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人民医院湖南邵阳422100
【摘要】目的研究头孢类药物耐药性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和急性细菌性胃肠炎患者100例,采集200例患者的呕吐物,将每位呕吐物分成四份,使用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取出后,观察培养皿细菌滋生情况,对四份呕吐物滴加头孢类药物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匹罗、头孢拉啶,观察患者呕吐物细菌菌斑在不同头孢药物作用下耐药性。结果上呼吸道感染组患者滴加头孢氨苄出现耐药性患者94例,滴加头孢克洛出现耐药性患者89例,滴加头孢匹罗出现耐药性患者82例,滴加头孢拉啶出现耐药性患者75例。急性胃肠炎组患者滴加头孢氨苄出现耐药性患者95例,滴加头孢克洛出现耐药性患者87例,滴加头孢匹罗出现耐药性患者84例,滴加头孢拉啶出现耐药性患者72例。结论本文研究采用的头孢类药物皆有较高的耐药性,头孢拉啶耐药性低于其他药物,建议临床使用。
【关键词】耐药性;头孢拉啶;细菌性;
头孢类药物是临床使用中经常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其抗菌谱较广,能够杀死细菌,产生过敏性反应几率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但是感染细菌易产生头孢药物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严重下降甚至消失。本文采用对不同细菌感染源滴加不同头孢类药物的方法,记录了头孢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急性细菌性胃肠炎患者各100例。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82例;患者平均年龄36.4±4.2岁。
1.2方法
采集200例患者的呕吐物。将每位患者呕吐物分成四份,使用培养皿在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取出后,观察培养皿细菌滋生情况。分别对四份呕吐物滴加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匹罗、头孢拉啶。观察培养皿内细菌消灭程度,统计每位患者的细菌消灭程度:细菌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菌斑为无耐药性,细菌观察菌斑无明显变化为有耐药性;记录所有患者呕吐物使用不同头孢药物的细菌菌斑消灭程度。
1.3观察内容
观察患者呕吐物细菌菌斑旨在不同头孢药物作用下耐药性。
1.4数据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当P<0.05时,认为比较数据之间存在差异性。
2结果
本文在观察记录不同头孢药物的消灭细菌菌斑程度,结果如下。
上呼吸道感染组患者中,其中:
滴加头孢氨苄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6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94例。
滴加头孢克洛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11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89例。
滴加头孢匹罗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18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82例。
滴加头孢拉啶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25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75例。
急性细菌性胃肠炎患者中,其中:
滴加头孢氨苄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5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95例。
滴加头孢克洛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13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87例。
滴加头孢匹罗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16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84例。
滴加头孢拉啶药水出现无耐药性情况的患者28例,出现耐药性情况的患者72例。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经常表现为渐变的降低免疫表现。一般是指药物多次接触细菌病原体后,细菌病原体免疫性增强,药物效果逐渐下降甚至消失。头孢类药物是以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改造其侧链得到的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在抗生素市场中占较大份额,其药物可作用于全身各感染部位,是一种杀菌剂。本文研究中采用的样本是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细菌性胃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最常见,次之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多使用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等抗生素,能够有效缩短病程。急性细菌性胃肠炎细菌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等。临床症状多为上吐下泻、腹痛等,一般采用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方法。
本文采用的头孢类药物中:头孢氨苄属于头孢菌素类,其药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壁扩张,使细胞内容物膨胀至破解。头孢氨苄中含有增效抗炎因子,具有标本兼治得效果。头孢氨苄对奈瑟菌有较好抗菌作用,但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氨苄敏感,容易产生耐药性。本文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呕吐物细菌对头孢氨苄产生耐药性的94例,急性细菌性胃肠炎患者产生耐药性的95例,数据比较上无差异(P>0.05)。
头孢克洛属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应用于由肺炎双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药物经口服30~60分钟后逐渐提高全身血峰浓度,尿药峰浓度高大600μg/ml,肾功能不全者半衰期延长。但是头孢克洛可能会一起肾损害,长期使用会引发二次感染,使用时应谨遵医嘱。本文研究中上呼吸道患者呕吐物细菌产生耐药性的89例,急性肠胃炎产生耐药性患者87例。
头孢匹罗为第四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尿道等感染,针对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效果较好。但易导致皮肤出现过敏性反应、产生双重感染、继发性感染等情况,需准备好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呼吸道感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患者82例,急性胃肠炎产生耐药性的患者84例。
头孢拉啶是第一代半合成头孢菌素。主要特点是口服吸收好,血药浓度高,对耐药性金葡萄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菌具有杀灭效果。采用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方式用,临床上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头孢拉啶。本文研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呕吐物细菌产生耐药性的75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产生耐药的72例。
综上,本文研究采用的头孢类药物皆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头孢拉啶耐药性低于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匹罗等头孢菌素类药物(P<0.05),建议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高枫;梁继新;徐静.头孢类药物对人体大肠杆菌耐药性质粒消除作用的探讨[J].河南医学信息.2012.09(18):187-188.
[2]周韩.院内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07(07):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