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雯: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路径论析论文

孙雯: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路径论析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专题·

[摘 要]生态危机的全球性爆发引发全世界对未来生存环境的担忧,人们开始审视自身行为的失范,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保护生态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想观念问题,既需要外在约束,更需要内在自觉。资本主义所奉行的资本逻辑在全球化影响下也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不利于我们生态文明社会目标的实现。虽然从理论上承认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不是难事,但是不能将理性的认识加以践行,人类必将失去自己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因此,必须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培养生态价值观,使之成为当前应对生态危机、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思想武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意识;生态文化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党的十八大高瞻远瞩地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又进一步将其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不仅说明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远见卓识,更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场价值观的革命,涉及许多复杂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中间还夹杂着西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冲击,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需要全体人民重新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践行,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激发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意识,实现人民期盼的美好生活并且为全体人民的民生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一、生态文明思想践行面临的困境

生态文明思想主要是以生态意识为核心,包括生态责任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生态理性价值观。就当前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所面临的困境而言,主要是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矛盾激化、生物平衡破坏以及生态行动参与度不高。

首先,生态理性缺失,沉溺物质追求,理想信念不坚定。生态理性是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在经济理性所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所给予的生态维度、生态思维的理性导向,是加快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遵循,也是我们面临的历史任务。但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社会的到来,在全球化浪潮中许多人不可避免地受到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把物质需求作为自己的基本需求,异化消费盛行,正如弗洛姆所言,“人本身越来越成为一个贪婪的被动消费者。物品不是用来为人服务,相反,人却成了物品的奴仆”[1]。人的需要中的精神因素正丧失殆尽,精神文化需要正在蜕变为物质需要的形式,人对于物品的需要也不再为了使用,而是为了占有,并以此获得“尊敬”和“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特别是高收入阶层和青少年群体。这种异化消费使人们的价值观发生错位和扭曲,人们用金钱购买尊严,似乎花费越高,越受人尊敬,物品的品牌成为展现个人品位、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而加以追捧。据统计,中国已经成为奢侈品消费大国,很多境外的奢侈品店甚至为中国人开设购物专场,只为中国旅行团提供服务。这样的“贵宾尊享待遇”极大地满足了部分人群的虚荣心,让世界哗然而对我们 “刮目相看”。沉浸在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所带来的虚假满足中,部分人动摇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甚至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心生向往,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困惑和质疑。

其次,生态责任意识缺失,资源分配不均,激发社会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需要社会各部门、各单元的齐心协力,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个人,在面对生态问题时都要担负一定责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利益,我们所有人的使命,无人能够置身事外。然而,由于对生态责任主体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所以在主动性的发挥上,长期以来的情况是地方靠中央、个人靠政府,没有摆正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角色位置,没有重视自己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缺乏生态责任意识。政府制定国家发展宏观经济政策,在具体执行中却变成了对GDP的片面追求,使得对自然的改造大幅度无节制地进行,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利润,必然千方百计占有社会公共资源。而对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是否侵害公共利益、是否造成资源过度消耗和不可修复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样长此以往,会使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和激化,孔子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一方面,国内各领域的富裕阶层利用其经济优势,追求奢侈生活方式,肆意占用和消耗无需成本代价的公共资源,对于公共环境的破坏难辞其咎;另一方面,在国际上,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福斯特曾对以萨默斯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谬论给予了严厉批判。萨默斯认为,对清洁环境的需求是以一定的收入为基础的,是人均寿命较长的富裕国家追求的奢侈品,只有这些国家才适合讲究审美和追求健康,主张应该鼓励将污染企业和有毒废料转移到第三世界。福斯特称其言论表现出了令人厌恶的生态帝国主义恶习,将会引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敌对态势。同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较为严峻的贫富差距问题。高收入人群所占有的生态资源令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满足的极限不断被挑战,越来越大的汽车排量、越来越多的“独一无二”和 “琳琅满目”对应着越来越少的稀有物种和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浪费。而这一切的代价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承担。富裕阶层所享受的高水平生活品质恰恰是以牺牲普通阶层利益为前提的,有人占有多了,就会有人占有少。但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生态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缺乏生态责任意识,只索取不付出,肆意蚕食和践踏他人利益,最后终将作茧自缚。

再次,生态伦理道德缺乏,无限掠夺自然,破坏生物平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而人类长期以来在与自然相处中,片面强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夸大人的尺度,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随着人类集中活动的区域不断扩大,大面积砍伐森林、开辟农田、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使得人类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在经济理性“不增长就毁灭”的逻辑驱使下,“控制自然”这一观念成为毋庸置疑的社会共识。人们把自然界的馈赠作为满足人的不可满足的欲望的源泉来看待和占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奥康纳则更形象地将人们对自然界的利用比喻成“水龙头”和“污水池”。现在“水龙头”里的水不多了,自然资源面临枯竭,而人类仍然继续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自然这一“污水池”中去,而“污水池”中的污水也大有泛滥之势,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最后,生态行动参与度不高。思想与行动并不总是一致的和统一的,思想观念具有超越性的特征,也就是说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思想可以指导具体的行动,而行动具有一定滞后性,正确的思想并不一定即刻发挥效用,产生行动的推动力。所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必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需要依靠每个人身体力行的自觉践行。尽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打造美丽中国、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为己任,使我国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环境改善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这种较之以往的进步主要来自政府、国家机关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对环境综合治理的结果,而对于直接受益的人民而言,在参与生态保护的具体行动方面表现得差强人意。举手之劳容易做,专门行动落实难。虽然有一定的环保知识和生态保护意愿,但是,在付诸个人具体行动上却难以落实或是持之以恒,在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1.1.4 结局指标 ①中央角膜厚度(CCT);②顶端角膜厚度(ACT);③最薄角膜厚度(TCT);④眼压。

二、生态文明思想践行面临困境的原因

任何现象的产生其背后都有深刻的原因。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所面临的问题也有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发展阶段的困惑。

(一)社会发展特殊阶段的经济原因

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我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来自敌对势力带给我们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压制与包围。在这种形势下,快速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就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为此制定了轻工业、重工业的大力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张扬人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这种情势下,GDP的增长成了判断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尺。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在具体实践中,靠原材料和能源的投入对自然资源进行近乎急功近利的索取。这一切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在经济上赶超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快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我们积极发展经济,扩大资本投资项目,着力发展重工业,大力推进巨型能源工程建设。尽管短期内的确取得了经济的飞快增长,但是同样带来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付出了沉重且高昂的生态代价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虽然恩格斯提醒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但人们仍旧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显著,市场监管不到位使得无序竞争、污染排放、掠夺式占有等不良现象频发。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使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资本逻辑一度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价值观,在各个领域奉为圭臬。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人们非理性的消费欲望,迷惑了人们真正的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表面极度丰富的物质生活诱惑下,一部分信仰不坚定的人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甚至否定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丧失了批判精神。急速发展的经济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没能使精神生活、思想觉悟同步富裕起来。

(二)生态文明教育缺少系统的指导和推动

因为她的妹妹订婚了,怕是她一旦的结了婚,忽然会剩下她一个人来,使她难过。因为她的家里并没有多少人,只有她的一个六十多岁的老祖父,再就是一个也是寡妇的伯母,带一个女儿。

政府是教育政策方针的制定者,但是在系统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中并不到位,表现为缺少系统规划和政策支持,尤其缺乏对生态文明教育人才的培训规划。多数将教育任务转移给广大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对教师们进行统一师资培训和考核,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谁都可以滔滔不绝、谁都可以说上几句,缺少系统性、理论性和操作性的空洞口号。

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就是要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分享环境治理宝贵经验、为欠发达国家治理环境提供技术支持,这一切行为本身也是自我拯救。因此,必须强化对全社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生态道德教育,培育全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道德情感,增强“为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责任感,让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和生态道德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成为所有人的自觉行动,让“风险共担、成果共享”成为凝心聚力的前进动力。

(三)多元文化的冲突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经济的飞跃式发展,也使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多种社会思潮及价值观的涌入也加大了对其甄别的复杂性和难易度,致使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一直秉持的价值观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思想的混乱,把西方文化等同于先进,东方文化等同于落后,不加鉴别地全盘接受和否定。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的使命感遭遇空前的危机,使得一部分人对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几经文明演变、民族智慧沉淀而形成的社会道德伦理规范产生怀疑和动摇,误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当作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体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移甚至扭曲,淡漠了对荣誉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

法国作家雨果说:“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党中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向“五位一体”的拓展,是中国共产党面对当前社会建设的突出问题而作出的英明决断。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利益,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更需要每一个人具有对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自觉担当,作为生态文明社会主要建设者,理应树立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道德观、培养生态价值观,这是摆脱当前思想困境、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理性表达。

三、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的对策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3]349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寄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3]36。我们的传统文化自古就孕育着包含生态文化的智慧思想,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到“天之道,利而不害”的利他思想,从 “福祸相倚”的事物发展两面性到“克己节制”的节约意识,又抑或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世恒言,无不提醒着人类行为的规范和限度。对传统文化缺乏理性的认识,把中国近代的落后和当代的社会问题完全归结于中国文化,盲目地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向往消费主义营造的表面浮华一派盛世的景象,离开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滋养,甚至诋毁和贬低,把物欲的追求当作人生目标,用金钱和消费衡量幸福的指数,只顾眼前利益而缺乏对人类未来生存的忧患意识,使得人与自然关系持续恶化,缺乏生态责任担当,节约意识淡漠,致使生态资源消耗加剧、污染严重危害生存,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

由于高消费的追求带来高能耗和高污染,使得原本紧张的资源更是雪上加霜。海德格尔认为,“现代社会对人最大的残害不是原子弹,而是人的生存意义的丧失,由此造成对人的本质生命的剥夺”。盲目崇尚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不仅对长久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产生严重影响,也是对人的本质意义的背离和戕害。《21世纪议程》中提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审慎反思和科学总结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验和教训后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坚持的基本发展原则,更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必然要求。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转变人们的非理性消费态度和观念,合理适度满足人们的物质及精神需求,倡导以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助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一)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

生态道德责任感以一种更为宽阔的道德视野和对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去要求并引导人们,不仅是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包含正确处理发达对欠发达以及个人对他人的利益关系。第一,人与自然。自然是我们的“无机”身体,它虽慷慨无私地提供给我们生存之必须,却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中心主义”将人至于宇宙最高点,万物在脚下,只要“我”想要,随时可获得,而如今,在人类正因自己 “异想天开”的对自然“控制”抑或是“统治”而陶醉于短期内所创造的巨大繁荣表象中,却不知这“想要”与“要得”早已今非昔比。人与自然,它们就是对方,一旦突破限度,只能两败俱伤,这使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从观念到行动的全面变革。第二,发达对欠发达。这主要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富裕阶层对贫困阶层。面对严峻的生态恶化形势,发达国家指责发展中国家是最大的污染源,对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发展百般阻挠和施压,甚至要求同发展中国家为生态危机承担“共同责任”来替换之前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其行为是有失公正甚至卑劣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偏离了生态平衡的轨道,他们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中国崛起标志着我们国家在世界舞台更具有话语权,中国一直在通过不断努力来推进国际公平、公正的新秩序的形成。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中国必定会信守承诺,为世界生态环境展示出大国担当的魄力和胸怀。第三,个人对他人。万物处于普遍联系中,个人对环境的活动所产生的后果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也同时影响着他人,甚至一些行为的后果需要由全体社会成员乃至子孙后代共同承担,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这种不公正,应当努力减少非必要性资源消耗,取缔或依法制裁不良企业;另外,对于占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富裕阶层而言,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这一阶层的财富积累都是以消耗甚至侵占普通阶层隐性利益而获得的,只为追求所谓高品质的生活,这是对自己生存状态的短视和对他人利益的漠视。

对人的现实关照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也是我党在治国理政中一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更多次提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当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正如火如荼,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高涨,社会主义全方位改革需要正确的思想来引领,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公民共同责任。

将保藏菌株BS90斜面活化24 h,接种于液体种子培养基中,温度35 ℃、150 r/min摇床培养18 h。

学校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育实施主体,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中也存在一定欠缺。其一,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全程教育辅助的功能,不能让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得到体现,从而不能强化并渗透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不能使生态行为内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潜意识行为。其二,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使得学科间缺乏融通性,课程教学理念还是带有工具理性色彩,对于通识素养类或者人文类课程会让渡彼此的教育责任,简单僵化的划定教育界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缺乏有机结合,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生态文明教育的普遍联系。其三,对直接实施教育的主体缺乏生态文明的专业师资培训。在学校,担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多数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授课者,因其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素养,必然会直接影响授课效果。

政府代表国家意志具有权威性,其在通过强制力进行决策和贯彻落实过程中收效更为显著,应当责无旁贷地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发展的推动者。况且,生态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涉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冲突,矛盾解决好了,物质利益协调好了,生态观念的树立也就自然而然了,生态保护更是水到渠成,毕竟这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最终命运紧密相连。但是目前状况是,对于生态保护多数情况是在颁布保护政策、制定约束规范和监督行为失范等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进行的,而在平衡局部利益、指导企业行为、引导环保措施方面尚存在不足或涉入不深,未能撼动核心矛盾,从源头开始一管到底,致使许多违规现象出现惩治、改进、还原、再惩治的循环,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转眼间,已经到了11月下旬,北方的阵阵寒风中充斥着冬天的味道。万众瞩目的第十九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已经在宁波落下帷幕,这也意味着复合肥的冬储市场将由此进入关键阶段。今年的肥市变幻莫测,上下游对后市的走向都感到十分迷茫,盼望着能从此次磷复肥产销会中得到些许指引,对未来市场走势作出大致判断。以往年的经验看,磷复肥产销会结束以后,复合肥企业将会召集经销商共同商议冬储政策。今年也不例外,以云图控股为代表的部分企业纷纷召开了经销商峰会,还有很多企业也已经将会议安排提上日程,正在积极筹备当中,相信各大企业的冬储政策近期都将陆续出台。

(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提倡合理需求和理性消费

品牌周期是服务品牌将要存在的时间长度。这主要取决于图书馆对阅读推广服务的定位,如果把阅读推广服务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服务形态,在品牌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品牌形象和定位设计的长远性,即品牌是否适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揭示阅读推广服务的目标,表征服务的特质。

其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水产养殖中存在的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通过拓展第二水源,降低水源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确保水产养殖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消费价值观。当前我们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凸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殷切盼望,而对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以此为依据着力推进和全面实施的,是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立场体现。生态文明社会提倡的消费不是那种为了占有、炫耀以及带有某种符号意义,令人永远不满足而使人的本质迷失,为人带来痛苦的异化消费,它是能够真正令人获得充实和满足的丰富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准是由精神文化生活决定的,人对于精神满足的需求甚至要远远高于物质消费所带来的丰沛感受。因此,要不断地加大精神文化消费在整个消费中的比重,引导人们自觉杜绝攀比、拜金、奢靡等不良生活方式,纠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错误理解,把注重人类社会、内心与精神等需求的满足作为最高价值的理想境界。

其次,创设以公平公正为依据的健康消费环境。消费行为本身是每个自由人合法合理的权益。然而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特别是对于代际之间而言,当代人追求较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能对有限资源消耗过度、突破限度影响后代人的消费需求,而应当自觉承担保护资源环境的责任,以确保后代物质需求和生活质量能够同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为此,应当努力创设健康的消费环境,发挥其对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作用,使人们无形地感受到生态文化的存在,通过形式多样和较高参与度的实践活动内容,例如环保类的公益服务、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以及多媒体、视频等可供联想的思维活动,使大家产生对自然生态的关怀和情感、产生心系人类共同命运、心系民族千年永续发展的同理心。在全社会所营造的生态实践氛围熏陶和感染下,激发大家生态意识的觉醒而自发产生生态责任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对人们消费观念的引领与转变。

最后,倡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深刻批判了人们在“虚假需求”下的异化消费现象,消费异化使人把消费当作目的本身,在对自然的无尽索取和资源占有中扭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巨大压力,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主张应把消费控制在自然环境和地球资源所能承载的范围之内,不断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要求消费者培养 “耐用性”意识,在生活方式上能够表现出节制与自律,体现出生态文明社会的公民所应具有的正确消费态度和良好素质,这是摆脱异化消费对人的控制与麻痹而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必要条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培养有利于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协调发展的理性消费价值观,这对我们所有人意义重大。

(三)以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为目标,加强生态文化渗透和精神产品生产

工业文明的形成,工业文化的演进,使生态危机终究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人们逐渐从经济理性所营造的物欲狂欢中清醒过来,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忧心未来的生存发展。而生态文明的当代价值就在于它有益于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并且引导现实生活沿着健康永续的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初心,其实质就是要用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使伟大的人类智慧迸发,创造出取之不竭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类的更高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中不断发现和认识自我,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化包含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度有序的物质生产实践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遵从和对自然表达的善意。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当然也一样具有传承性,是人们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以及改造自我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和继承下来的。生态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在全球普遍存在的资源环境生态危机的现实情况下,具有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要求的品格,是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流文化,更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化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求,只能靠全体成员共同创造。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文化导向,在群体中形成一定共同价值观,使之广泛渗透到制度和活动方式中去,全方位地融入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与社会成员联系起来,使之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并使生态文化自身得到丰富和发展,最终推动整个社会稳步提升、生活幸福、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7)环境保护部门资料。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名录,所有城市及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场)、危险废物处置厂的空间位置等信息,用于重要地理要素属性信息采集的依据。

精神产品体现了生态文化丰富发展的必然成果,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观念形态产品,首次提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归根到底,全体人民才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因此,它凝结着人们的思想、意志、情感、观念和信仰,其内容宽泛,不仅仅是指教育、科学、文化,更应该包含对社会进步所具有一种积极、肯定意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道德、纪律、立场和原则。《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是说精神产品的公共性,它使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共同拥有、共同享用消费、共同受益,体现着公共意志。精神产品在流通消费中不同于物质产品,物质产品一经流通消费,本身即被消耗,而精神产品内容丰富、多样且具有可重复性和延续性,消费者可以多次获得该产品的使用价值,并能够代代流传下去,唤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认识上的共识,行为上的共进,从而作用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社会效益。人民的智慧创造了精神产品的多种表达形式,同时创设了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激发人的进取心和积极性,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蚀和物质诱惑,使人们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增强共产主义信念,齐心协力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中去。

[参 考 文 献]

[1] [美]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M].张燕,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中图分类号]X2;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9)04-0071-08

[收稿日期]2018-12-0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四次全会专题研究项目“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黑龙江省绿色发展对策研究”(18KSH746)

[作者简介]孙雯(1982-),女,山东龙口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杜 娟 陈奕诺〕

标签:;  ;  ;  ;  ;  ;  ;  ;  ;  ;  ;  ;  

孙雯:生态文明思想践行路径论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