),所述旋转轮(5)上开设有与平键(21)相适配的第一键槽(54),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22)与螺纹,所述制动盘(3)、刹车盘(4)、旋转轮(5)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通过调节螺母(23)螺旋拧入螺纹并与限位环(22)配合,将制动盘(3)、刹车盘(4)及旋转轮(5)限位安装于旋转轴(2)上;
所述旋转轴(2)靠近限位环(22)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涡卷弹簧(6)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24)内,所述涡卷弹簧(6)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52)上开设有弧形槽(521),所述弧形槽(52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部(522),所述弧形槽(521)的另一端设有贯穿于第二转盘(52)的连接孔(523),所述绳索(7)的终端设有卡接柱(71),所述绳索(7)的卡接柱(71)卡设于限位部(522)内,且绳索(7)依次卡入弧形槽(521)内并通过连接孔(523)卷绕于旋转轮(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5)的侧壁开设有凹槽(53),所述第二转盘(52)开设有延伸至凹槽(53)的销孔(524),所述销孔(524)内设有与销孔(524)相适配的挡销(525),所述绳索(7)上设有限位套(72),当绳索(7)用至末端时,限位套(72)将被挡销(525)与凹槽(53)卡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51)上设有内环圈(114),所述棘齿部(111)的外端设有延伸至内环圈(114)的第一加强筋(112),所述第一转盘(51)的中心设有延伸至棘齿部(111)内端的第二加强筋(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盘(51)上开设有延伸至旋转轮(5)的第一减重孔(512),所述第二转盘(52)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5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身(1)上设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上开设有便于手持的凹状部(1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盘(52)与涡卷弹簧(6)之间设有挡盘(6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靠近螺纹一端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长槽(25),所述旋转轴(2)上设有卡入长槽(25)的垫圈(2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3)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减重孔(3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坠安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坠器。
背景技术
防坠器是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工地、救援工作以及高楼洗窗等范畴,用来提供预防坠落的功能,使人员在高处作业时能确保安全。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304904.8)公开了一种可强制回卷的防坠器,此技术是由一弹接在卡齿及制动盘间的弹簧,使卡齿外端因人员瞬间下坠时所造成的离心力卡入棘齿孔,令制动盘无法转动以达到缓冲人员坠落的目的,但是现已知的技术需要将制动盘额外加工一弹接处,造成制作过程的复杂和组装不便;同时,目前的防坠器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制造成本较高,因此亟待需要设计出一款结构简单的防坠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坠器,结构简单,具有便于组装的功效,且制造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坠器,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身,安装于壳身中心的旋转轴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旋转轴上的制动盘、刹车盘、旋转轮、涡卷弹簧,
所述壳身包括两个可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配合形成有将绳索伸出壳身的出绳端与用于连接人体挂钩的挂钩端,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棘齿部;
所述制动盘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相适配的棘爪,所述棘爪的一端设有耳吊,所述制动盘上固连有耳凸,所述耳吊与耳凸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旋转轮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柱,刹车盘通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适配的限位槽以使刹车盘卡接于第一转盘上;
所述旋转轴的中部安装有平键,所述旋转轮上开设有与平键相适配的第一键槽,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与螺纹,所述制动盘、刹车盘、旋转轮依次安装于旋转轴,通过调节螺母螺旋拧入螺纹并与限位环配合,将制动盘、刹车盘及旋转轮限位安装于旋转轴上;
所述旋转轴靠近限位环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涡卷弹簧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内,所述涡卷弹簧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开设有限位部,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设有贯穿于第二转盘的连接孔,所述绳索的终端设有卡接柱,所述绳索的卡接柱卡设于限位部内,且绳索依次卡入弧形槽内并通过连接孔卷绕于旋转轮。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轮的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转盘开设有延伸至凹槽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与销孔相适配的挡销,所述绳索上设有限位套,当绳索用至末端时,限位套将被挡销与凹槽卡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盘上设有内环圈,所述棘齿部的外端设有延伸至内环圈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转盘的中心设有延伸至棘齿部内端的第二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延伸至旋转轮的第一减重孔,所述第二转盘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身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开设有便于手持的凹状部。
进一步地,述第二转盘与涡卷弹簧之间设有挡盘。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靠近螺纹一端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长槽,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卡入长槽的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盘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减重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防坠器,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棘齿部,所述制动盘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相适配的棘爪,所述制动盘上固连有耳凸,所述棘爪与耳凸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棘爪因人员瞬间下坠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卡入棘齿部,使制动盘无法转动,且刹车盘与旋转轮通过调节螺母连接为一体,通过制动盘与刹车盘产生摩擦进而对旋转轮进行减速以达到缓冲人员坠落的目的,且结构较为简单。
2.所述棘齿部与第一壳体一体成型,所述耳凸与制动盘一体成型,以使组装更加方便。
3.所述第二转盘开设有延伸至凹槽的销孔,所述销孔内设有与销孔相适配的挡销,所述绳索穿过连接孔并伸入凹槽内,使卷绕于旋转轮第一圈的绳索位于挡销内,所述绳索上设有限位套,当绳索用至末端时,限位套将被挡销与凹槽卡紧,绳索的限位套无法脱离凹槽与挡销的间隙,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4.所述涡卷弹簧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内,所述涡卷弹簧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上,通过设置涡卷弹簧,以使绳索进行自动回收,进而提高了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壳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轮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轮的第二转盘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轮的第一转盘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身;11、第一壳体;111、棘齿部;112、第一加强筋;113、第二加强筋;114、内环圈;12、第二壳体;13、出绳端;131、橡胶环;14、挂钩端;15、把手;151、凹状部;2、旋转轴;21、平键;22、限位环;23、调节螺母;24、安装槽;25、长槽;26、垫圈;27、第二键槽;3、制动盘;31、棘爪;311、耳吊;32、耳凸;33、复位弹簧;34、第三减重孔;4、刹车盘;41、限位槽;5、旋转轮;51、第一转盘;511、限位柱;512、第一减重孔;52、第二转盘;521、弧形槽;522、限位部;523、连接孔;524、销孔;525、挡销;526、第二减重孔;53、凹槽;54、第一键槽;6、涡卷弹簧;61、挡盘;7、绳索;71、卡接柱;72、限位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8所示,一种防坠器,包括具有容置腔的壳身1,安装于壳身1中心的旋转轴2及从左至右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的制动盘3、刹车盘4、旋转轮5、涡卷弹簧6。
所述壳身1包括两个可相互盖合的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并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配合形成有将绳索7伸出壳身1的出绳端13与用于连接人体挂钩的挂钩端14,所述出绳端13上设有橡胶环131,避免绳索7在拉伸与回收的过程中与出绳端13产生摩擦力而造成磨损,避免因出绳端13的磨损而更换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进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棘齿部111,所述制动盘3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111相适配的棘爪31,所述棘爪31的一端设有耳吊311,所述制动盘3上固连有耳凸32,所述耳吊311与耳凸3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3;棘爪31因人员瞬间下坠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卡入棘齿部111,使制动盘3无法转动,进而使刹车盘4对旋转轮5进行减速以达到缓冲人员坠落的目的,同时所述棘齿部111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所述耳凸32与制动盘3一体成型,以使组装更加方便。
所述旋转轮5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转盘51与第二转盘52,所述第一转盘51上周向等距设有若干限位柱511,刹车盘4通过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511相适配的限位槽41以卡接于第一转盘51上,所述刹车盘4与第一转盘51限位配合,避免刹车盘4与第一转盘51相对转动而影响刹车效果。
所述旋转轴2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键槽27,所述第二键槽27上安装有平键21,所述旋转轮5上开设有与平键21相适配的第一键槽54,通过在第一键槽54与第二键槽27内插入平键21,避免旋转轴2与旋转轮5发生相对转动,所述旋转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环22与螺纹,所述旋转轮5、刹车盘4、制动盘3、垫圈26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上,通过调节螺母23螺旋拧入螺纹并与限位环22配合,将旋转轮5、刹车盘4、制动盘3、垫圈26依次安装于旋转轴2。
所述旋转轴2靠近限位环22的一端径向开设有安装槽24,所述涡卷弹簧6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24内,所述涡卷弹簧6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12上;通过设置涡卷弹簧6,以使绳索7进行自动回收,进而提高了回收效率。
所述第二转盘52上开设有弧形槽521,所述弧形槽521的一端开设有限位部522,所述弧形槽521的另一端设有贯穿于第二转盘52的连接孔523,所述绳索7的终端设有卡接柱71,所述绳索7的卡接柱71卡设于限位部522内,且绳索7依次卡入弧形槽521内并通过连接孔523卷绕于旋转轮5,通过上述设置,以将绳索7固定于旋转轮5,且结构较为简单。
所述旋转轮5的侧壁开设有凹槽53,所述第二转盘52开设有延伸至凹槽53的销孔524,所述销孔524内设有与销孔524相适配的挡销525,所述绳索7穿过连接孔523并伸入凹槽53内,使卷绕于旋转轮5第一圈的绳索7位于挡销525内,所述绳索7上设有限位套72,当绳索7用至末端时,限位套72将被挡销525与凹槽53卡紧,一方面,以使卷绕于旋转轮5的绳索7更加有条理,进而使旋转轮5能卷绕更长的绳索7;另一方面,当绳索7用至末端时,绳索7的限位套72无法脱离凹槽53与挡销525的间隙,起到双重保证。
所述第一转盘51上设有内环圈114,所述棘齿部111的外端设有延伸至内环圈114的第一加强筋112,所述第一转盘51的中心设有延伸至棘齿部111内端的第二加强筋113,通过设置第一加强筋112,当棘爪31在离心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簧33的弹力卡入棘齿部111时,因离心力较大而使棘齿部111断裂,造成制动盘3上的棘爪31无法卡入棘齿部111,进而无法达到缓冲人员坠落的目的。
所述第一转盘51上开设有延伸至旋转轮5的第一减重孔512,所述第二转盘52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526,所述制动盘3上开设有若干第三减重孔34,通过设置第一减重孔512、第二减重孔526与第三减重孔34,一方面降低了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防坠器的整体质量,便于操作者携带。
所述壳身1上设有把手15,所述把手15上开设有若干便于手持的凹状部151,通过设置把手15,便于操作者手持该防坠器。
第二转盘52与涡卷弹簧6之间设有挡盘61,以使将涡卷弹簧6整齐地压入第二壳体12内。
所述旋转轴2靠近螺纹一端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长槽25,所述旋转轴2上设有卡入长槽25的垫圈26,通过将垫圈26卡入长槽25内,一方面将调节螺母23旋入时,垫圈26与旋转轴2不发生相对旋转,便于调节螺母23拧入,另一方面,便于调节螺母23拧紧贴合于垫圈26。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
1.一种防坠器,所述第一壳体11内设有棘齿部111,所述制动盘3上周向设有与棘齿部111相适配的棘爪31,所述制动盘3上固连有耳凸32,所述棘爪31与耳凸32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33,棘爪31因人员瞬间下坠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卡入棘齿部111,使制动盘3无法转动,且刹车盘4与旋转轮5通过调节螺母23连接为一体,通过制动盘3与刹车盘4产生摩擦进而对旋转轮5进行减速以达到缓冲人员坠落的目的,且结构较为简单。
2.所述棘齿部111与第一壳体11一体成型,所述耳凸32与制动盘3一体成型,以使组装更加方便。
3.所述第二转盘52开设有延伸至凹槽53的销孔524,所述销孔524内设有与销孔524相适配的挡销525,所述绳索7穿过连接孔523并伸入凹槽53内,使卷绕于旋转轮5第一圈的绳索7位于挡销525内,所述绳索7上设有限位套72,当绳索7用至末端时,限位套72将被挡销525与凹槽53卡紧,以使绳索7的限位套72无法脱离凹槽53与挡销525的间隙,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4.所述涡卷弹簧6的中心端卡接于安装槽24内,所述涡卷弹簧6的外端卡接于第二壳体12上,通过设置涡卷弹簧6,以使绳索7进行自动回收,进而提高了回收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887.3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564532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A62B 35/04
专利分类号:A62B35/04
范畴分类:16H;
申请人:绍兴市三犇机电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绍兴市三犇机电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袍江越英路以东厂房一楼
发明人:冯明华
第一发明人:冯明华
当前权利人:绍兴市三犇机电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云涵
代理机构:33274
代理机构编号:绍兴普华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加强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