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雄丰(株洲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检验科412001)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36-02
【摘要】目的比较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指标用于糖尿病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为确认糖尿病的300例就医者,对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对于糖尿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诊断标准对糖尿病诊断效果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PG≥7.0mmol/L与HbA1c≥6.5%吻合度较好,作为诊断标准,HbA1c与FPG无明显差别。但HbA1c是一项更稳定的生物学指标。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尿病
FPGandHbA1cfordiabetesscreeningofcomparativeanalysis
【Abstract】ObjectiveComparativeFPGandHbA1ctwoindicatorsusedfordiabetesscreeningeffect.MethodSelectionofourhospitalwasconfirmedin300patientsofdiabetes,carriesontheOGTTtest,FPGandHbA1cforsensitivityandspecificityforthediagnosisofdiabetesmellitus.ResultFPGandHbA1coftwodiagnosticcriteriafordiabetesdiagnosisresultswithoutsignificantstatisticaldifference(P>0.05).ConclusionFPG≥7mmol/LandHbA1c≥6.5%betterfitdegree,asdiagnosticstandard,HbA1candFPG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ButHbA1cisamorestablebiologicalindex.
【KeyWords】Fastingplasmaglucose;HbA1c;Oralglucosetolerancetest;Diabetesmellitus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近几十年来,糖尿病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相关的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目前用于筛查和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OGTT是国际公认的确诊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金标准[1],但因其在试验前需要做严格的准备工作,试验过程耗时及步骤繁杂,而导致其不适于大批量人群筛查和较难在临床工作中被正确使用。笔者对300名受检者同时进行FPG、HbA1c和OGTT检测,对比分析FPG和HbA1c在筛查DM中的应用价值。
1.对象
研究2012年2月-2012年11月到我院为确诊糖尿病而进行OGTT及HbA1c检查的就医者300人。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29例。年龄22-85岁,平均年龄(58.5±6.2)。排除肝、肾、结缔组织和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无急性感染等应激情况;未进行饮食控制及无服用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2.方法
受检者于晨空腹10~12小时进行OGTT。先收集空腹静脉血标本,随后口服葡萄糖75克于2小时后再次收集静脉血标本,分别测定空腹葡萄糖(FP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HbA1c值。血糖测定采用全血自动生化分析仪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
诊断标准根据ADA诊断标准(2011):FPG≥7.0mmol/L;OGTT2h血糖≥11.1mmol/L;HbA1c≥6.5%。
3.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的数据通过SPSS13.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示为P<0.05。
4.结果
4.1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两个诊断标准的分布情况:参照2011年ADA的诊断标准,结果显示,当以空腹血糖不小于7.0mmol/L作为标准时,诊断出127例,诊断率为41.0%;当诊断标准是以糖化血红蛋白不小于6.5%时,诊断出117例,诊断率为39.0%;当诊断标准是以这两个指标为准时共诊断出95例,诊断率为31.7%。而在被一个诊断标准诊断出的患者中,有不少是不在另外一个诊断标准之内,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从而更有效的诊断或排除糖尿病。
4.2根据2011年ADA诊断标准发现病例数,以OGTT2h血糖为诊断金标准,以HbA1c≥6.5%及FPG≥7.0mmol/L为切点,分别计算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误诊率。研究中两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8.2%、90.1%,85.7%、91.7%,两种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较为相似,因此两种指标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两种诊断标准对于糖尿病的诊断效果对比
5.讨论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和葡萄糖经过缓慢、持续且不可逆性的反应,之后经过非酶促蛋白糖化反应后形成的产物,一旦形成则不容易被分开。它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共同决定,相互间有着较好的正向相关性[2],能反应糖尿病患者2~3个月以内的糖代谢状况[3],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因此对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测定,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在没有条件使用HbA1c诊断糖尿病或在某些身体状态下不适合用HbA1c反映血糖的水平时,现行的采用血糖水平诊断糖尿病的体系仍可使用。
当前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对血糖和HbA1c实验室检测的最新审查显示,随着实验仪器和检测方法的标准化,HbA1c检测和血糖检测在准确性和精确上至少是持平的,血糖检测因标本处理不当和室温下葡萄糖在采血管中的不稳定性,还会有一些潜在的分析前误差,即使在标本中加入氟化钠以阻止体外糖酵解,对于非糖尿病患者来说,如果检测前在室温下仅存放1~4h,其葡萄糖浓度也会下降3~10mg/dl。相反,HbA1c浓度在取血后保持相对稳定,与FPG相比,HbA1c检测更便捷,标本采集更容易,HbA1c检测可于任何时间进行,无需患者做任何准备,在室温下相对稳定;而FPG检测的是即刻血糖(或称“点”血糖),日内和日间波动都较大。又需患者空腹至少8h,在室温下也较不稳定。相较于血糖检测,HbA1c可以同样好的确定与DR的患病率增加相关的高血糖水平[4]。
综上所述,糖化血红蛋白在检测上更有技术上的优势,包括分析前的不稳定性较小、生物变异性较低,临床上使用更便捷。与空腹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是一项更稳定的生物学指标,并且是监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良好指标,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纪立农.实至名归,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61-562.
[2]单劲红.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中的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
[3]周翔海,纪立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0(03):25-26.
[4]陆祖谦,许樟荣.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8):579-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