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芳:从覐公簋看改唐为晋论文

袁莉芳:从覐公簋看改唐为晋论文

[摘 要]公元前1040年左右,周成王将同母弟叔虞分封到古唐国,称“唐伯”。到叔虞儿子燮父时改唐为晋,称“晋侯”,从此晋国屹立中原600余年,到公元前376年“晋绝不祀”。然而,唐何以为晋,不明所以。千百年来,专家学者争论不休。直到覐公簋的出现,学术界的眼光才凝聚到了一点。

[关键词]唐国;晋国;覐公簋

周武王克商之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周王朝疆域范围内分封了许多诸侯国。分封的对象包括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共分封71国,姬姓封国占53国,晋国便是姬姓封国其中之一,然而“晋”一开始并不是“晋”。

缺硼矫正技术:春梢萌发后至盛花期喷2-3次0.05%-0.1%的硼酸溶液或0.1%~0.2%硼砂溶液。硼肥土施,最好与有机质肥配合施。应根据树体大小确定施用量,一般情况下,小树每株施硼砂10-20克,大树每株施30-40克。需要注意的是,柑橘需硼量范围较窄,过多施用易产生硼中毒。

“……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这是《史记》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周成王分封叔虞到唐国的历史事件。另有“唐叔子燮,是为晋侯”。简明扼要的22个字,清晰的阐述了叔虞封唐和改唐为晋两件大事。但关于改唐为晋的原因,从古至今的众多学者专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大概可以归结为晋升说、晋水说、王命说三种。

如今,老胡凭藉厚实之馆藏及数次举办相关展览而整理、觅宝获得的照片,倾几年之精力,以更全面、扎实的作业呈现其成果,辑为《中国抗战话剧图史(1931-1945)》。众所周知,我国抗战期间话剧或戏剧论著甚多,然录之以图像者则鲜有见者。传敏先生等所编之书,补白价值显然。图史以上海、武汉、重庆、桂林和延安为中心,以话剧为视角,以数百幅老照片为载体,典型、专业而又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文化抗战”的真实景象。既光大抗战精神,又拓展资料学术含量,无论于戏剧界或文献界均贡献良多,功莫大焉。

《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穗),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禾,嘉天子命,作《嘉禾》。”另孔传有“唐叔,成王母弟,食邑内得异禾也……禾各生一垄而合为一穗。异亩同颖,天下和同之象,周公之德所致。”孔颖达疏:“此以善禾为书之篇名,后世同颖之禾遂名为‘嘉禾’,由此也。”异母同颖的“嘉禾”被周人视为吉兆,这对于刚刚建立起来的周王朝和在外征战的周公旦都是一剂强心针,对于稳固政权,鼓舞士气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唐叔虞之子燮父即位后,为纪念此事遂将国号“唐”改为“晋”。根据甲骨文中“晋”的字形、《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晋,进也,日出万物进”及《国语》韦注“荐,进也。”可知晋字最初的意思是取器中之物,献于神明。所以不难理解,燮父取“晋”字代替“唐”。

《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诗谱·唐谱》“成王封第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至于唐在哪里?晋又在哪里?唐和晋是否一个地方?晋水指的是哪条河?我们不做深究,但这些史料都持同一个观点:改唐为晋的原因是唐南有晋水,所以燮父即位后因晋水改国号。这种改法难免让人觉得草率。

为什么晋升说和晋水说,都没有得到统一的认可?需要补充一个历史概念。1925年,王国维提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唯在今日始得为之。”陈寅恪也曾概括:“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两位大师所说的二重证据法,是将史料和实物相结合考证古史的方法。史料与文物相印证最有权威,如果只有实物或者只有史料,那实物的可信度要高很多。以上两种改唐为晋的原因,都只有史料记载而无文物出土。所以一直以来不能让人信服。

作为亚利桑那州资深参议员的麦凯恩早在2000年便开始参与角逐总统,可惜在初选中输给布什。8年后,他再度出战,知名政治家、广泛的募款渠道以及“温和派”的特点让他风头大显,顺利拿到党内提名。但最后,他以173票对338票落败于奥巴马,无缘入主白宫。麦凯恩败选后继续担任亚利桑那州联邦参议员,担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指责穆巴拉克拒绝立即辞职“非常不合适”,访问反卡扎菲武装军队,一直活跃在公共视野。在2012总统选举初选阶段,他公开支持罗姆尼并参加他的竞选活动。2008年

直到2007年,有一件名为覐公簋的青铜器出现,该器物是一位香港私人收藏家所有,器物口径18、底径13.6、高12厘米,口微外侈,方沿平折,腹较浅且稍外鼓,略显束颈,圈足较高,直足壁微鼓,双兽首半环形耳的下部有圆角长方形小珥。颈部纹饰带的正、背面中间均有对称的兽首。兽首两侧各有两涡纹,涡纹间夹以顾首龙纹;腹部饰竖条棱纹是典型的西周早期的器物。

覐公簋腹内有铭文“覐公作妻姚簋,遘于王命唐伯侯于晋。唯王廿又八祀。”意思是覐公为他的姚姓妻子做了一件簋,记录了这么一件事:因为周天子的命令唐伯到晋做侯。从中可以了解因王命唐改为晋、唐伯变成晋侯,一个是国号的改变,一个是爵位的提升。这件器物给王命说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关于燮父改唐为晋,我们可以继续发现、研究、探讨,或许有一天新的证据会破土而出,给出我们不一样的结论。但作为居住在这片土地的三晋儿女,我们凝视着曾经延续600多年,称霸中原150多年,位居五霸之首的这段历史,足以让我们自豪。

标签:;  ;  ;  ;  ;  ;  ;  ;  ;  ;  

袁莉芳:从覐公簋看改唐为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