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桩基负摩阻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力,桩基,黄土,海堤,接触面,承载力,荷载。
桩基负摩阻力论文文献综述
宫玉明,张超,尹利华[1](2019)在《深厚软土地基超载预压对桥梁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软土地基上的基桩,由于桩周土的向下运动,土与桩的摩擦增加了桩的下拉荷载,这就是桩侧的负摩阻力,负摩阻力的存在增大了桩基的变形甚至导致破坏。对此,以瓯飞堤穿越深厚软土区大桥群桩基础为工程实例,采用理论计算及叁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手段,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附加荷载施加对既有桩基工作环境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负摩阻力的作用,桩身轴力随着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桩侧摩阻力沿深度呈非线性变化;位移中性点位于黏土层与圆砾层交界处;群桩中各基桩空间分布不同,附加荷载引起同一承台下基桩-土变形协调存在差异,对桥桩安全监测应具有针对性。(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冯忠居,胡海波,董芸秀,冯凯,李少杰[2](2019)在《削减桩基负摩阻力的室内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桩基混凝土不同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通过大型剪切试验,以塑限18%的黏性土为试验土,着重研究了试验土含水率变化以及桩基混凝土侧面不同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黏性土含水率略大于塑限时,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较好,此时在混凝土表面涂石蜡机油混合物、聚合物纳米材料或者油漆产生的削减效果基本一致;当黏性土含水率与塑限含水率相差较大时,采用石蜡机油混合物作为桩侧混凝土涂料对于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最佳;可通过不同方式对中性点位置进行确定并采用不同适用条件下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进行削减。(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S2期)
方越[3](2019)在《填海快速成陆场地桩基负摩阻力分布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十叁五计划中,为满足石化产业科学布局和安全环保集约发展的需要,在沿海附近的填海陆域面积上建造了许多的石化基地,在此类深厚软土地基中,上部结构多采用桩基础。以舟山某石化基地二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该石化基地建立在47平方公里的填海陆域地基上,吹填地基采用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的方法进行预处理,上部结构的基础采用预制管桩以及钻孔灌注桩。随着软土地基上部附加荷载的作用,地基土会产生较为长期、持续的固结沉降,势必使桩侧产生负摩阻力,影响桩基承载力,增加地基处理工程的投资。分析这类填海深厚软土地基的工后沉降以及桩侧负摩阻力对地基的施工设计、上部结构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开展现场监测试验对舟山某石化基地快速成陆场地桩基负摩阻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进一步开展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综合分析影响桩基负摩阻力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为该工程的地基处理及上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支撑。基于现场监测试验,本文主要成果如下:(1)桩基负摩阻力中性点位置受持力层影响显着。第一级堆载稳定后,端承型桩的中性点深度比ln/l0为0.65、0.81(ln为中性点深度、l0为桩周土层沉降变形下限深度),摩擦型桩的中性点深度比ln/l0为0.43、0.45;第二级堆载完成后,端承型桩的中性点深度比ln/l0为0.91、0.81,趋近于1;摩擦型桩的中性点深度比ln/l0为 0.65、0.5。(2)地基固结沉降引起的桩身下拉荷载随固结时间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通过采取不同的数据分析起始点对比可知,桩基施工时间越早,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越大,桩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下拉荷载越大,进而产生的桩身轴力越大。随着堆载预压时间的增加,桩基施工后,桩身下拉荷载越小,地基土沉降值越小。(3)软土地基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处理方案效果明显。该处理方案既能加速排水板处理范围内土层的排水,又对加固区以下的粉质黏土层的固结也起到促进作用。最后一级堆载完成后,软土地基上部沉降值有0.76m~0.88m,同时通过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可知,桩基施工前,排水板作用下,软土地基上部沉降值约有1.01m。(4)通过桩身轴力反算得到桩侧摩阻力系数沿深度的分布规律,为桩基设计提供实测参数。至第二级堆载完成,管桩,负摩阻力系数分别为0.32~0.4(素填土)、0.23~0.28(淤泥质粉质黏土)、0.4~0.26(粉质黏土)。灌注桩,负摩阻力系数分别为0.4~0.35(素填土)、0.21~0.18(淤泥质粉质黏土)、0.41~0.20(粉质黏土)。(5)完善钢筋计埋设施工工艺,保证存活率。对于预制管桩,在管桩长生产过程中埋设钢筋计,采用垫层提高钢筋计与信号线接头适应变形的能力、将钢筋计信号线的超长部分利用桩端一字形收拢杆,引至桩端外侧盖板固定等措施,钢筋计存活率达99%;对于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下放时埋设钢筋计,通过采取钢筋计连接杆与钢筋笼点焊固定、信号线采用内嵌钢丝的PVC软管保护和信号线采用沿钢筋笼外侧走线等措施,钢筋计存活率达98%。图[164]表[17]参[23]。(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5)
高登辉[4](2019)在《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桩基负摩阻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础是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伴随着增湿变形的产生,会引发桩侧负摩阻力,这是黄土地区桩基设计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层完全增湿至饱和的极端工况相对较少,按照此假定将会过高估计土层的增湿变形量和负摩阻力,增大工程的造价和施工难度。考虑沿深度范围内不同程度的增湿,更符合黄土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更好的计算黄土的增湿变形量,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黄土的增湿变形特性,给出了黄土增湿变形的计算方法;通过研究桩-土接触特性,给出了考虑桩土相对位移的黄土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K0固结仪,通过原状黄土的增湿试验,研究了增湿过程中增湿变形及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增湿变形系数与增湿水平呈幂函数关系,增湿变形占总变形的比例与竖向荷载呈抛物线关系,当竖向荷载等于上覆自重荷载时,所占比例最大;增湿过程中,静止土压力系数随增湿水平呈线性增长,当竖向荷载接近上覆自重荷载时,静止土压力系数增长最多,高达0.22。提出了用增湿变形模量进行黄土增湿变形的计算,该增湿变形模量由压缩模量、静止土压力系数和增湿变形系数求得,综合考虑了不同增湿程度下增湿变形系数和静止土压力系数的差异。利用该增湿变形模量计算的结果与新疆、宁夏两个饱水增湿的现场实测值较为接近。(2)从两个方面给出了增湿变形的计算方法。一方面采用双线法,以应力作为变量,含水率作为参变量,通过改进修正剑桥模型,使其适用于原状黄土,并根据模型参数随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将含水率引入模型,使其能够描述不同含水率下原状黄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另一方面以增湿水平作为变量,应力作为参变量,根据试验点在应力比-增湿水平坐标上的分布形状,采用线性增湿屈服面,分别通过沿增湿破坏线和增湿水平坐标轴的硬化规律来确定混合硬化规律,根据相关联流动法则的假定和增湿过程中增湿体应变与增湿剪应变的对应关系,推得增湿体应变和增湿剪应变的增量表达式,建立了原状黄土的增湿变形本构模型。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均能和试验数据相吻合。(3)通过黄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定量的分析了剪切过程中含水率、粗糙度、干密度和结构性对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试验规律,在接触面双曲线模型的基础上,简化了初始剪切模量和极限抗剪强度的表达式,并将含水率引入到模型中,建立了非饱和黄土-混凝土接触面修正双曲线模型,可以描述不同含水率下桩-土荷载传递特性。(4)设计了一套桩基负摩阻力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柔性加载,能实现桩周土体自由变形且受荷均匀;通过对试样刻槽绕管的滴湿方法,来实现不同程度的增湿。利用该设备研究了增湿过程中负摩阻力值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负摩阻力随增湿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在较低增湿水平(小于0.3)下,负摩阻力值增速缓慢且一直处于较小值,随着含水率的不断提高,负摩阻力值增速迅速加大并保持较高水平,在接近饱和阶段(0.8-1),负摩阻力增速逐步减缓并趋于零。(5)提出了考虑边界影响下,增湿变形计算深度的表达式和不同影响区域土层上覆自重荷载的折减方法;并给出考虑边界影响下,黄土增湿变形引起桩土相对位移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桩土相对位移和荷载传递函数,采用变形协调法计算黄土桩基负摩阻力的具体思路。(6)基于剪切位移法,在假定桩周土体离桩轴线的距离和该处的竖向变形之间呈双曲线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荷载传递函数。该荷载传递函数综合考虑了桩周土体的抗剪强度和土体剪切模量随剪应变而变化的情况,能较好的反映桩-土荷载传递的非线性。通过与现场桩基浸水试验实测值进行比较,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6-04)
陶鹰[5](2019)在《如何考虑承压桩基的负摩阻力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建筑基础为桩基时,当桩周土体因自重固结、自重湿陷或受地面大面积堆载等原因而产生大于桩的沉降时,可以引起桩侧负摩擦力。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阐述了桩基负摩阻力对桩基受压承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设备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梁浩[6](2019)在《堆载条件下隔离膜对黄土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西部地区,存在着大面积的湿陷性黄土。近几年来,国家在西部地区的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桩基以其独有的优点,被大量地运用到地基处理中。如何避免由于黄土沉降产生的负摩擦力给桩基工程带来的危害,对于促进桩基工程的安全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总结桩基负摩阻力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单桩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当桩周土是含水量为20%的黄土,且黄土上有堆载、桩顶无荷载作用时,桩和土之间有无隔离膜时的桩周土与桩顶沉降、桩身应力应变及侧摩阻力变化情况。并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对室内模型试验进行建模,又对改变桩土间隔离膜材料以及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这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了以下研究成果:(1)归纳总结了桩基负摩阻力的作用机理,包括: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原因、中性点的分布规律、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因素及时间效应等;(2)单桩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当桩和土之间没有隔离膜时,桩身轴力沿桩入土深度是逐渐增大的,桩的中性点在桩底部,桩侧产生的全部是负摩阻力。而当桩和土之间有隔离膜时,桩身轴力沿桩入土深度,是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桩的中性点位置上升,桩侧产生正摩阻力;(3)利用ABAQUS数值分析软件,对室内模型试验进行模拟,得到桩土之间没有隔离膜时,计算结果和试验测得的数据相比,当桩周土堆载分别为0kPa、3kPa、6kPa、9kPa时,试验计算出的桩身轴力最大值分别比数值模拟的要小28.5%、17.7%、16.25%、18.24%,而另外几个点处,试验计算得出的桩身轴力要比数值模拟计算得出的都要小于10%,但桩身轴力沿桩身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说明建模的方法是可行的,能够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4)对改变桩土间隔离膜材料以及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降低桩身表面摩擦系数,是可以降低桩身轴力,进而降低桩身表面的负摩阻力,但不能改变桩身中性点的位置。当在桩和土之间设置隔离膜时,可以提高桩身中性点的位置。(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6)
董芸秀,杨永东,李平,张振宁[7](2019)在《黄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负摩阻力是指桩周土由于自重固结、湿陷、地面荷载作用等原因而产生大于桩的沉降所引起的对桩表面的向下摩阻力。桩基因负摩阻力而受损的事故多发,严重影响上部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深入开展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对于我国西北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意义重大。系统评述了近年来桩基负摩阻力在理论计算、模型试验和现场试验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不同桩基负摩阻力消减措施的特点和负摩阻力纠偏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黄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本文来源于《陇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晓健,艾传井,龚辉,章涵[8](2019)在《深厚软质岩土石混合料地基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用地制约,现有大部分电力工程建设都在山区,场地平整后存在深厚的填土,且成份多以土石混填为主,组成极不均匀。位于此类地基中的桩基后期会产生较大负摩阻力,对桩基承载力影响较大。本文对土石混合填方区中的桩基负摩阻力展开了现场试验研究,得出负摩阻力的大小、中性点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且与抗拔试验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确定负摩阻力合理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不同压实度,不同桩径及不同填土厚度对桩侧负摩阻力时效演变规律的影响,为更好地进行桩基设计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9年01期)
李宁,王红霞[9](2018)在《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桩基工程得到飞速发展,工程地质条件也越来越复杂,桩基工程必须与不同的地质条件相适应,特殊地质条件下的桩基研究在目前并不多见。主要针对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的单桩和群桩竖向承载力进行分析计算,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王红霞[10](2018)在《桩基负摩阻力效应及计算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桩基修建于软弱可压缩土层时,桩侧土体会产生相对于桩身向下的位移,土在桩侧表面将出现向下作用的负摩阻力。主要针对负摩阻力效应进行分析计算,对各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负摩阻力引起的下拉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进行验算,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8年09期)
桩基负摩阻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明桩基混凝土不同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通过大型剪切试验,以塑限18%的黏性土为试验土,着重研究了试验土含水率变化以及桩基混凝土侧面不同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黏性土含水率略大于塑限时,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较好,此时在混凝土表面涂石蜡机油混合物、聚合物纳米材料或者油漆产生的削减效果基本一致;当黏性土含水率与塑限含水率相差较大时,采用石蜡机油混合物作为桩侧混凝土涂料对于桩基负摩阻力的削减效果最佳;可通过不同方式对中性点位置进行确定并采用不同适用条件下涂料对桩基负摩阻力进行削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基负摩阻力论文参考文献
[1].宫玉明,张超,尹利华.深厚软土地基超载预压对桥梁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J].路基工程.2019
[2].冯忠居,胡海波,董芸秀,冯凯,李少杰.削减桩基负摩阻力的室内模拟试验[J].岩土工程学报.2019
[3].方越.填海快速成陆场地桩基负摩阻力分布特性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4].高登辉.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增湿变形特性及桩基负摩阻力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5].陶鹰.如何考虑承压桩基的负摩阻力问题[J].中国设备工程.2019
[6].梁浩.堆载条件下隔离膜对黄土桩基负摩阻力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9
[7].董芸秀,杨永东,李平,张振宁.黄土场地桩基负摩阻力的研究进展[J].陇东学院学报.2019
[8].张晓健,艾传井,龚辉,章涵.深厚软质岩土石混合料地基桩基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J].工程勘察.2019
[9].李宁,王红霞.负摩阻力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
[10].王红霞.桩基负摩阻力效应及计算方法分析[J].福建建材.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