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发展电力

关注民生发展电力

一、关注民生 发展电力(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燕[1](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王庆[2](2020)在《基于投资图谱的信息挖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成长迅速,股权投资市场为数以千计的企业提供融资,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也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股权投资同样也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具体表现在股权市场的投资使得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旦金融市场中的某些重要实体出现风险,会连累与其联系紧密的实体,最终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系统是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实体和社群信息,针对性地加强对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实体和社群的监管,从而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也能体现控制工程专业具备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学科交叉的特色与优势特征,促进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挖掘出金融市场中重要实体信息、社群信息以及实体之间的投资关系信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识别上市公司投资图谱中的重要实体;划分上市公司投资图谱中以重要实体为核心的实体社群关系;挖掘两个实体之间的投资关系及单一实体的投资结构。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以投资关系建立公司之间的投资图谱,提出一种改进Page Rank算法识别出投资图谱中的重要实体。针对传统Page Rank算法仅考虑入度的缺点,在传统PR值的基础上融合实体出度与总链路数量的比值,从而改进Page Rank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Page Rank算法相比,改进的Page Rank算法在实体之间的区分度和实体重要性两方面有着更好的效果。(2)提出一种基于Page Rank-Deep Walk-Cosine模型的社群划分模型,从投资图谱信息流动的视角出发,利用改进的Page Rank算法先首先识别出投资图谱中的重要实体,再使用Deep Walk模型将投资图谱中的实体进行向量化表示,并通过余弦距离公式计算向量之间的相似程度,以相似度作为划分社群关系的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的划分出以重要实体为核心的社群。(3)以上市公司投资图谱为基础,挖掘实体之间的投资路径信息及单一实体的投资结构信息。通过回溯算法找出两个实体之间的投资关系路径,深度剖析两个实体之间的投资关系,揭示无直接关联的公司之间资产价格联动的内在逻辑;利用广度优先算法对实体进行股权穿透,挖掘实体背后的实际控制方,揭示资产价格联动的背后逻辑。

王青[3](2020)在《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工业建筑中相对独立的类型,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西方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意义。闽南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华侨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侨对闽南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推动了近现代工业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城市早期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系统等城市配套市政体系的完善。本文以1842年至1966年期间创办的闽南华侨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理清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工业建筑遗存个案现状等方面的情况,揭示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建设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特征。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侨乡近代建筑的研究体系,加深理解华侨在闽南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闽南地区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与更新提供信息基础和原始依据。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二、三章)介绍闽南华侨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路径,以及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快速增长、停滞和二次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了闽南华侨工业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地域分布和规模状况。论文的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以厦门淘化大同罐头厂、厦门自来水公司等几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厦门、泉州、漳州近代华侨工业建筑中食品工业类、公共事业类和其它工业类典型案例的建造背景,选址的考量以及立面建筑风格、建筑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情况进行叙述,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通过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规模与总平面布局特点、建筑单体的立面风格、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引入等方面内容的揭示和分析,总结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华清君[4](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宋浠睿[5](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鞠斐[6](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伊涵[7](2020)在《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全球化科技竞争的时代语境,形成了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经济公正概念,并通过对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的概念分析,形成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理论分析框架。方法上,本文从科学技术哲学视野出发,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建构了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理论框架的分析工作后,选择清洁能源科技研发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试对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问题提出治理原则和对策。本文共包括四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研究的缘起。通过对经济公正概念、民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国内外的文献综述,从中获得启发和思路,并给出了具体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进行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首先通过对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公正维度进行义利之辩的探讨,得出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经济公正概念,并将其置于科技创新竞争时代背景下剖析经济公正的含义。其次,进一步把经济公正概念代入到全球的视角,深入探讨经济公正的本质及产生经济公正问题的根源,结合当下具体实践来针对现有的民生问题展开探讨,得出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问题的复杂表现。最后,通过对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目标——资源配置——成果共享三方面的公正性分析,结合民生科技发展与经济公正的官、产、学、研、公众以及环境因素的五螺旋结构,提出科技哲学视野下的民生科技发展经济公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后续案例分析和对策建议的提出做理论奠基工作。第三章,以清洁能源科技研发为案例,对其科技研发过程中涉及的经济不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介绍了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基本情况,对时代背景、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特点进行了简要说明。其次,总结概括了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经济公正失衡表现。最后,针对清洁能源科技研发出现的经济公正失衡问题,作了根源的探究和分析。第四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提出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问题的机理及治理。首先对民生科技发展与经济公正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逻辑推演。其次,简单梳理了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治理原则,并在最后给出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对策与建议。

王天慧[8](2020)在《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研究 ——以黑河市农网工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94年8月31日审计署颁布《审计法》后,各级审计机关围绕促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对各类部门、各类项目进行审计。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之一,相关的审计工作也不容小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企业为了追求发展,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越来越重视电力工程项目相关审计工作,将其作为电力工程项目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电力工程项目自身有着特有性质:首先,电力工程项目投资资金规模较大,建设周期长;其次,电力工程项目整体性较强;再次,电力工程项目受环境影响极强;最后,电力工程项目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为进一步加强电力工程项目为社会创造价值,巩固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水平,国家组织各个地方的审计机关对各个重大电力工程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然而随着跟踪审计的实行,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涌现。由于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开展时间并不长,特别是对于电力工程项目中各个过程进行跟踪审计的措施还不够完善,具有实践经验的审计方法还并不多;在以往的电力工程项目中,审计工作往往只是在验收交付和竣工结算阶段,这种状况致使审计人员无法在电力工程全过程进行监督,也无法对电力工程中的损失和浪费等情况有必要的预防和控制;因此对于电力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并不全面。本文基于目前跟踪审计在电力工程项目中的实行并不完善的现状,详细梳理了与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有关的国内外文献,以委托代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成本控制理论作为支撑,聚焦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缺失的问题,运用文献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设计出一个在电力企业角度、分阶段分析的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该体系基于监督指导的目标,并以法制性、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为原则,构建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的整体框架;然后通过细分在各个阶段、不同维度跟踪审计的具体措施,发现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体现跟踪审计的指导、监督作用;最后将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应用在黑河市农网工程项目中,验证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的效果,进而多角度提出推行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的保障措施。预计将会有助于推进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理论研究,并对建立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确保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投资收益,合理保证审计独立性,改善审计执行环境,加强审计团队建设等。

梁泽奇[9](2020)在《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电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仅城市规模、整体人口等持续扩大,劳动力层次,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使碳排放量快速增加,导致能源损耗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在全球温室效应一天比一天严重的情况下,节约能源和减少排放已经变成了全人类必须共同解决的当务之急。所以,要转变传统观念,大力地发展低碳经济,这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6年,我国开始将原有城市化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化,把这种发展模式推向农村,把低碳发展理念应用到农村建设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会带来新的希冀与向往。本文将对碳排放的算法、碳排放因子、新农村建设的概念进行详细的阐述,探讨新农村电能源碳排放的空间边界、时间边界,从而合理选择碳排放计算方法。以广宁县为例,明确新农村各类用户用电碳排放的构成、发展趋势以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叙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简要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总体思路和创新点。提出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框架。接着对新农村的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并分析影响新农村电能耗能情况的各项因素。然后对电能源碳排放算法、电网排放因子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相关理论综述。回顾了以往的研究成果,梳理常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各种碳排放因子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每种碳排放方法、碳排放因子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选择合适的碳排放算法、电网排放因子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之后进行新农村建设对影响电能源碳排放的因素实证研究。利用线性回归模型,结合广宁县2010年至2018年用电量、GDP、人口数、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电价、产业结构等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影响广宁县电能碳排放因素进行了显着性分析,确定显着性因素,并得出结论。最后根据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或者建议。通过研究后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GDP、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是电能碳排放增加的驱动因素。平均电价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对电能源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占比为新农村电能源碳排放的显着影响因素。

胡林云[10](2020)在《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蓬勃发展,以及对现代金融理论逐渐深入的研究,金融工程应运而生,其借助庞大而先进的金融信息系统,重新构造、拆解与组合现有的金融数据状况,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网络图解、仿真技术等方法来设计开发金融产品,而量化投资作为金融工程的一项重要应用分支,在当今的策略研究和产品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策略研究通常会从选股和择时两方面进行,常见的选股策略有因子选股、筹码选股、风格轮动等,而自2004年美林投资时钟理论提出以来,行业轮动策略成为资产配置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该策略应用在各大基金公司的产品中能够取得不错的收益。实际上,资产配置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由于行业配置可针对大类资产、股票、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在众多机构,尤其是基金公司和券商资管,都在积极地探索我国A股市场的行业配置法则,由于经济周期能够反映整个经济体的流动性,在行业阶段之前首先要进行宏观经济的判断,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结合宏观经济和量化投资的相关分析技术完成一轮自上而下的分析,达到完成股票配置策略来验证所提出的假设。本文通过结合投资组合理论、宏观经济学、信号处理再和量化选股的方法,分别构建多因子选股策略和行业轮动策略并进行回测检验。首先依据已论证的投资经验及理论确立投资逻辑,基于Wind公司旗下的万矿量化平台,选取了2016年至2019年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技术指标数据以及估值数据,建立了一个以估值因子、财务质量因子、成长因子、规模因子、资本结构因子、动量因子以及换手率因子所构成的因子库。然后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筛选出有效因子构建多因子模型和行业轮动模型。在构建行业轮动策略时,本文首先使用信号处理的方法识别库存周期长度,然后根据CAPM模型理论将申万28个一级行业划分为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行业,接着将工业增加值作为需求端指标,工业产成品库存作为供给端指标从而划分最近一轮的库存周期。在划分好的周期阶段对行业进行相应的配置,在进入被动去和主动补库存时配置周期性行业股票,在被动补和主动去库存阶段配置非周期性行业股票从而建立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将前后两个模型的绩效指标和中证800对比,将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作为模型样本回测期,构建行业轮动策略和多因子模型结合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估值、财务质量、成长性、资本结构和技术指标等多个维度选取的39个候选因子测算发现,多因子模型中市盈率、市净率、市现率、ROE以及换手率等6个因子较为有效构建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策略累计收益率为45.98%,年化收益为13.09%,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观察到频点附近有明显的能量聚焦,验证了中国股票市场短周期集中在41.37个月,并基于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作为指标划分库存周期分别计算出各个阶段的因子占优情况,构建的基于行业轮动策略多因子模型获得累计收益率为83.91%,年化收益为21.91%。两个策略都战胜了基准收益率的22.54%和基准年化收益率为6.62%;(3)多因子整个模型期没有选出有色金属、国防军工和通信这三个行业的股票,较为集中的直接原因就是没对行业风格固定下的多因子选股模型进行不同时期进行不同行业配置的这一操作所致。

二、关注民生 发展电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注民生 发展电力(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次区域合作
        2.1.1 相关概念界定
        2.1.2 合作特征
    2.2 府际治理
        2.2.1 理念演进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2.3 地域分工理论
        2.3.1 中心—外围理论
        2.3.2 地缘区位论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2.3.4 经典博弈理论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3.1.3 战略推力(Thrust)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3.2.1 有限理性概念
        3.2.2 群体策略选择
        3.2.3 演化稳定策略
        3.2.4 合作博弈机制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4.1.1 合作成效
        4.1.2 存在问题
    4.2 阶段特征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4.3 重点合作区域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4.3.5 境外合作区
    4.4 主要合作领域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4.5 问题与瓶颈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4.5.3 交通瓶颈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5.1.1 泰国利益诉求
        5.1.2 缅甸利益诉求
        5.1.3 越南利益诉求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5.1.5 老挝利益诉求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6.1.1 实施前稳态
        6.1.2 策略扰动者
        6.1.3 实现路径
        6.1.4 模型设计
        6.1.5 策略模拟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6.2.1 实施前稳态
        6.2.2 策略扰动者
        6.2.3 实现路径
        6.2.4 模型改进
        6.2.5 策略模拟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6.3.1 辐射中心策略
        6.3.2 策略模拟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6.4.2 府际合作领域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7.1 府际合作路径
        7.1.1 促进互联互通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7.1.5 促进贸易畅通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7.2.1 要素流动保障
        7.2.2 企业主导保障
        7.2.3 政府推动保障
        7.2.4 辐射功能保障
        7.2.5 改革赋权保障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发表论文情况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致谢

(2)基于投资图谱的信息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投资图谱研究现状
        1.2.2 关键节点识别算法研究现状
        1.2.3 社群划分算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
    1.4 本文组织架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图论基础
    2.2 投资图谱
    2.3 关键节点识别算法
        2.3.1 中心性算法
        2.3.2 K-shell算法
        2.3.3 Page Rank算法
    2.4 社群划分算法
        2.4.1 基于拓扑分析的社群划分算法
        2.4.2 基于流分析的社群划分算法
    2.5 图嵌入
        2.5.1 Deep Walk模型
        2.5.2 Node2vec模型
    2.6 向量相似度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基于改进Page Rank算法的投资图谱重要实体识别
    3.1 Page Rank算法的优缺点
    3.2 Page Rank算法改进
    3.3 基于改进Page Rank算法的重要实体识别
        3.3.1 实验环境和实验数据集
        3.3.2 重要实体识别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节
第四章 基于投资图谱的社群信息挖掘
    4.1 基于Deep Walk模型的实体向量表示
        4.1.1 随机游走算法
        4.1.2 One-hot编码
        4.1.3 Skip-gram模型
    4.2 实体相似度计算
    4.3 以重要实体为核心的社群划分
        4.3.1 数据集与实验环境
        4.3.2 实验参数设置与模型框架
        4.3.3 社群划分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投资图谱的实体投资关系信息挖掘
    5.1 实体投资关系信息挖掘算法
    5.2 实体投资关系信息挖掘分析
        5.2.1 实验环境与实验数据
        5.2.2 民生银行股价下跌实例分析
        5.2.3 实体投资背景分析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闽南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闽南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闽南近代华侨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1.3 研究范畴与框架
        1.3.1 研究范围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2.1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1 从海外谋生到创办工厂
        2.1.2 厦门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3 泉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4 漳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5 闽南华侨工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因分析
    2.2 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1842-1907)
        2.2.1 厦门地区
        2.2.2 泉州地区
        2.2.3 漳州地区
    2.3 闽南华侨工业的快速增长(1908-1936)
        2.3.1 厦门地区
        2.3.2 泉州地区
        2.3.3 漳州地区
    2.4 闽南华侨工业的停滞阶段(1937-1944)
    2.5 闽南华侨工业的二次发展(1945-1966)
        2.5.1 厦门地区
        2.5.2 泉州地区
        2.5.3 漳州地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南华侨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
    3.1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及分布
        3.1.1 闽南近代工业概况
        3.1.2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
        3.1.3 闽南工业分布
    3.2 闽南华侨工业的门类
        3.2.1 闽南华侨食品工业
        3.2.2 闽南华侨公用事业
        3.2.3 闽南其它华侨工业
    3.3 闽南华侨工业分布特征与成因
        3.3.1 早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2 兴盛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3 停滞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4 二次发展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典型实例分析
    4.1 厦门华侨工业建筑
        4.1.1 食品工业类
        4.1.2 公共事业类
        4.1.3 其它工业类
    4.2 泉州华侨工业建筑
        4.2.1 食品工业类
        4.2.2 公共事业类
        4.2.3 其它工业类
    4.3 漳州华侨工业建筑
        4.3.1 食品工业类
        4.3.2 公共事业类
        4.3.3 其它工业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5.1 建筑规模、选址分布与总平面布局特点
        5.1.1 以中小型为主导的建筑规模
        5.1.2 受城市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的选址分布
        5.1.3 行列式排布的总平面布局
    5.2 建筑单体立面风格
        5.2.1 闽南传统地域建筑风格
        5.2.2 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
        5.2.3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3 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
        5.3.1 地域性的细部构造处理
        5.3.2 闽南传统材料的广泛使用
    5.4 建筑结构类型
        5.4.1 砖木混合结构
        5.4.2 钢筋混凝土结构
        5.4.3 钢结构
    5.5 建造技术与建筑设备的引入
        5.5.1 建造技术的引入——上李水库拱坝
        5.5.2 建筑设备的引入——电力和水利
        5.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6.1.1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6.1.2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门类及区位分布规律的总结
        6.1.3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闽南第二次工业普查工厂统计表(1842-1966)
附录 B 闽南华侨工业企业统计表(1842-1966)
附录 C 闽南工业遗产名录总汇
附录 D 工业遗产调研案例整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一) 国家治理
        (二) 国家财经治理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结语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
    出版学术专着
    成果获奖情况
    主持科研项目
致谢

(5)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阐释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6.2.3 缩小收入差距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6.4.1 平衡教育资源
        6.4.2 促进教育公平
        6.4.3 发展素质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研究的背景
        三、选题的依据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一)什么是工业化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一)综合性研究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一)时间的界定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第三节 技术之“变”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二)派遣留学生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第三节 技术之“践”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第三节 技术之“革”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结论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1.2.1 经济公正的研究现状
        1.2.2 民生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2.3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问题的理论分析基础
    2.1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经济公正
        2.1.1 科学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公正维度
        2.1.2 科学技术哲学视野下的经济公正概念
        2.1.3 科技创新竞争时代的经济公正涵义
    2.2 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问题的本源与特征
        2.2.1 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问题的本质探究
        2.2.2 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问题的根源探究
        2.2.3 民生科技领域经济公正问题的复杂表现
    2.3 民生科技发展经济公正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目标的公正性分析
        2.3.2 民生科技发展的资源配置的公正性分析
        2.3.3 民生科技发展的成果分享的公正性分析
        2.3.4 民生科技发展与经济公正的五螺旋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经济公正问题的案例研究
    3.1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情况介绍
        3.1.1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时代机遇
        3.1.2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产生与发展
        3.1.3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特点
    3.2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经济公正失衡表现
        3.2.1 科技经济发展目标的狭隘性
        3.2.2 科技资源配置的资本指向
        3.2.3 科技经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
    3.3 清洁能源科技研发的经济公正失衡根源探究
        3.3.1 科技知识的公有性及私有化之间的矛盾
        3.3.2 科技活动的自主性及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3.3.3 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问题的机理及治理
    4.1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实践逻辑
        4.1.1 经济公正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内在需要
        4.1.2 经济公正是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潜在动因
        4.1.3 民生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公正的作用场域
        4.1.4 民生科技的发展是经济公正的评判因素
    4.2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治理原则
        4.2.1 以人为本:从民生角度出发
        4.2.2 均衡发展: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协同作用
        4.2.3 利益分配:实现五螺旋的共生共赢
    4.3 促进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的对策建议
        4.3.1 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目标人本化
        4.3.2 民生科技发展的资源配置合理化
        4.3.3 民生科技发展的利益分配均衡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研究 ——以黑河市农网工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研究文献
        2.1.2 国内研究文献
        2.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2 跟踪审计的基础理论
        2.2.1 跟踪审计的涵义
        2.2.2 跟踪审计的特点
        2.2.3 跟踪审计的种类
    2.3 跟踪审计的理论基础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成本控制理论
3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构建
    3.1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构建的目标
        3.1.1 完善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机制
        3.1.2 促进电力工程项目资金合理使用
        3.1.3 节约电力工程项目相关有效资源
    3.2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构建的原则
        3.2.1 独立性原则
        3.2.2 客观性原则
        3.2.3 保密性原则
    3.3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构建的三个维度
        3.3.1 跟踪审计中管理维度剖析
        3.3.2 跟踪审计中技术维度剖析
        3.3.3 跟踪审计中经济维度剖析
    3.4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构建的主要流程
        3.4.1 施工前期跟踪审计工作
        3.4.2 施工期间跟踪审计工作
        3.4.3 竣工期间跟踪审计工作
    3.5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体系结构图
4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在黑河市农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4.1 黑河市农网工程背景介绍
        4.1.1 黑河市农网公司概况
        4.1.2 黑河市农网工程概况
    4.2 黑河市农网工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4.2.1 工作中问题发现不及时
        4.2.2 跟踪审计质量难以评价
        4.2.3 审计工作效率较低
        4.2.4 跟踪审计结果利用率低下
    4.3 黑河市农网工程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
        4.3.1 跟踪审计介入时机与深度不明确
        4.3.2 跟踪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4.3.3 较少应用现代审计手段
        4.3.4 审计报告的理解与重点掌握有偏差
    4.4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具体应用分析
        4.4.1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在施工前期分析
        4.4.2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在施工期间分析
        4.4.3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在竣工期间分析
    4.5 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应用效果
5 推行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体系的保障措施
    5.1 宏观措施
        5.1.1 改善企业跟踪审计环境
        5.1.2 建立健全企业相关审计制度
        5.1.3 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提高效率
        5.1.4 探索完善的审计评价体系
    5.2 微观措施
        5.2.1 科学定位介入时机与深度
        5.2.2 提高企业审计方式多样化
        5.2.3 优化资源配置并科学配备人力资源
        5.2.4 完善审计结果披露与使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电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2 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电力碳排放研究现状
        1.2.4 结论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农村的基本概念以及新农村建设下对电力能耗的影响
    2.1 新农村的基本概念
    2.2 新农村建设的特点
    2.3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2.4 新农村建设对电能能耗的影响
        2.4.1 GDP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2.4.2 产业结构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2.4.3 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2.4.4 人口增长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2.4.5 电价水平对电力消耗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电能源碳排放算法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1 碳排放量的核算方法
        3.1.1 排放因子法
        3.1.2 实测法
        3.1.3 质量平衡法
    3.2 电网碳排放因子
        3.2.1 温室气体排放类电网碳排放因子
        3.2.2 温室气体减排类电网碳排放因子
        3.2.3 因子选择
    3.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3.1 因素分解法
        3.3.2 相关系数分析法
        3.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3.3.4 Granger因果检验法
        3.3.5 回归分析法
        3.3.6 误差修正模型
        3.3.7 分析方法对比
    3.4 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3.4.1 电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归纳
        3.4.2 线性回归模型的设定
    3.5 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
    4.1 案例选取
    4.2 数据整理
    4.3 广宁县2010~2018碳排放核算
    4.4 广宁县居民电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4.1 广宁县GDP对电能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分析
        4.4.2 广宁县人口数对电能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分析
        4.4.3 广宁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电能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分析
        4.4.4 广宁县平均电价对电能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分析
        4.4.5 广宁县产业结构对电能碳排放的可能影响分析
        4.4.6 基于逐步回归的因素显着性分析
    4.5 研究结论分析
第五章 建议和结论
    5.1 替代能源的利用
    5.2 利用价格杠杆调整电价
    5.3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力度
    5.4 节约用电
        5.4.1 照明节约用电
        5.4.2 农业排灌节约用电
        5.4.3 农用电动机的节约用电
    5.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多因子选股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1.2.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思路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与不足
2 行业轮动策略相关理论基础
    2.1 多因子模型的理论基础
        2.1.1 马科维茨均值方差理论
        2.1.2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2.1.3 套利定价模型理论
        2.1.4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2.1.5 小结
    2.2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
        2.2.1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论
        2.2.2 朱格拉周期理论
        2.2.3 基钦周期理论
        2.2.4 小结
    2.3 行业轮动理论研究
        2.3.1 行业轮动原理
        2.3.2 产业链视角下的行业轮动
        2.3.3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2.3.4 经济周期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轮动研究
3 多因子选股模型方案设计
    3.1 多因子选股模型原理和方法
    3.2 建立候选因子库
    3.3 数据预处理
        3.3.1 异常值处理
        3.3.2 缺失值处理
        3.3.3 标准化处理
    3.4 因子有效检验
        3.4.1 相关性检验
        3.4.2 因子收益率分析
    3.5 冗余因子剔除
    3.6 构建多因子模型
    3.7 模型评价指标设定
4 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分析
    4.1 实证研究
        4.1.1 实证数据选取
        4.1.2 候选因子的选取
        4.1.3 实证数据预处理
        4.1.4 因子有效性检验
        4.1.5 因子收益率检验
        4.1.6 进一步筛选有效因子
    4.2 模型构建与实证结果分析
5 基于行业轮动的多因子选股策略
    5.1 库存周期的选取与划分
        5.1.1 库存周期的经济含义
        5.1.2 库存周期验证
        5.1.3 库存周期划分
        5.1.4 行业大类划分
    5.2 行业轮动策略的构建
    5.3 行业轮动策略实证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行业轮动因子IC测试结果
附录2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收益率测试结果
附录3 :行业轮动策略因子相关性测试结果
附录4 :策略选股情况
附录5 :模型构建的相关代码

四、关注民生 发展电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投资图谱的信息挖掘研究[D]. 王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D]. 王青. 华侨大学, 2020
  • [4]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5]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6]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7]民生科技发展的经济公正研究[D]. 伊涵.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8]电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研究 ——以黑河市农网工程为例[D]. 王天慧.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0(10)
  • [9]城市化进程中新农村电能源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 梁泽奇.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行业轮动策略的多因子选股模型实证研究[D]. 胡林云.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注民生发展电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