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峰江静马燕燕(226400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95-01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是一种以肠道病毒引起的婴幼儿常见传染病。该病最早于1957年由新西兰Seddon加以描述,我国自1981年上海始见本病。近几年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手足口病的流行,时时刻刻威胁着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孩子的家长更是感觉到恐惧,不知如何应对。为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卫生部2008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1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特点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4、5、7、9、10、16型和B组2、5、13型,肠道病毒71型以及其他型别的肠道病毒感染可导致该病。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发病急性期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以学龄前儿童为主。
2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患者突然起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1周内消退。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现西医临床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例如阿昔洛维(无环鸟苷)、利巴韦林(病毒唑)、病毒灵及更昔洛韦等,均有一定疗效。此外,由于细胞因子干扰素在抗病毒感染中是最早出现的防御反应因子,也被广泛应用于手足口病的治疗。
3疾病的防控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首先应将患儿隔离。患儿应留在家里,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疱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曝晒。患儿的粪便需经含氯的消毒剂消毒2h后倾倒。
其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起居护理患儿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一般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建议家长用银花10g,连翘10g,黄芩10g,贯众10g,板蓝根10g加水煎煮取汁200ml放入加湿器中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每日两次,可以杀灭一部分空气中的肠病毒。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避免继发感染。
最后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加强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及技能培训,增强教职工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及应急处理知识,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
2、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3、提供消毒液及消毒柜,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紫外线消毒,对幼儿的日用品及幼儿园的各种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消毒。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